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王萍)雖然北京的疫情給餐飲業帶來了不小影響,但很多餐飲企業都透過外賣、外擺等多種形式做好經營,企業經營者也與員工同心協力一起應對困難。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南門涮肉有限公司瞭解到,除了在疫情期間堅持便民外擺,天壇店還和街道社群的養老驛站合作,向社群老人提供服務。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門店的堂食按照限流50%的要求經營,疫情期間外擺經營的主食、醬貨等在店內依然有售,為消費者提供便利。
新京報記者 王萍 攝
南門涮肉黨支部書記賈敏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公司各門店都按照要求定期開展環境核酸檢測。餐廳內堂食也已經陸續恢復正常,服務員會提醒顧客隔位就座,50%限流,翻檯時嚴格做好桌面消毒。“經過疫情,大家的凝聚力更高了,很多人都說要拿出百分之二百的幹勁兒。”
在暫停堂食的日子裡,南門涮肉門店營業收入下降,同時還承擔著職工工資、社保、房租及防疫物資等必要支出,企業處於前所未有的困難時期。6月,公司工會組織了北京的10家門店、近400名職工召開座談會,向職工通報企業經營情況,聽取職工意見。“當時一個主管助理說,來企業10年了,自己收穫了車和房,孩子也有了。感謝馬叔(指董事長馬龍)承擔了所有壓力,保護了我們,願意支援公司任何決策,幫助企業渡過艱難時刻。”
賈敏說,透過座談,職工中很快形成了“我們願意減薪、為企分憂”的意識,大家甚至拿出自己的存款轉到公司賬戶上。“兩天時間裡,南門涮肉的職工,在企業疫情防控應急管理群裡接龍參與給公司轉款,參與人數超過110人,湊集金額280多萬元。”隨後工會和職工發起的這項活動很快被公司董事長馬龍叫停,並把收到的款項挨個返還。
這種企業和員工一起應對困難的信念,隨即轉化成了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行動。各門店開始在拓展經營上下功夫,透過增設外擺攤位、最佳化外賣品種、社群團購等方式展開自救。“我們在天壇南門的總店,還和養老驛站合作,透過微信群訂餐的形式向社群老年人提供服務,比如饅頭、豆包等主食和適合老年人的涮肉套餐,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社群獨居老人居家吃飯的難題。”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目前,南門涮肉各門店已經恢復堂食,企業經營一天天好轉。疫情期間外擺櫃檯銷售的便民主食、醬貨等繼續保留。“我們企業就是紮根於社群的,所以便民利民也是經營根本。”賈敏說,“包括與養老驛站的合作,我們想以後也不會只停留在提供餐飲服務,可以透過社群,讓我們的員工成為志願者,為社群的老人提供更多的居家服務。”
編輯 鄭明珠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