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留學歸來的“一號科特派”吳敬才:服務“三農”“沉”到廣大群眾和農村產業最需要的地方去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
吳敬才(左一)在溪後村開展科技服務。
中國日報福州9月5日電(記者 胡美東) “三農”問題是我國長期存在的主要社會問題之一,科技特派員制度源於福建省南平市對破解“三農”問題的積極探索。科技特派員,一人扶持一個產業,走出一條“三農”突圍之路,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二十多年前,從德國萊法州進修園藝栽培技術歸來的吳敬才,從農藝師“變身”為全省第一個下基層的“一號科特派”。二十多年來,轉崗位不轉科技特派員身份的他,一路見證了特技特派員制度的發展歷史。
上世紀90年代,閩北粗放型小農經濟陷入困境,農民增產難增收更難。農村農業科技推廣“網破,線斷,人散”,農業良種匱乏,農業科技普及率低,農民憑經驗“靠天吃飯”,農業產值和效益低下。
駐村開智
1998年底,從國外學成歸來的吳敬才接到了一項特殊任務:到南平延平王臺鎮掛職鎮長助理,派駐溪後村進行農業技術推廣和指導工作。誰也沒想到,他的下派就是一場閩北大地“體制性的革命”的開端。1999年初,南平市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員下村為農民服務。吳敬才成了第一位駐村的農業科技人員。
那時候閩北剛剛遭遇了洪災,農業生產還沒恢復元氣,溪後村農業產業結構單一,除了糧食就是一些水果。村民有心想要增產增收,但受制於農業專業知識的匱乏,種出來的果蔬品質低下,價低難賣。
吳敬才在金太陽非洲菊大棚開展蟎蟲防治工作指導。
吳敬才駐村後,一肩挑起全村的果樹、蔬菜、土肥、林業等各項專業技術的指導工作。白天,在田間山頭手把手地為村民指導示範該如何進行選土、施肥、修剪、嫁接、防害、打蟲;晚上,在村部大會議室裡,為求知若渴的村民講授農業科學的專業技能。經過技術指導和培訓,第二年,村民們種植的雪柑就賣到了每畝7000多元,收入翻了好幾番,果農們個個喜笑顏開。
駐村期間,吳敬才吃住在村裡,與村民打成一片,打開了村民接受和應用科技的“風氣”。因吳敬才的駐村,溪後村被譽為“科技特派員第一村”。近年來,溪後村探索“科特派+”的模式,科特派與綠色金融有機結合,創立了“科技特派貸”,由科技特派員推薦,授信37戶,金額超過了600萬元,解決了農村產業融資難題。
引種利農
駐村三個月後,組織上把吳敬才調往新組建的大橫現代農業科技園區任科技特派員。一到園區,吳敬才接受的第一項任務是實施完成省科技廳《引進國外農業優良品種,建立閩北農業推廣示範園區》的高科技專案。
以吳敬才為技術核心,園區專門成立了攻關小組。鉚足勁,連續一個月的挑燈夜戰,吳敬才帶領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專案實施工作方案。
當時園區的主要任務就是試種國外的優良品種,篩選出適宜閩北山區丘陵氣候土壤條件的品種。作為技術帶頭人,為了掌握每一個試驗資料,他白天頂著驕陽,下田間進行試驗觀察,數葉片、量株高;晚上忙於試驗分析,整理材料、資料、翻譯外文種子說明書。
吳敬才科特派在大橫園區指導番茄種植。
在大橫現代農業科技園擔任科技特派員期間,吳敬才不僅努力帶好隊伍,培養了5名農藝師,19名助理農藝師,而且從834個國外優良品種中初步篩選出96個適宜品種在當地進行推廣種植。其中就有日本網紋甜瓜、日本板栗南瓜、荷蘭麝香百合、美國番茄、日本長香辣椒、玫茄一號、德國金魚草花和非洲菊等,這些新品種都對閩北乃至福建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產生深遠的影響。
普及科技
“福建省農村實用技術遠端培訓”是2010年3月吳敬才接手新專案,而且一干就是十二年。2005年離開南平調到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後,吳敬才既是科技特派員,也是農村普及科技的“教頭”。
調入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吳敬才在新組建的培訓中心長期從事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等專案,走遍八閩大地,拍攝農業技術推廣影片,推動各種形式的農業培訓,成為10多年來吳敬才工作的主旋律。
截至2021年共舉辦福建省農村實用技術遠端培訓主會場130 多期,區域性田間實地培訓80多期,邀請全省農、林、水等各行業專家授課 660 多人次,累計培訓1100 多萬人次。直播後製作流媒體課件上傳福建省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平臺、黨員e家、微信小程式“福建12316”興農講堂、雲上智農、“慧農信”微信公眾號、省農科院遠端培訓欄目等平臺,累計點選觀看量達300多萬人次。
屏南縣源豐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原霖是當地土生土長的農民。每月10日下午3-4點是“福建省農村實用技術遠端培訓”直播的時間,時常關注直播預告的張原霖,一旦有關果樹技術方面的培訓內容,都會組織合作社的社員,準時守在電視機前鎖定福建電視臺公共頻道觀看直播。正是得益於這個遠端培訓,源豐果蔬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個個成了果園技術管理“專家”。、
吳敬才察看紫雲英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