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用再“玩命穿鐵路”了!姚家園臨時人行地下通道已投用

由 納喇曉枝 釋出於 綜合

姚家園路與朝陽北路之間,鐵路東星線一段兩公里左右的路線,近年來成為北京工務段綜治內保科科長任大興的一塊“心病”——鐵路護網前腳修,沿線居民後腳就破拆,穿行鐵路的居民甚至逼停過行駛中的火車。除了確有穿行需求的,還有遛彎兒遛狗遛小孩兒的,鐵路部門每年開展數次護路安全宣傳,但穿越鐵路的“冒險”仍在繼續。

為什麼要冒著生命危險穿越鐵路?記者調查發現,許多居民是因為出行不便、繞路太遠想走捷徑。

好訊息是,三座下穿鐵路的地下通道正在抓緊建設,沿線護網也武裝上了“鎧甲”,居民的“冒險”終於要成為歷史了。

危險

護網剛裝就被拆 居民穿行曾逼停火車

任大興的手機裡,儲存著數十張居民穿行鐵路的照片。有一張照片中,一位老者正拿著老虎鉗,對新安裝的護網進行破拆,這個過程正好被巡視人員發現了。“我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護網修護,還派了專人對沿線進行看護。”任大興無奈地說,這段兩公里左右的線路,除了穿行的居民,還有茶餘飯後散步遛彎兒的,老人帶著小孩兒蹦蹦跳跳走在鐵道邊,看了讓人心驚膽戰。

更誇張的是,有的居民膽子大,眼看火車臨近了還在穿行。“沒辦法,火車司機只好不停鳴笛警示穿行的居民,尤其是在光線不好的夜裡。因為鳴笛,又總被周邊小區居民投訴擾民。”任大興回憶道,曾經發生過居民穿行逼停火車的險情,不僅十分危險,也擾亂了鐵路運輸計劃,停車的成本很高。

過去幾年間,鐵路部門在護網的加固上費盡了心思。記者在現場看到,有的“穿越破拆點”,前前後後裝了4層護網,還能看到最內層破拆出的大窟窿以及被彎折過的鐵條;有的位置磚牆被鑿出過兩人寬的“口子”,新砌的牆面上還能看到痕跡。每天7時至17時,4名專人對沿線進行不間斷巡查,尷尬的是,有時剛把“口子”封堵上,巡視一圈回來就發現又開了。

“過去,這條線上走的是普速列車。今年1月22日京哈高鐵開通後,東星線作為動車組折返線,開始跑高鐵,速度太快了。如果還發生破壞護網、穿行鐵路的行為,給人身安全和高鐵行車安全都會造成嚴重安全隱患。”任大興說。

因此,今年鐵路部門又投入了幾十萬元,對沿線護網進行再次加固。“護網是防攀爬的,頂部、中間還加了刺絲滾籠,可以說是武裝上了最堅固的‘鎧甲’。”北京工務段百子灣線路車間黨支部書記劉建橋告訴記者。記者在沿線看到,除了結實的防護網,每走一段路就能看見藍色的禁止通行提示牌,有的點位還架設了可以自動報警的智慧攝像頭,穿行鐵路的行為暫時得到了控制。

探因

對面買菜上班上學 “玩命冒險”只因繞路太遠

為什麼冒著生命危險穿行鐵路?除了安全意識有待提高,許多居民也有著“不得不”的理由。

“這段鐵路線兩側,分佈著11個小區,西側有菜市場,東側有幼兒園、公司,有住在鐵路以東的居民來西邊買菜,也有住在鐵路以西的居民到東邊上班、送孩子上學。”作為一名老鐵路人,劉建橋對周邊的居住空間、生活佈局十分了解,“我們封堵護網的時候也捱過罵,居民抱怨說,你們不能光管封,能不能也管管我們怎麼出行?”

從地圖上看,北到姚家園路,南到朝陽北路,鐵路東星線貫穿到底,兩公里左右的路線上,中間沒有一條可以橫穿鐵路的通道。沿線居民如果想到鐵路對面,只能走姚家園路或者朝陽北路繞個大圈,高峰期趕上路面擁堵,駕車或者坐公交得多走半小時以上。

市民劉女士家住鐵路西側的酷特小區,每天要騎車送孩子去鐵路東側的幼兒園上學,“如果穿行鐵路,從家出來15分鐘就到了,要是繞到大路上,得花費兩三倍以上時間。”根據電子地圖搜尋,臨近鐵路東側至少有六七所幼兒園,還有多所小學。

記者搜尋了鐵道正對面的一家幼兒園,規劃的出行路線成一個“U”型。導航軟體顯示,如果騎行走石佛營路、朝陽北路、青年西路,需要3.8公里、19分鐘、透過11個路口,非高峰期駕車需要13分鐘,步行則需要44分鐘。對於送孩子上學的老人來說,繞行路線上鑽鐵道橋洞前的坡道太陡、臺階過高,也是他們拒絕繞行走大路的原因。

“我的單位在鐵路東側,那邊停車位非常緊張,我每天都把車停在鐵路西側一處停車場,過去翻個牆,穿行鐵路過去,也是無奈之舉。”在市民張先生提供給記者的照片上,幾個年輕人正踩著停車場邊的一個大石墩跨越護網。

從歷史上看,這段鐵路沿線的路網缺陷,並不是規劃時出的問題,而是城市發展帶來的難題。任大興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末之前,這條鐵路線兩側都是工廠,鐵路修的企業專用線直接連到廠子裡,不存在市民出行的需求。最近20年左右,這些工廠陸續把地賣了,專用線也拆了,房地產開發速度加快,居民區聚集在鐵路兩側,才有了越來越多的穿行鐵路需求。

破題

三座地下通道正在抓緊建設

近兩年,隨著鐵路部門護路宣傳以及市民安全意識的提升,呼籲鐵路沿線建設通道或者天橋的呼聲越來越高,無論是通勤的年輕人,還是推著腳踏車、嬰兒車的老年人,都希望不再為家門口的鐵道發愁。

記者近日探訪時看到,沿線多個點位已經圍起藍色的施工擋棚,工程牌上可以看到,從北到南將修建三條人行地下通道。目前,一條臨時人行地下通道已經開通,早高峰時段,不停有市民從地下通道穿行至鐵路對面。“我從東邊過來帶孩子去小公園騎車,有了這條通道方便多了,尤其是帶孩子穿行心裡更踏實了。”一位一手攥著小孫子的手,一手拎著平衡車的老人說道。

北京市政路橋集團是三座地下通道的建設單位,專案負責人介紹,在朝陽區政府及國鐵集團北京局北京工務段的大力支援下,三座人行地下通道工程已於2020年8月開工建設,10月主體涵洞頂進段完成,12月北側通道梯坡道已基本完成,中間、南側通道梯坡道尚未施工。

為了儘早解決居民出行問題,今年2月初,北京工務段積極協調政府部門及建設施工單位,搶通北側通道,達到臨時放行條件,緩解了北端居民出行壓力。這位負責人介紹,北側通道將於3月20日開始封閉施工,預計4月30日完工。為保證居民正常出行,將把行人引導至么家店路下穿涵洞,目前施工單位正在加緊么家店路臨時通行施工,“待具備通行條件後,將行人導至該通道,開始施工北側通道剩餘工程。”

同時,中間通道受鐵道西側用地限制,需對周邊廠房及民房進行騰退,目前現場測量工作及資金測算已編制完成,近日將報區政府進行審議,預計將先行開展東側梯坡道施工,同步加快辦理廠房及民房的騰退工作。南側通道專案設計方案已穩定,設計單位正在加緊編制施工圖,預計3月20日進場施工,5月15日完工,施工期間居民需南繞至朝陽北路。

進展

沿線還將增加一座“走車”下穿橋

市民步行走地下通道,就可以下穿鐵路,但駕車出行的怎麼辦?記者注意到,東星線北側臨時通道往南,一座規模更大的框架橋已經完成下穿鐵路,正在進行後續施工。現場不時有好奇的市民透過圍擋的縫隙檢視施工情況。

記者從建設單位北京寶嘉恆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獲悉,這座下穿鐵道的框架橋是么家店路道路工程的關鍵節點工程,於2020年12月8日順利頂進就位。該框架橋為三孔下穿框架橋,橋體全長50米,重達1.2萬噸,頂程54.31米。

據介紹,這段下穿鐵路的框架橋通車後,主路設定兩上兩下機動車道,輔路設非機動車道,可以解決鐵路沿線居民駕車出行繞路的問題。

么家店路工程位於朝陽北路北側,東西走向,與朝陽北路基本平行,起點為石佛營路,終點為三間房東路,道路全長約6.4公里,該路共分六個標段,目前二標、三標、五標、六標已完成施工任務。“么家店路是朝陽區東部地區重要的東西向幹道,道路貫通後不僅有效疏解新建北京朝陽站的周邊交通,更是可以完善東部地區整體路網。”專案負責人介紹,按照計劃,該工程全線將於2022年底前完工,具備通車條件。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宏陽 安旭東

流程編輯:u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