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烏克蘭頓涅茨克,當地居民揮舞俄羅斯國旗。組圖/人民視覺
2月21日,俄羅斯羅斯托夫州,來自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民眾乘坐火車撤離至這裡。
擁有歐洲最肥沃的黑土地,烏克蘭一度被譽為“歐洲糧倉”。但近年來,一直圍繞著這個國家的關鍵詞,是紛爭、衝突,甚至分裂。
歐洲糧倉,是怎樣走到現在這一步的?
2015年10月,一部烏克蘭政治諷刺喜劇《人民公僕》上線。這部劇集的主人公瓦西里是一名普通的歷史教師,因怒抨當局的影片走紅網路,意外成為烏克蘭總統。政治菜鳥瓦西里,不僅要面對各種利益集團的糾纏,還要面對保證領土完整、是否加入歐盟等難題。
四年後的2019年,電視劇照進了現實。這部劇的主演澤連斯基成為烏克蘭的新任總統。他要面對的困局比電視劇中更“現實”。
2月21日,普京簽署關於承認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成立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命令。
尋根探源:烏開啟加入北約和歐盟之路
澤連斯基22日釋出電視講話,聲稱烏克蘭將保留進行獨自和集體防衛的權利。他在講話中說,現在不是2014年的2月,而是2022年的2月,(烏克蘭現在)是不一樣的國家,有著不一樣的軍隊。
那麼,2014年發生了什麼?烏東部問題的根源又是什麼?
烏克蘭的問題根源,或許可以從澤連斯基的一句話中找到答案:請諸君千萬要明白,烏克蘭沒有在歐洲與俄羅斯之間,一輩子充當“緩衝肉墊”的義務!
簡言之,烏克蘭局勢的問題,與自身尋求加入歐盟或者北約的努力有關。2014年,時任烏克蘭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在“顏色革命”中下臺,親西方政府在烏克蘭掌權。同年3月16日,克里米亞地區舉行了全民公投,並最終決定脫離烏克蘭入俄羅斯。在烏東部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所在的頓巴斯地區,民間武裝與烏克蘭政府軍爆發衝突,隨後宣佈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經國際斡旋,烏克蘭東部衝突雙方分別於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達成停火協議。此後大規模武裝衝突得到控制,但小規模交火時有發生。
佔得先機:俄緣何承認烏東兩個地區獨立
《明斯克協議》簽署後,國際輿論普遍給予讚揚,認為這將有效緩解烏東部緊張的局勢。
但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烏克蘭研究室研究員張弘向瀟湘晨報記者表示,烏東局勢惡化,起因正是烏克蘭政府始終拒絕執行《明斯克協議》條款。
烏克蘭政府雖然簽署《明斯克協議》,但是如果徹底地執行該協議,很可能會威脅到烏克蘭的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烏克蘭解體將會成為大機率事件,這對烏克蘭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烏克蘭在國際舞臺上,是一個相對弱小的國家,其政府希望透過簽署這份協議終止戰爭。但是在執行時,烏克蘭政府沒有足夠動力,所以俄羅斯在看到烏克蘭的表現極為消極並據此判斷,靠烏克蘭主動執行協議是無望的。在此情形下,普京簽署相關命令,阻止烏克蘭徹底倒向歐盟和美國一方。
因為想要加入北約和歐盟有一個前提條件,即成員國不能有任何的領土爭端。俄羅斯一直透過保持烏克蘭領土爭端存在的方式,防止烏克蘭徹底脫離俄羅斯的控制。
暗中挑唆,美國深在局中
美國在烏東地區的衝突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張弘直言不諱地說,一直以來,美國都是在源源不斷地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同時不斷地鼓吹俄羅斯威脅論。在一定程度上,因為美國的支援,烏克蘭一直對重新控制烏克蘭東部地區心存幻想,導致烏克蘭一直拒絕執行協議。
眾所周知,烏克蘭在外交和國家安全方面,已經倒向西方,特別是倒向美國一方。美國選擇支援烏克蘭擴充軍備,這必然會引發俄羅斯的激烈反應。
張弘認為,美國支援烏克蘭進行軍備擴充,實際目的是保持它所控制的所主導的全球政治經濟和安全體系。而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地區支援當地武裝,在美國看來,是對現有的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秩序的挑戰。
其次,美國支援烏克蘭,實際上也是支援歐洲,儘管烏克蘭沒有加入歐盟,但是烏克蘭地處戰略要地,烏克蘭的安全,關乎歐洲地區的地緣政治安全。所以美國必須要支援烏克蘭。
第三,美國將烏克蘭作為一個制衡俄羅斯的重要棋子。遏制俄羅斯的勢力持續向西擴張。
若干年後,人們談起這場劇變,或許會浮現兩個場景。場景一是頓涅茨克居民燃放煙花,揮舞著俄羅斯國旗的場景。也可能會想起一對烏克蘭母女撤離至俄羅斯羅斯托夫州,媽媽洋溢著微笑,而懷中的小女孩在哭泣。
瀟湘晨報記者胡謙
觀察:普京舉起手術刀
2月21日晚,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承認烏東兩地區獨立,與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領袖共同簽署《友好合作互助條約》。
簽字前,普京發表了一個多小時的全國電視講話,以他的方式獲得俄羅斯人的授權來處理烏東問題。
這個電視講話不是講給西方人聽的,他們根本不會去聽,卻完整闡釋了普京行動背後的邏輯。講話中文全文近1.3萬字。
普京開篇就說,“烏克蘭對我們來說不只是一個鄰國。她是我們自己歷史、文化和精神空間的組成部分。她是我們的朋友、親戚,不僅是工作中的同事、朋友,還是我們的親戚或近親。”
普京上一次系統闡述俄烏歷史傳統是去年7月,他發表署名文章《論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歷史統一》:“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同屬於一個民族,我們是一個整體。”歷史上,“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都是古羅斯的後裔”,三個民族使用同一種語言,擁有共同的經濟體制。羅斯洗禮後,又有了共同的東正教信仰。這段歷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俄烏白三國的同源關係。
客觀說,普京對烏克蘭的戰略既出於切身安全利益考慮,同時也以民族情感和歷史脈絡為支撐。
普京在21日講話中提到克里米亞於1954年出於某種原因“被奪走了”,把它送給了烏克蘭。而普京一直認為這“明顯有違憲法,即使在當時也是如此,是私相授受”。
正是因為歷史和現實中這些地區對俄羅斯的意義,普京明確表示,“永遠不會允許我們的歷史領土和生活在那裡的親人,被用來對付俄羅斯,反對軍事組織霸佔家門口”。試圖這樣做的人終將自食惡果。
普京說到做到。熟悉他思想的人不會覺得烏東兩州獨立是“突發事件”,他曾經做了足夠鋪墊。
俄烏關係從烏克蘭獨立後開始蛻變,2014年後嚴重惡化並走向對抗。烏克蘭在外來勢力操縱下,刻意扭曲歷史,嚴重衝擊俄烏間的感情基礎。“歷史領土”認知被無情踐踏。
普京在電視講話中提到,“他們試圖歪曲數百萬人的歷史記憶,他們可是整整幾代人都生活在烏克蘭。而烏克蘭社會面臨著極端民族主義的崛起,很快就以咄咄逼人的‘恐俄症’和新納粹主義形式出現”。
普京曾說,俄烏關係和民間手足情過去、現在、未來都是最為重要的關係。
俄羅斯把烏克蘭當“明珠”看待,在政治外交上,都任命重量級政治家擔任駐烏大使。2001年,俄前總理切爾諾梅爾金被任命為駐烏大使。普京當時向他解釋任命時說,“您是重量級政治家,對您而言這個任命低到無法接受,但對國家而言卻極為重要”。事實上,在基輔,代表俄羅斯的大使往往不只是外交人物,都是政治人物。
澤連斯基大概忘了,他指望的“救星”美國最擅長玩的就是“戰略模糊”。
“戰略模糊”是把軟刀子,會讓俄羅斯不停出血。普京果斷舉起了手術刀。
文/通訊員嘯風
烏克蘭華人:在基輔生活平靜
本報長沙訊 21日晚,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承認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22日,記者聯絡上一名生活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的華人姜萊。10年前,她到烏克蘭留學,“2014年開始俄烏關係不好,我可以說一路看著過來的,就連說要打仗都說了7年了。”
近期,俄烏局勢再度緊張,對於國內的人而言,大家很擔心生活在烏克蘭的華人目前情況怎麼樣了,姜萊告訴記者,他們生活在基輔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超市和市場都還算平靜。“前幾天我們還去逛了商場,大家都在悠閒地逛街。”
姜萊表示,自己沒有回國的打算,上次回國還是2019年的事了。目前她在烏克蘭還有工作,當然她也說如果大使館決定撤僑,還是會支援國家的決定。“我不相信任何國家,只相信中國。”
如今姜萊的最大願望就是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她和未婚夫在一起已經4年了,她想回到中國領證,“我們只想要小紅本”。
瀟湘晨報記者鄧舒文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晨影片”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小時報料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