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9月27日訊(記者汪甦 通訊員祝捷)如果說發展成就了武漢速度,那麼文明則彰顯了武漢這座城市的高度。
近年來,武漢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累累:連續三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武漢因你而榮,志願服務在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上創出新高度;“一城好人”層出不窮,市民文明素質不斷提升。
只有點燃時代的精神燈塔,才能照亮城市的前行道路。武漢用文明實踐推動文明建立,涵育文明精神,將一股股文明新風吹進百姓心田。
在市民之家一樓,有一面全國道德模範風采展示牆。通訊員祝捷 攝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
“我是第三次來到這裡了,每次聽‘紅巷爺爺’的講解都有新收穫。”9月20日,市民李若夢帶著孩子來到紅巷參觀,聽“紅巷爺爺”講解老一輩革命者在崢嶸歲月裡留下的故事。
紅巷,又為都府堤路。這條417米長的街道,分佈著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毛澤東同志舊居、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和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是名副其實的紅色旅遊街區。
9月14日,“紅巷爺爺”鄧廣東在紅色場館為大家義務講解。記者汪甦 攝
70歲的鄧廣東是“紅巷爺爺”義務講解團成員,一有空他們就穿著紅馬甲,走街串巷宣講紅色故事,“紅”透武昌區都府堤社群內外,被人親切地稱為“紅巷爺爺”。這支團隊從2019年開始服務遊客,目前有15名成員,不僅有爺爺還有奶奶,全部都是紅巷周邊的老黨員、老街坊,至今已正式講解了80多場。
每次接到講解任務,老人們都會提前準備,“雖然是‘老土著’,但為了給遊客講解得更準確更通俗易懂,我們也要不斷學習。紅色場館一路講解下來需要兩個小時,光是解說詞都有3萬字,‘嚼’到最後都爛熟於心。”鄧廣東說,在這條紅色街區講好黨史故事、傳播紅巷文化、唱響紅巷好聲音特別有成就感,“我希望能講到80歲”。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已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我們將沿都府堤路的紅色場館作為延伸陣地,挖掘培育群眾身邊的‘草根宣講員’‘網紅宣講員’,把紅色歷史文化基因融入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點點滴滴中。”武昌區文明辦負責人楊霞介紹,志願服務與文明實踐相結合,老百姓的參與度和積極性越來越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切實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讚歌響徹九霄雲外,億萬人民情滿懷,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9月15日星期三晚上7點,黃陂區“文明實踐·週三有約”文藝演出活動如約而至。“週三有約”是近年來黃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的品牌活動,既為廣大黨員增添了特色學習方式,又充實了市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活動辦得好,演出質量高!”家住前川街道東寺社群的陳爹爹感嘆,“這樣的表演百看不厭,把大政方針、黨史知識講得咱們都聽了進去。”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截至目前,武漢已建成14個文明實踐中心、175個文明實踐所、3080個文明實踐站,文明實踐所、站覆蓋率已分別達到98.87%、94.25%,文明新風吹遍全市各個角落。
月湖公園市民園長團隊開展志願活動。通訊員祝捷 攝
武漢因你而榮,人人都是城市文明“代言人”
在密集處疏導客流、為遊客講解、關愛老弱病殘群體……9月19日早上9點,陳豔青穿著紅馬甲來到園博園,開啟了一天忙碌且充實的文旅義務服務。“文明是最美的風景,身為一名志願者,希望透過我們的服務,能夠讓市民們增強文明旅遊觀念,打造良好的文明旅遊環境。”
如今,漫步武漢街頭,一幅城市和諧發展的畫卷徐徐展開,人人聽黨話跟黨走,人人參與社會治理,人人助力城市發展,人人共塑城市形象,人人維護營商環境,人人傳播文明風尚,人人爭當時代英雄,人人守護健康生活,斑斕厚重的文明底色映入眼簾。不光是志願者,經歷過淬鍊的市民都更加堅強、友善、文明:雙休時,礄口區多個街道的下沉黨員、志願者都會走上十字路口,引導交通文明;82歲的“民間湖長”劉智修和她的銀髮護湖隊經常到鯇子湖畔巡湖,看見垃圾就撿起來;74歲的老黨員陳從發堅持每天到漢陽鐵橋四季生鮮市場周邊巡查,對出店經營和流動商販進行勸阻,促使大家養成規範經營的好習慣……這是我市正在開展“武漢因你而榮”文明實踐活動的生動體現。
“人人文明、城市文明,人人奉獻、城市出彩。文明建立沒有‘旁觀者’‘局外人’,我們在武漢生活,人人都是城市文明的‘代言人’。”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開展“武漢因你而榮”文明實踐活動,出發點是依靠群眾,著力點是發動群眾,落腳點是惠及群眾。隨著活動日漸深入,不少市民都踴躍參與進來,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點綴城市文明的亮麗底色,在全社會把文明新風樹起來,讓英雄城市邁上文明新高度。
“紅巷爺爺”為志願服務活動點贊。記者汪甦 攝
一城好人崇德向善,群星璀璨志願精神閃耀武漢
在市民之家一樓大廳的顯要位置,有一面長8米、高3.3米的全國道德模範風采展示牆:吳天祥、董明、孫東林、王爭豔……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出現在榜上。自2015年建成後,展示牆已經歷了三次更新,上牆的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獲得者已達32位。目前,武漢市入選全國道德模範人數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
武漢素有“一城好人、道德高地”的美譽。除了全國道德模範外,這裡有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黃旭華,“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定宇,有7位全國“最美奮鬥者”,以及14位感動中國人物等。他們的產生,是城市文明氛圍孕育的結果;他們本身,也成為武漢重要的道德資源。文明武漢,已經成為武漢人的一種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凝聚起這座城市向上向善的力量。
人是城市最美的風景,千萬武漢人在相互濡染激勵中放大“榜樣效應”,都能成為“一城好人”的風采展示者。吳天祥小組、“守望生命”長江救援志願隊、華農本禹志願服務隊、“市民園長”志願者團隊等,都成了響噹噹的品牌,聞名國內外。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武漢市廣泛發動、壯大隊伍,“志願者之城”建設的成效顯著。截至8月底,全市已在全國志願服務資訊系統實名認證志願者257.20萬人,佔常住人口比例20.86%,相當於每5個武漢人中就有一位志願者,為開展豐富多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持續注入活力。
“武漢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做得特別紮實,品牌有特色。”一位中央媒體同行表示,武漢的特點是做到了勁往一處使,唱響主旋律的同時壯大了正能量。
不僅如此,武漢還注重做好典型示範文章,推出電視專欄《一城好人》,每晚八點用3分鐘講述武漢好人故事;打造“一城好人”網上展館,集中展示武漢歷年來先模人物感人故事,推動網上網下交相輝映。依託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紀念館等陣地舉辦道德模範等先模人物專題展,在社群廣泛設立德耀江城宣傳專欄,製作先模人物公益廣告,讓先進人物走到百姓身邊。
深入挖掘和闡發蘊藏在這些“精神富礦”中的價值內涵,讓有形的價值觀、鮮活的正能量走進人們心中,成為學習的教材和行動的標杆,彰顯武漢市“一城好人,道德高地”的良好形象。
【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