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受傷不下“疫”線的小湯山“於大叔”

他是一名“50”後,他是土生土長的小湯山講禮村人,他被人是親切的稱為“於大叔”,他就是講禮村黨支部委員、監督委員會主任、紀委委員于振國。

受傷流血是小事 防疫工作才是大事

10月25日下午,記者到達講禮村村委會的時候,于振國外出了。“本來今天他休息,但是因為最近疫情反覆,而且講禮村和北七家離得很近,所以要抓緊時間向村民宣傳防疫工作,村裡廣播的喇叭數量少、聲音有些小,不少村民反映聽不清楚,于振國便趁午休的時間去採購喇叭了。”講禮村黨支部書記于振林說道。

昌平|受傷不下“疫”線的小湯山“於大叔”

于振國(右)和同事一起入戶排查

說起于振國受傷的經過,于振林滿是心疼,“這次疫情來的突然,于振國和村兩委幹部顧不上吃飯休息,抓緊時間排查,當走到一戶蓋新房的村民家時,他因走路太快沒有看清上方的障礙物,撞到額頭上,鮮血直流。”

話音剛落,于振國匆匆忙忙走進了辦公室。

于振國今年65歲,他對自己入黨的日子記憶猶新。“我是1977年3月6日參加工作,1978年8月1日入黨。”于振國自豪地說。當記者問及頭部的傷情時,于振國卻連連擺手,“守土盡責,身為共產黨員,受傷流血算不得什麼,這都不是大事,嚴格排查密切接觸者、做好防疫工作才是大事。”

“疫”線擔當 黨徽在閃閃發亮

“村裡的‘兩委’幹部只有四個人,講禮村總共2500餘戶(含外來租戶),于振國一個人一天就要排查140餘戶,”于振林告訴記者,“每天從早上7點開始排查,一直到晚上8點排查結束。”

昌平|受傷不下“疫”線的小湯山“於大叔”

于振國和同事一起入戶排查

“那天他頭部受傷了以後,同事勸了半天,他才去醫院,不然還要跟著排查。”于振林無奈的說,“在醫院縫了兩針,包紮好之後,他就急忙趕回講禮村,我再三勸說,他才先回家吃午飯,吃完飯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當天晚上和我們一起又堅持工作,排查到了晚上將近12點。”

“畢竟年齡大了,又受了傷,黑燈瞎火深更半夜還要挨家挨戶地排查,我實在是不放心,讓他在家休息又不肯。”于振國的妻子又是埋怨又是心疼。

昌平|受傷不下“疫”線的小湯山“於大叔”

2020年冬天,于振國(圖中)和同事一起在卡口執勤

于振國去醫院包紮完,堅持和同事一起入戶工作到深夜,當天一共排查了400餘戶。”講禮村廉情監督員吳金鳳說:“平時村民家裡水、電有問題,都會找到于振國幫忙,他也是樂此不疲。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于振國都是站在第一線,從來沒有退縮過。”

于振國和吳金鳳正在討論工作

“這個點,我們要去卡口看看了,”“最近疫情突發,有外來人員擅闖卡口,所以村子各個卡口必須加派執勤人員,防疫工作不可掉以輕心。”于振國向記者說道。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許許多多像于振國、于振林這樣默默無聞的基層工作人員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他們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一腔熱血守護著這片土地,築起守護人民群眾健康的堅強堡壘。

文/北青社群報 鬱蕾   見習記者 王雅琦

通訊員/軒轅伊子 圖/受訪者


編輯/趙亞輝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51 字。

轉載請註明: 昌平|受傷不下“疫”線的小湯山“於大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