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解讀:為何今年國慶長假“格外”冷?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9日電(葉奕宏 趙曉妮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年國慶長假,我國多個景區早早“解鎖”了冬景模式,人們在穿秋褲與否中疑惑:為何今年國慶長假相比以往“格外”要冷,這樣的“冷”還要持續多久?

據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介紹,此前的9月下旬,全國氣溫總體偏高,人們從溫暖中迎來10月。但10月以來中東部氣溫確實偏低,其中在10月3日至6日的冷空氣過程中,部分地區降溫超過12℃。

具體來看,從10月1日至6日全國氣溫距平圖上可以看出,10月1日我國大部地區氣溫距平普遍偏高,只有新疆東部、甘肅北部、內蒙古中西部和東北南部處於偏低狀態;但從2日開始,降溫範圍開始擴大;3日,氣溫出現明顯轉折,從內蒙古中西部至長江中游地區一條呈“人”字形的強降溫帶逐漸成型,河南南部、湖北中部和湖南北部地區氣溫驟降;5日開始,降溫範圍明顯擴大,除了華南南部以外,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平均氣溫距平偏低4℃以上,部分地區偏低6℃;6日到7日,南方大部地區氣溫偏低情況持續且強度加強。

當然,人們對冷的體驗還來自於,在此輪降溫過程中,最低氣溫偏低幅度遠高於最高氣溫。強降溫帶的大部地區平均最低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4℃,部分地區偏低6℃乃至8℃。

資料解讀:為何今年國慶長假“格外”冷?

孫軍表示,今年“十一”長假這樣大幅度的降溫情況實屬罕見。究其原因,是持續冷空氣與持續陰雨天氣疊加的後果——

從10月3日起,一股強冷空氣開始影響我國北方地區;4日開始冷空氣南下,從內蒙古中西部經長江中游貫穿我國南方地區;6日,冷空氣影響基本結束。

而早在10月1日,我國中部地區開始陸續出現降雨;2日,降雨開始加強,河南、湖北等地開始出現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暴雨;3日,降雨區開始向長江下游方向移動;至7日陰雨天氣才開始減弱。

從武漢和長沙最低氣溫變化曲線可以發現,9月20日至10月1日兩地平均最低氣溫均維持在17℃和18℃,且在10月1日14時至2日14時,兩地最低氣溫一度攀升至9月20日以來最高值。在2日14時至3日14時這一時段氣溫開始大幅“跳水”,此時冷空氣正好南下至該區域。

孫軍表示,正是在持續陰雨與南下冷空氣雙重影響下,中東部地區氣溫以較大幅度持續走低。

回顧歷史同期,今年國慶長假低溫也榜上有名。孫軍以華中區域為例:平均最低氣溫11.6℃,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首位;1日至6日多日平均氣溫為16.5℃,為1951年以來第七低。

來自中央氣象臺的訊息稱,目前,冷空氣的影響已基本結束,其後幾天,北方地區尤其是華北、東北地區將迎來明顯升溫。南方地區氣溫有所回升,但回升緩慢,與歷史同期相比還是維持偏低狀態;陰雨天氣有所緩和,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江淮、江南一帶以多雲到陰天為主。

不過,10月9日至12日,新一輪冷空氣將自西向東先後影響新疆北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黃淮等地,到時還將帶來大風和降溫天氣。專家建議,適當根據天氣增添衣物,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09 字。

轉載請註明: 資料解讀:為何今年國慶長假“格外”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