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新詞典】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透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首次明確提出“加強網路文明建設”。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網路文明,無疑是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
隨著以資訊與通訊技術為核心的智慧革命的深入展開,人類文明越來越從依賴於科學技術發展的形態轉向由科學技術驅動發展的形態,人類社會不僅從工業社會轉向資訊社會,而且有跡象表明,正在邁向智慧社會。在人類社會快速轉型的程序中,網路化越來越像水和電一樣成為人們生活的基礎設施,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加速塑造了“一切線上、萬物互聯、掃碼操作、點選支付”的生活方式。這表明,網際網路平臺已經不再只是一個虛擬空間,更不再只是充當傳遞資訊的直通車,而是成為人們重構世界的驅動力,成為變革社會的轉角石。
但與此同時,隨著資訊化、網路化、數字化和智慧化的更新迭代與彼此強化,網際網路也變成了網路亂象的滋生地,各種低俗網路文化的蔓延,防不勝防的網路詐騙事件的頻發、網路謠言四起以及濫用個人資訊等現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治理挑戰。因此,加強網路文明建設不僅是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應有之義和提升文化實力的現實需求,而且是部署落實《建議》中明確提出的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選擇。
加強網路文明建設,不能簡單地採取過濾、刪帖、封號等消極措施來完成,而應該當作一項系統工程來落實,需要確立複雜性思維和相關性思維,在全面瞭解當代資訊與通訊技術的本質特徵基礎上,以明確的法律法規來管制,以積極的價值引導為準則,至少從下列四個著力點為抓手來全面推進。
首先,加強網路文明建設,需要以大力推進保護個人資訊的法制化程序為基礎,處理好社會的不透明性和人的透明性之間的關係。因為人的網路化生存創造了一個超記憶、超複製、超擴散的數字世界,在這樣一個數字永生的世界裡,人不僅失去了對個人資訊的控制權、管理權,具有了自己無法管控的數字身份或數字畫像,而且解構了傳統意義的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概念,建構了一個虛實結合的網路空間,也被稱為“第三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護人的個性化資料、行為習慣、興趣愛好等資訊的私密性,成為加強網路文明建設的第一個著力點。
其次,加強網路文明建設,需要以提升人的判斷力為基礎,處理好促進平臺經濟發展和淨化網路空間之間的關係。人的網路化生存使人的注意力成為商家開發的經濟資源,也成為算法系統抓取個人的資訊感知趨向和進行有針對性的推送相關資訊的合理依據,從而拉開了“投餵”時代的帷幕。而“投餵”時代既是一個資訊極端碎片化的時代,更是一個寄生於自媒體之上的資訊真假難辨的時代。在此情況下,如何提升人們過濾虛假資訊和判斷事情真相的能力,成為加強網路文明建設的第二個著力點。
再次,加強網路文明建設,需要以重塑問責機制為基礎,處理好促進網路技術的向善發展和控制人對網路的心理依賴之間的關係。一方面,人的網路化生存使搜尋引擎成為人們透視世界的主要視窗,使人與搜尋引擎之間的關係從認知關係轉變為權力關係。另一方面,搜尋引擎具有的個性化推送能力,使人與數字世界之間的關係發生了逆轉,不是人來適應數字世界,而是數字世界來適應人,從而進一步固化了人的社會分層,遮蔽了人的認知視域。對基於搜尋引擎的認知責任的追溯,既不能完全歸屬於使用者或設計者,也不能完全歸屬於工具本身,而是歸屬於整個網路系統中互動性的內在行動。基於此,如何重塑科學—技術—社會—認知一體化系統中的問責機制,成為加強網路文明建設的第三個著力點。
最後,加強網路文明建設,需要前瞻性地為智慧革命的深化發展有可能導致的各種改變做好思想準備與政策引導。當代科學技術的資訊化、網路化、數字化和智慧化發展,將會把人類社會帶向科學—技術—社會高度糾纏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人的解放將向著從雙手到大腦、從肌肉到心靈、從體力到精神、從有形到無形的方向拓展,最終,使人類擁有充足的自由支配時間。在此情況下,如何重構新社會契約、如何重塑勞動分配機制、如何豐富人的精神生活、如何促進人們追求高尚的生命意義,將成為加強網路文明建設的第四個著力點。
作者:成素梅(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