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說一件產品透過某某專業機構測試之後被大家所認可,並一炮而紅的;可你聽說過一件產品自己黑了之後,反而把測試機構捧紅的嗎?
在無奇不有的汽車圈這還真不新鮮。去年12月某B級車的碰撞測試成績被公佈之後,銷量一落千丈,測試它的中保研(C-IASI)忽忽悠悠的就火了。一時間汽車安全問題被推上了歷史最高點,這次事件之後,在有“五星批發部”之稱的中汽研(C-NCAP)過關的車型,一個個的被中保研上露出了真面目。買車之前查查中保研的測試結果,已經成了車主們的必選項。
最近,中保研2020第二批測試名單曝光了,網上大熱的車型基本上都在列,像賓士A級、豐田RAV4榮放、馬自達阿特茲、領克03等,不僅銷量表現上可圈可點,相信這些車也是不少車主的計劃購買車型,是不是要熱血沸騰了?
賓士這個一直以汽車的發明者自居的豪華品牌,在國際上的口碑還是不錯的,不過這幾年在中國市場卻頻繁作死,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先是放出了“智商稅”車型賓士GLB,然後又是被無限放大的“鋁換鋼”事件,北京賓士的口碑在經歷了幾番折騰之後開始直線下滑。
此次作為測試名單中唯一的一款豪華品牌車型,賓士A級曾經在歐洲的E-NCAP碰撞測試中獲得了很好的成績。可是,E-NCAP在測試標準上與我們的中保研也有些出入,比如我們測的是25%偏置碰撞,E-NCAP測的是40%偏置碰撞(和我國C-NCAP一樣)。
不過有個事實我們必須承認,進口賓士和國產賓士根本就是兩回事,最明顯的就是車身結構會存在很大差異,內飾用料國產後也會相應降低。如今,不少車主手裡攥著二十多萬,糾結是提輛凱美瑞回家,還是選擇賓士A級。因此,對於國產賓士A級來說,此次中保研的測試無疑相當於一次大考。
在中國市場被冠以“開不壞”的豐田,並沒有因前不久的機油乳化事件而遭受質疑,相反大家對這件事並不在乎,我們可以理解為豐田汽車的質量在國人心裡根深蒂固,也可以理解為賓士確實是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不管怎麼說,作為豐田SUV車型當中的主力軍,RAV4自從換代之後,顏值明顯提升,市場表現尤為火熱。
在規則與中保研接近的美國IIHS碰撞測試中,美版RAV4每個測試項都取得了G的評級。車型標配的前方碰撞預警系統也取得了最高的“優越”評級,重點是在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的評分上,測試機構在最高的G級基礎之上還多加了一個“+”,因此美版RAV4也獲得了獲得了Top Safety Pick的最高評價。
說到豐田車的安全性,TNGA架構功不可沒。這個平臺下的多款車型,例如卡羅拉、亞洲龍、凱美瑞等,主/被動安全效能都有著不錯的表現,並且在中保研測試的車型均是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相信RAV4同樣能捍衛豐田的這份榮譽。
作為吉利旗下的大公子,領克在車型外觀等方面有著非常不錯的表現,在自主車型中一直倍受關注。而領克03作為全系當中唯一一款轎車,在國內緊湊級市場已經有了一定的地位,領克03+甚至被譽為中國真正的效能車。
早在2018年領克就被中保研測試過,那會大家對汽車安全性的重視程度顯然沒有現在這麼高,身體裡流淌著沃爾沃血液的領克,結果可想而知,當然是優秀畢業啦!
介於領克01、02之前都獲得了不錯的碰撞測試成績,03此次在中保研的測試應該十拿九穩。如果成績優異順利過關,那麼無疑將會對品牌形象的提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日系車在中國向來不愁銷量,不過相比於凱美瑞、雅閣等車型來說,阿特茲賣的並不好,只不過馬自達的“轉子情懷”讓它從來不缺少擁躉。近來在某投訴網站當中,全新阿特茲以單月340例投訴量霸佔著投訴排行榜榜單,好在反應的問題基本上都跟異響有關,並沒有涉及到太多的安全性方面,不少車主可以鬆口氣了。
美版阿特茲在美國IIHS碰撞測試中和RAV4一樣也獲得了Top Safety Pick的最高評價,鑑於中保研的測試標準和美國IIHS類似,如果不存在減配嚴重的情況,基本上穩了。
馬自達旗下的另一款車型昂克賽拉,此前通過了中保研的考驗,除了耐撞性和維修經濟性是P(較差)之外,昂克賽拉其餘所有的車輛安全碰撞測試專案均為G(優秀)。此前,車圈一直有個傳言:一汽馬自達的品控不如長安馬自達,這或許會成為本次碰撞測試當中的一個小看點。
最新批次的碰撞測試中,屬江淮嘉悅A5最慌。之前江淮旗下的瑞風S3在中保研的測試結果並不理想。正面25%偏撞結果為M(一般),車頂強度A(良好),座椅/頭枕G(優秀),側面碰撞結果為P(較 差)。
嘉悅A5是江淮全新推出的重磅車型,之前一直號稱自己採用了德國汽車工業製造標準,與大眾汽車共線生產。是不是覺得有什麼不對勁?讓中保研名聲大作的不正是採用德國標準的某款B級車嗎……至於嘉悅A5會有什麼樣的測試結果,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近年來,大家開始重點關心汽車的安全性來,車主們不是非要抬槓,拿汽車去跟坦克作比較,只是有些車型在歐洲實行嚴格標準,一進入中國市場馬上“跳樓式”減配,這種不平等對待的做法實在讓人難以接受。不過,很慶幸中保研這樣的測試機構可以讓大家更清楚的瞭解汽車產品的真實情況,同時也督促各大廠商重視自身產品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