【美麗中國·網路媒體生態行】水利與生態相結合的壯美畫卷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郝儒冰)控制流域面積5364平方千米,將伊敏河防洪標準由3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保護著中下游大河兩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21.2萬畝草場免受洪澇災害侵擾……7月22日,記者走進我國高寒地區唯一的大型水利樞紐——紅花爾基水利樞紐,這裡是呼倫貝爾地區防汛“頂樑柱”,水源保障、供水安全保航的壓艙石。

山高水闊,碧波盪漾,水鳥翔集……在紅花爾基水利樞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畫卷正在徐徐展開。紅花爾基水利樞紐及供水工程是水利與生態相結合的工程,以紅花爾基水利樞紐工程為支點,配套建設供水工程,管線全長約108公里,起點紅花爾基水庫,終點黑羊站水廠,保障源源不斷把森林中的山泉水輸送到呼倫貝爾市中心城區和鄂溫克旗近40萬居民家中,同時,向伊敏電廠輸送工業用水。目前,每年提供城市供水約2500萬立方米、工業供水約1000萬立方米,減輕了區域經濟發展對地下水的依賴和抽取,涵養了草原,引來多種水鳥在庫區棲息安家。

【美麗中國·網路媒體生態行】水利與生態相結合的壯美畫卷

水面巡視

記者瞭解到,紅花爾基水電分公司採用無人機巡視與人工水面巡視相結合、企業與地方執法部門聯合執法等方式,加強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的日常巡查,嚴防水汙染和破壞水環境等事件發生,持續鞏固提升庫區水環境質量,水質長期穩定保持在國家地表水三類標準以上。同時,公司定期對分佈在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5364平方公里範圍內的23個水情測站進行巡視維護,及時根據天氣和雨情資訊,科學合理安排水輪發電機組執行方式,調節庫容防凌防汛,提升大壩安全管控水平。

“這裡是國內唯一一座高寒地區的大型水利樞紐,大雪融化極易引發春汛,為了保障站點水情測報站點通訊正常,保證洪水預報的精準性,我們要定期對上游24個水電站點進行維修維護。站點大部分都建設在大興安嶺的深山老林裡,通行非常不便,我們經常需要揹著50多斤的電路板,步行4個多小時到達山頂。”紅花爾基水電分公司運維值班員陳雷告訴記者,工作人員每年都會定期到上游觀察開河的情況,日行200多公里,一次整體巡視需要5天時間,工作人員與上游的居民、牧民以及防火檢查站工作人員建立密切聯絡,及時掌握春汛洪水的動態,保證大壩安全。

【美麗中國·網路媒體生態行】水利與生態相結合的壯美畫卷

巡視水面安全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03 字。

轉載請註明: 【美麗中國·網路媒體生態行】水利與生態相結合的壯美畫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