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樵夫
愛上一個人,可以是瞬間的工夫。
在彼此相遇的剎那,一個眼神的緣故,便能讓兩者之間,擦出愛情的火花,從此不離不棄,在漫長的餘生裡,一起抒寫浪漫的童話。
愛情有一帆風順,也會經歷挑戰風雨。
當兩個人走進婚姻,隨著彼此缺點的放大,再也無法相守,想要就此放下,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物質方面的困擾,通常只是次要的,兩個相愛的人,就此選擇分別,從此以陌生人的身份相處,真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當一切都變成事實,兩個人終究無法廝守下去,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的放下呢?
緣分結束後,雙方的期望會隨之改變。
在愛情開始的地方,有緣人會懷著幸福的期待,努力去成全眼前的緣分。
因為各自懷著在一起的期待,所以即便有挑戰,雙方也能將其一一克服,最終透過愛情的考驗,成為大家眼裡的良緣佳眷。
可是,當彼此再也不能以夫妻的身份相處,各自的期望值也會發生轉變。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針對期望值對個人的影響,做過一個實驗。
最終得出這樣的結論,當一個人,對某件事充滿期待時,會不自覺的對其予以一定的照顧,努力讓事情朝著希望的方向發展。
當婚姻結束了,兩個人若是期待著,餘生能夠過得幸運一些,就應該有“快刀斬亂麻”的心態,該斷的斷、該了的了,這樣才能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輕鬆上陣,從而把握住新的幸運。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若是想就此放下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堅持六個字,“不打探”和“不糾纏”。
不打探
真正想放下一個人,不是念唸叨叨,不停數落著對方。
最好的方式,是一別之後,從此各顧各的生活,去把握住屬於自己的幸福;不要再藕斷絲連,更不要刻意去打探對方的資訊。
即使,對方做過一些,對不起你的事情,既然彼此選擇結束了,也就別擱在心裡了。
兩個人之間,沒有愛情可言了,能夠灑脫地分開,不失為一種智慧的選擇。
如果說,你一直默默地關注他,一直保留他的聯絡方式,那麼內心也容易產生新的期待,然後在新的失望中徘徊,最終讓你無法真正放下那個人。
不糾纏
愛情走遠了,婚姻收尾了,就不要糾纏下去了。
既然走到了這一步,足以說明你們的緣分,已經走到了盡頭;如果他能夠回心轉意,早已就這樣做了,你們之所以有眼前的結果,是因為那個人,已經不願意珍惜了。
在這種情況下,你仍舊選擇死纏爛打,只會讓他越發遠離你。
糾纏不休的結果,只會讓你無法放下內心的執著,即便遇到了新的緣分,你也沒有去把握的信心和勇氣。
選擇不糾纏,不僅是忘記一個人的方式,也是好好愛自己,珍惜有限光陰的方式;要知道,世界那麼大,總有一個真心待你的人。
用“替換定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在每個人的成長中,總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
當遇到情緒的陷阱,我們應該怎樣聰慧的對待呢?從心理學的“替換定理”中,也能找到應對的方法。
替換定律就是說,當我們有一項不想要的記憶或者是負面的習慣,我們是無法完全去除掉,只能用一種新的記憶或新的習慣去替換他。
從替換定理來看,若想將一個人徹底忘記,就需要養成新的習慣,重新整理昔日的記憶。
當我們的心頭,不再被曾經的種種所佔據,就不會被繼續困擾了。
如果說,你很難忘掉一個人,很有可能你平日裡太閒了。
將自己的生活,從此變得充實起來,那麼你的記憶和習慣,就會被新的生活所改變;當你,再也沒有胡思亂想的時間,那個人就不會那麼重要了。
當你下定決心,要開始新的生活,不妨讓自己充實起來。
平日裡努力工作,空閒的時候,多充充電;當你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不僅能夠獲得更多成長的機會,你的內心世界,也不會被那些過往的瑣事所幹擾了。
而當你,養成了新的習慣,每日裡能夠不斷提升和進步的時候,也將會意識到,原來最美好的生活恰恰是當下,即便身邊沒有了那個人的陪伴。
緣分有深有淺,如果我們就此執著了,就難以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
想要放下一個人,不妨嘗試著“不打探”和“不糾纏”;如果自己,實在過不了心裡的那個坎兒,就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起來。
當你沒有空閒的時間,去考慮其他的事情,就真正放下一個人了。
無論之前多麼甜蜜,那段感情終將會成為歷史,被你埋藏在記憶的深處;而你,也將擁有新的生活,也能在新的緣分到來時,將其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