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不解決威脅民主的系統性問題,這場(國會山事件)聽證會就不會產生什麼影響。”近日,美國資深記者諾蘭·西格頓作出這樣的評論。
截至當地時間1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已舉行了兩場針對國會山暴亂事件的聽證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論稱,直播聽證會能夠讓美國銘記這場“全國噩夢”的影響。對世界來說,則是一次重新審視美式民主的機會。
一年前的1月6日,數千名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大廈,試圖以暴力手段改變大選結果,最終導致5人死亡、140多名警察受傷、700多人被捕。這起震驚世界的事件被視為“美國民主至暗時刻”。表面上看,該事件是因為特朗普支持者對大選結果不滿,實質是長期以來美國內部嚴重撕裂、政治極化加劇導致的結果。
近期舉行的兩場聽證會公佈了大量影片和證詞,以求證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與國會山暴亂是否存在直接關係、是否在明知大選失利的情況下還在指控選舉欺詐。這些影片與證詞將美式民主的“傷疤”重新示眾,進一步暴露了美式民主實為政客們爭權奪利工具的真面目。
過去一年多來,從國會山事件調查啟動到聽證會的舉行一直充滿黨爭色彩。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高調發起調查、極力宣傳聽證會資訊;共和黨則指責調查會成員構成“一邊倒”、聽證會是轉移矛盾的“障眼法”。支援兩黨的媒體也站隊明顯,比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自由派媒體紛紛對聽證會進行直播並做深度解讀,而保守派媒體福克斯電視臺不僅沒有直播首場聽證會,且在聽證會開始五分鐘後就宣佈收視慘淡,播出對沖性的言論節目。
今年是美國中期選舉年,兩黨對聽證會表現出的對立態度著眼於選情,不言自明。於是,一場本應找出事實真相的調查事件異化為黨爭戲碼。這不僅折射出美國政治極化愈演愈烈,也進一步撕裂了美國民意。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臺最新一項民調顯示,45%的受訪者認為特朗普對國會山騷亂負“全部”或“主要”責任,55%的人認為特朗普“僅負有一些責任”或“不負什麼責任”。
美國社會愈加撕裂,各種矛盾累積發酵。然而美國政客們從未痛定思痛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而是繼續圍繞疫情防控、經濟刺激、控槍法案等議題展開利益博弈,紛爭日益升級。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冠死亡人數突破百萬、槍擊案此起彼伏、針對亞裔非洲裔的暴力襲擊等事件不斷髮生。
民主不是口號,而是要用來解決實際問題。如果被美國政客們吹得天花亂墜的“民主”防控不了疫情、解決不了通脹、控制不了槍支、回應不了民眾的訴求,那隻能說這樣的民主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
美國知名學者羅伯特·卡根去年曾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指出,未來三至四年內,美國很有可能出現大規模暴力、聯邦政府權威瓦解、國家分裂為紅藍陣營的局面。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日前在接受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專訪時表示,美國政治生活中的公開辯論越來越不關注實質內容,而是關注“政治動機和身份”,如今美國已經變得比越戰時期還要分裂。
這些理性聲音對華盛頓政客應當是個警示。如果他們仍深陷黨爭不可自拔,對解決美國國內問題麻木不仁,那就意味著“美式民主”近乎無藥可救了,舉行再多的聽證會也無濟於事,“美國噩夢”還會不斷上演。
(國際銳評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