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有雨一冬寒,立冬無雨一冬暖,今日立冬,今冬幹冬還是溼冬

前幾日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下南下冷空氣的影片在網上刷屏,風景秀美,震撼人心。雖然事後被闢謠稱是北上的暖溼氣流,但足以說明地形對氣候影響的顯著性。實際上立冬就有類似氣流波動,南北氣流移動會影響到溫度和降水。

立冬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九個,是秋季的結束,是冬季開始。今年立冬在十一月七日,即明天,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即將要到來。在立冬期間有無數的俗語和老話,俗語是基於古人生活經驗總結,對現代人來說有指導意義和價值。

立冬有雨一冬寒,立冬無雨一冬暖,今日立冬,今冬幹冬還是溼冬
相信俗語“立冬有雨一冬寒,立冬無雨一冬暖”有些人可能聽過,意思很簡單:立冬三候下雨量大,整冬都很寒冷;立冬三候降雨量小,整冬都很溫暖。很明顯,這句俗語忽略了氣候的地域差異,不同地區氣候差異很大,南方地區冬季溫度會高於北方,且極端低溫天氣很難發生。

立冬有雨和無雨理解誤區主要集中在時間上的認知,這裡講的是立冬三候十五天時間降雨情況,而不是一天。一天時間對氣候影響很有限,但持續性降雨帶來影響就會相對大點。老話都說,一場秋雨一場寒,何況是立冬後的持續降雨,溫度下降會很明顯,甚至可能會有降雪出現。從這個角度看,立冬有雨一冬寒,立冬無雨一冬暖就會有一定的道理。

統計學角度看,這句俗語對暖冬和冷冬的判斷是機率問題。根據已經發生的能影響冬季冷暖的因素分析氣候變化,具有樸素的科學方法論,但要知道影響氣候的因素不止是降雨。

立冬有雨一冬寒,立冬無雨一冬暖,今日立冬,今冬幹冬還是溼冬
幹冬和溼冬的問題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冷冬和暖冬,冬季乾燥,溫度低,但水汽會持續進行。如果有充足的降水,水汽的蒸發和補給就能達到平衡,溼冬就會出現;如果沒有充足的降水,水汽蒸發就會大於補給,幹冬就會出現。根據今年前期氣候表現看,溼冬的機率會大一點,冬季降雪量可能會增加。

在今年影響冬季冷暖的因素三:一是普遍性因素,緯度、地形、洋流等因素,不同地區會存在明顯差異;二是全球氣候變暖,全球性氣候變暖是大趨勢,整個大的氣候環境都是在不斷變熱的;三是拉尼娜,拉尼娜現象的出現會對全球氣候帶來明顯影響,拉尼娜形成會導致我國冷冬機率增大。基於以上三點無法準確判斷出冷冬還是暖冬,具體要及時關注相關天氣預報。

立冬有雨一冬寒,立冬無雨一冬暖,今日立冬,今冬幹冬還是溼冬
對農業來說,幹冬不利於農業,溼冬有利於農業。溼冬有利農業原因有三:一是降雪會形成天然保溫屏障,避免溫度過低影響農作物生長;二是積雪融化會補充農作物生長需要的水,同時能避免春旱出現;三是積雪會帶來低溫天氣,低溫會除掉土地中冬眠的病蟲害。溼冬有利於農業生產,但不意味著就會豐產豐收,影響農業的因素有很多。

其實在現在來分析幹冬,還是溼冬,是沒有很切實的依據的。現代科技都無法保證對氣候的百分百預測,何況是普通人。只要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就可,沒必要太過緊張,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庸人才會自擾。你覺得今年是幹冬,還是溼冬呢?

編輯:大山

責任編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17 字。

轉載請註明: 立冬有雨一冬寒,立冬無雨一冬暖,今日立冬,今冬幹冬還是溼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