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失業工人、幫助貧寒大學生、帶動全村致富:15萬淘百萬的逆風創業之路

過去一年,淘寶上新增了15萬年入超百萬的創業者,晉升為媒體定義的淘百萬。

他們是華北平原偏遠農村的年輕作坊主,退伍後回到縣城開啟人生逆戰的退伍軍人,大西南地區在小城市帶孩子的85後寶媽,新疆偏遠地州的90後大學畢業生。

淘百萬創業者來自不同地域、身份型別繁多複雜,比較明顯的統一特徵即是,他們代表某種邊緣群體,在這個時代的隱秘角落逆風上行。他們是最有活力的小微企業,填補市場,創造就業,當縣城普通創業者年入兩千萬,農村作坊工人月薪一萬八時,人們對這個時代的財富分配法則也有了新的想象。

五環之外的命運

85後鄧從昌的父母是77級大學生,他們從農村考到城市,對兒子的期待是,“你怎麼著也要比我們更一步。”

重壓之下,鄧從昌高考失利,去了江西南昌一所普通大學,畢業時因為覺得自己性格內向,選擇做房產銷售。跑過山東很多城市,賣過數不清的樓盤,連續三年都是銷售冠軍,為了給客戶搭訕,他曾經自創數十種開場白。

小城青年的天花板卻漸漸浮現,即便是在三四線城市打拼,仍然很難找到落腳歸宿,於是帶著積蓄回到家鄉,江西南康。省界附近的小城已不同往日,它已經發展成小有名氣的傢俱之都,從業的工廠和作坊數千家。

曾經,家鄉是隻有兩條國道穿過的小城,如今再次走在寬敞的街道,鄧從昌有了一種突兀的陌生感。他跌跌撞撞尋找時代潮流的切入口,股市顯然不是,幾進幾齣,總是賠多賺少,當了別人刀下韭菜。

在北方的華北平原上,邢臺農村的90後趙時雨也覺得,他的人生航道已經偏離主流。高考那年,因為成績不好,他直接選擇放棄,連考場也沒有去,回到父親的塑膠作坊幹苦力。

召回失業工人、幫助貧寒大學生、帶動全村致富:15萬淘百萬的逆風創業之路

趙時雨所在的邢臺河渠村

搬運工也不好當,幾噸重的紙箱,全要靠手扛,磨得到處是肉繭,外皮破掉,綁上創可貼,又繼續幹活。父親的作坊也曾風光過,最多時,用四五十個零時工,08年金融危機後,卻漸入頹勢,只剩四名工人,其中還包括趙時雨,每月工資五百塊。

在河北的偏遠村鎮,高考失利的青年人,經歷著自己的救贖,閉塞生活幾乎將他淹沒。趙時雨愛玩遊戲,去網咖,一玩就通宵,有次早上回家被發現,父親盛怒之下,操起身邊東西就打,有次通宵到半夜,忽然一陣噁心,衝進衛生間就吐。他也想過做二手車生意,不過也是白忙一場。

新疆女孩王菲的選擇卻是出於主動,南京工業大學畢業後,她選擇回到父母身邊。她巴州的漢族女孩,祖輩是響應建設號召來到這裡,父輩則白手起家,辦了玉雕廠,雖然是女孩,身上卻扛著傳承家族事業的使命。

山東退伍軍人梁興春的選擇與王菲類似,他曾在部隊當兵,撿過炸彈,練過狙擊,打掉幾萬發子彈,前途一片大好,卻選擇退伍回家,幫父親撐起搖搖欲墜的鐵鍋工廠。

康琴

在一個大霧瀰漫的清晨,放棄高考的青年趙時雨感到,扼住自己命運的機會已經到來。他提著水果去了同學家裡,向對方學習如何開店做淘寶,最終選擇的品類是農產品,賣當地的鐵棍山藥。他的憧憬很美好,顧客卻不買賬,店開了幾個月,依然是有些冷清,買得還算不錯,但也僅此而已。

鄧從昌則失敗得更慘。他一開始是用淘寶賣南康的傢俱,銷路其實很不錯,開店就能賣,但高居的退貨率卻成為致命短板,收入成本算下來,一個月賺不了多少錢,反而是要賠。

一種難以解釋的偏執讓他堅持下來,看著天貓雙十一竄漲的銷售數字,這位小城青年有種莫名的急躁,他感到那條時代的巨大脈搏就在身邊跳動,自己卻還沒抓住了。

他整天趴在電腦前,研究怎麼做運營,對攝影一竅不通,就買了單反自己練,拍傢俱,上照片。夜裡,他把旺旺的聲音開到最大,凌晨兩三點,“叮咚”一聲,迅速爬起來回資訊,天南海北的散客下了一單,他激動地去當地工廠找貨。

趙時雨

這家名叫卓達塑業工廠店的淘寶店,每天能賣出七百公斤塑膠包裝袋,相當於一萬多元銷售收入。一段時間後,從平臺客戶反饋的需求看來,有一種訴求最為突出:個性化定製。但這卻跟工廠傳統的銷售模式矛盾,定製只能針對大客戶,來自淘寶的訂單卻很難達到這個要求,那些小飯店、小超市雖然需求穩定,單次的量卻不大。

“做還是不做?”趙時雨算了一筆賬,即便小客戶訂單也能接受定製,其實仍然還是有利潤的,只是辛苦些。微妙的決定,成為打入傳統塑業的網際網路契子,這位90後年輕人的電商生意突飛猛進,他將一百多種卡通圖案印在塑膠包裝袋上。

四川寶媽康琴也沒有在原來的路上走下去,她找到一條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捷徑。做的東西仍然是羊毛氈動物玩偶,但卻是完全定製化的,某種意義上,它屬於“殯葬”行業,因為她縫製的布偶,主要是顧客去世的寵物。

康琴的作品擊中無數人的內心軟肋,她的顧客來自全國各地,甚至也有來自英國、加拿大、美國等地區,憑藉這份手藝和創意,康琴從一位身陷焦慮的寶媽,成為家鄉遠近聞名的“淘百萬”。

鄧從昌和工人們

鄧從昌的淘寶團隊已經超過一百五十人,生產傢俱的師傅,負責接電話的客服,思路活泛的運營,有大學生,有農民工,電商主管就是個山東小夥子,211畢業,曾在一線網際網路工作,最終選擇在異鄉小城落腳。

梁興春也把流失的鑄造工人召回,他們曾在工廠做了二十多年,青春和汗水都留在這裡,如今在“網際網路鐵鍋廠”,老師傅月薪可達一萬八。滕州曾有很大的鐵鍋產業帶,工廠達到數十家,但因模式和思維陳舊,漸漸跟不上時代節奏,年輕人梁興春蹚出的淘寶模式,為生鏽的產業帶來新可能,許多工廠透過線上零售維持生產,保住就業。

康琴也在做著成就他人的事情,她的淘寶團隊已經有十餘人,大都是有孩子要照顧的寶媽,她們每月要為六七百位客戶定做羊毛氈玩偶,一年營收超百萬,小城市的寶媽們也在其中找到自我,有人甚至月入過萬,突破女性職業瓶頸。

在多霧的華北平原上,邢臺河渠村郊外的鄉村塑業作坊也起死回生,工人逐漸迴流,接納新的返鄉務工青年,機器操作員的收入可以超過八千,普通工人也在四千以上。趙時雨這些年輕開始做電商以前,這個深耕食品產業的工業村,還只有二三十戶經營者將自己的產品搬到網上。

趙時雨和工人們

如今,附近地域的淘寶店預計已經超過一千家,許多工廠在淘寶上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避免破產凋敝的命運,數千產業工人仍然留在崗位上,支撐著一個個普通家庭的生計。

黃昏已過,華北平原上,夜色暗下來,卓達塑業工廠的數十名工人陸續離去,正常下班時間已過,只剩一名五十來歲的女工仍在埋頭為產品打包。她忽然朝趙時雨走過來,頭些微低著,到跟前才抬起來,臉上帶著難色,遲疑片刻才開口,因為平時關係親近,她直接叫老闆名字:“時雨啊,能不能預支點工資。”

趙時雨愣了一下,彼時春節剛過,年結的工資已經發過一次,心想對方肯定遇到難事,便問:“周姐要多少啊?”“一萬五吧。”不等老闆問,她又接著解釋,女兒去年剛考上大學,快開學了,手頭有點緊。“行。”當年放棄高考的趙時雨沒再多問,當即掏出手機,將錢轉到她支付寶上。講完這個場景,他又若無其事感慨:“聽說姑娘大學在安徽,學校挺不錯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48 字。

轉載請註明: 召回失業工人、幫助貧寒大學生、帶動全村致富:15萬淘百萬的逆風創業之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