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民主是深度融入人權的制度探索?

  儘管一些西方政客、學者、民眾對中國的民主制度不認可、不接受,但實踐中,中國的民主不僅鮮活地執行著,而且給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制度動力和精神動力。

  如果說西方民主的要義在於“選代表”,那麼中國民主的精髓則在於“得民心”。西方的民主可以被理解為“買斷式”的“一次性交易”。民眾在選舉季透過投票表達自己的意見,但選舉完畢之後,民眾就用盡了所有的民主權利。中國則建起了領域更廣、覆蓋更全的民主架構。民眾在治國理政、基層治理、領域治理的全環節都有機會提出質詢,在法律制定、政令實施、政府執行的全環節都有機會提供意見和建議,由此形成一個政府和民眾密切溝通、良性互動的國家治理機制,即“全過程人民民主”。

  民主的核心要素在於參與、表達、監督,人權與民主存在著深刻而複雜的關聯。中國民主走出了一條以人權為基礎、以人權為目標、以人權為尺度、以人權為約束的道路。民主和人權有機、系統、深度融合,形成了中國特色人權實踐的重要方面,也成為中國民主制度的重要特徵。

  中國民主制度以人權為基礎

  中國民主制度以人權為基礎,表現為國家體制的塑造、政府機構的規劃、政府官員的選任、社會治理的執行都是人民行使民主權利的結果。認識這一特色,必須明確瞭解中國執政體系與人民的關係。中共從人民中走來,依靠人民發展壯大。

  中國的領導機構和領導人既不是一個與人民相對立的社會階層,也不是一個遊離於人民之外的利益群體,而是一個從人民中走出、在人民中遴選而來的代表群體,所以有責任堅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堅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意味著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支援和保證人民透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等一系列民主制度體系行使國家權力。正因如此,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國高度重視民眾的感受及其所反映的問題。因為疫情防控不力而導致民眾生活受到負面影響,繼而被免職的領導幹部,在中國屢見不鮮,這種情況在國外很少出現。很多西方國家在這方面持有一種麻木心態,自認為具有不可置疑的合法性,由此造成治理上的粗疏大意和盲目自負。

  

為什麼中國的民主是深度融入人權的制度探索?

  2021年,在上海浦東某小區門口,社群工作者與居民們一起等待疫情解封時刻。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中國民主建設以人權為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中國在實行民主立法、民主決策、民主協商、民主監督的整個過程中,初衷和方向都是提升人民的幸福感,都是朝著這一“最大的人權”不斷邁進。

  民主是建設幸福生活的制度架構,健康順暢的民主制度有助於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發展,但人權的方向與指南作用時刻不容忽視。如果將民主建設視為一個排他的、唯一的正當目標,則有可能捨本逐末。

  近年來,中國在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面的努力被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一些專家認為“中國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些規劃目標、工作導向都可以被總結和歸納為廣義和深度的人權。中國就是這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求國家民主法治建設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邁進。

  

為什麼中國的民主是深度融入人權的制度探索?

  2022年7月29日,海南海口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民眾體驗腳踏車模擬訓練器。本屆消博會共有來自61個國家和地區,超2800個國內外品牌參展。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中國民主機制以人權為尺度

  中國民主機制以人權為尺度,意味著在民主的基礎上所構建的國家治理框架和國家治理執行程序都始終著眼於民眾更充分的認可。

  中國的民主結構和民主程序無時無刻不由民眾的滿意度來檢驗。人權構成了標定民主的尺度,民眾成為政府工作的閱卷人、評分人,執政黨和政府必須充分考慮民意,積極應答民眾的生活需求和針對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的呼聲。

  無論是“十四五”規劃,還是中共二十大報告,中國民眾都可以透過開放的網路渠道表達觀點,獻計獻策。而面對社會治理出現的問題,民眾會透過多種渠道積極反映,並獲得各級政府的關注,從而促進治理能力的提升、治理體系的完善。

  這種民主顯然更加充分、更加徹底,更能體現民眾參與政治生活、國家執行、權力監督的心理需求,也更有利於社會執行呈現良好的狀態。縱向觀察,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所採取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中,民眾的獲得感和參與度不斷提升,民主程序的走深走實也帶動了人權標尺的不斷提升。

  中國民主程序以人權為約束

  民主必須受到良性約束,否則很可能產生治理上的困難。現代社會經驗表明,一個以認可和維護基本人權為前提和限制條件的民主才能保障社會更加健康,而不至於將社會引入混亂。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就敏銳發現,民主沒有法治的監督就可能會走樣,就可能會與民主的初衷背道而馳,就可能使民主的目標落空。在此情況下,他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建設,這也是後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開端和起點。

  法治之所以可作為民主的動力,鋪設民主的軌道,原因就在於法治能夠形成良好社會秩序的形式要求和程式要求,從而使民主不至於被架空,避免以民主的方式背離人權。法治是確保民主健康發展、與人權同向同行、維護最基本人權的重要保障。

  

為什麼中國的民主是深度融入人權的制度探索?

  四川省華鎣市的法治宣傳員在永興鎮的“法治茶館”向品茶休閒的群眾發放普法資料並作解讀。中新社發 邱海鷹 攝

  中共提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鬥爭永遠在路上,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這種自我約束、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自我革新的理念和實踐是保證始終尊重保障人權、始終健康促動民主的內在條件。

  民主的目標是民眾對於國家事務的真正治理,而國家事務治理的目標是使民眾真正享受到良好政策、法律及其執行的優勢。故而,改善民主、提升治理能力,本質上是以民眾的體驗為標尺、以民眾的態度為檢驗準則的。

  中國以民主促進人權的執行機制,不僅營造了國內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也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然而,有些西方國家卻對這些成就視而不見,甚至以各種各樣的謠言和藉口抨擊中國的民主和人權。

  究其實質,大概有兩種動機。一種是對中國真實情況不瞭解,只是憑著輕率獲取的不實資訊進行判斷和評價。基於這種動機的言辭和立場可通過了解更多的事實而改變。另外一種則是基於文明衝突、地緣政治競爭、意識形態鬥爭等觀念蓄意打壓中國。他們並不真正關心中國的民主和人權,甚至更希望中國陷入政治混亂、社會動盪。民主和人權只是他們攻擊和打壓中國的藉口。對於這樣的言論,即使事實和真相也難以改變他們的立場。

  事實上,中國民主深度融合人權的成功嘗試生動詮釋了民主形式的多元性,人權文明的多樣性。民主和人權的理論和實踐都必須符合國家的歷史、現實,符合民族的傳統和文化。中國秉持著持續改進、系統完善和適應性變革的觀念,使得民主建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作者簡介:

  

為什麼中國的民主是深度融入人權的制度探索?

  何志鵬,黑龍江雙城人,法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後。吉林大學法學院、理論法學研究中心、公共外交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法學院院長、吉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吉林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國際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私法研究會常務理事等。2016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2017年入選第八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2021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032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中國的民主是深度融入人權的制度探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