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開啟首次外訪,誰尷尬誰知道!
美國總統拜登今日(9日)將啟程前往歐洲,開啟其上任以來的首次外訪。他將訪問英國,出席在英國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隨後赴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參加北約峰會、美歐峰會,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
離出發尚有數日,拜登就在美國《華盛頓郵報》上刊發署名文章,聲稱此行旨在“踐行美國對盟友及夥伴重新作出的承諾,彰顯民主國家在這個新時代應對挑戰並遏止威脅的能力”。從字裡行間,外界不難看出拜登對此訪的高度期待,那就是“重建”美國在世界舞臺的領導地位。然而,拜登此行不會完全是風和日麗,實際上已經有陰雲籠罩。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拜登此訪還有幾分尷尬。
首先,美方將尷尬地面對“監聽門”事件。
不久前,美國被爆勾結丹麥情報當局,對歐洲多國政要進行監聽,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挪威首相索爾貝格等人公開對美國和丹麥表達不滿,稱此舉“不可接受”,要求美方和丹麥解釋。在此次訪歐期間,拜登恐怕必須尷尬地直面這個問題。
從本質上說,對其他國家進行監聽,甚至連盟國都不放過,是美國霸權主義的一種極端表現。美國近來反覆強調“西方民主國家應該團結起來”,但在西方陣營內部沒有絲毫的平等,美國對其他國家也沒有起碼的尊重,“監聽門”事件已經絕佳地證明了這一點。
面對美國霸權,歐洲國家經常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但隨著“監聽門”事件一次又一次上演,只會讓更多歐洲人士認識到,所謂的“西方民主聯盟”,只不過是美國維護全球霸權的工具而已。此情此景,美國要用何等花言巧語,才能修補在特朗普時代就已出現深深裂痕的跨大西洋關係?
其次,美方將尷尬地面對俄羅斯反擊。
拜登即將與普京舉行面對面會談,但美方並沒有為此營造良好氛圍。拜登在發表於《華盛頓郵報》的文章中說,美國要對抗俄羅斯政府的“危害性活動”,要與歐洲團結一致應對他所謂的“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問題,甚至還要對俄方提出人權問題。
與此同時,俄羅斯方面也為即將舉行的“普拜會”定下了強硬基調。普京日前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發表演講時,對美國的抨擊可謂字字扎心:“俄羅斯與美國沒有矛盾,而美國對俄羅斯只有一個意見,它想要遏制俄羅斯發展。”“美國遇到了典型的帝國問題,美國正不折不扣地重走蘇聯之路。”“美國正在鋸斷自己坐著的樹杈。它最終會掉下去。”……
可以預見的是,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普拜會”上,美國若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俄羅斯對話,若繼續對俄羅斯高舉“人權”或“制裁”大棒,必將遭到俄羅斯方面強硬反擊。
第三,美方將尷尬地面對“反華同盟”破產。
拜登政府近來“言必稱中國”,揚言要拉攏盟友和夥伴一起對付中國,自然也不會放過此次訪歐的機會。在《華盛頓郵報》刊發的署名文章中,拜登三次提及中國,擺明了在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技術規則制訂等方面,要拉攏歐洲國家共同針對中國。而從西方媒體目前釋放的訊號來看,七國集團峰會恐還將在涉疆、涉港、涉臺等問題上做文章。
然而,歐盟國家越來越強調戰略自主,歐美並非鐵板一塊。美國《紐約時報》最近就撰文指出,“歐洲人並沒有將中國視為華盛頓眼中那樣近乎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而且其在貿易和能源方面對中國和俄羅斯的依賴程度仍高於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中心主任羅莎·鮑爾弗說:“不要低估特朗普執政時期對歐盟的衝擊,存在著他迴歸的跡象,歐盟將再遭冷落。所以歐盟在接受美國的要求時將更加謹慎。”由此看來,在某些涉華議題上,歐盟或許會附和美國,但是並不會完全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就在拜登訪歐前夕,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公開讚揚中歐投資協定,稱這份協定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大步”。這句話是說給歐洲人和中國人聽的,也是說給美國人聽的。倘若此時還有人指望拉攏歐洲、組建針對中國的“小圈子”,誰尷尬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