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中方應邀赴約所體現的善意,美方在對話前一直強調自己的“優勢地位“、強硬立場,顯得有點小家子氣。
資料圖,圖/新京報網。
文|徐立凡
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將於今天至19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將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舉行會談。
這是美國拜登政府上臺以來中美高層首次面對面接觸,自然引發廣泛關注。那麼,關於這次對話,有哪些背景是需要了解的?
對話由美國方面發起
中美舉行高層戰略對話的訊息,是美方於3月10日率先發布的,中方於3月11日予以了證實。
美國白宮表示,在阿拉斯加舉行的中美高級別會晤中,美方將會向中方表達關切,同時尋求合作。雙方討論的議題包括臺灣、香港、經濟、新冠、人權等。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宣佈這一訊息的當天,在國會眾議院外委會聽證時,也談了他的一些看法。
他聲稱,在氣候變化、核不擴散等關乎美國利益的領域, “將尋找是否有合作的途徑”,但“不會向中國妥協”。
布林肯還特意強調,中美高層戰略對話與過去中美定期舉行的高層戰略對話不一樣,不算是“戰略對話”。
雖然布林肯特意降低中美阿拉斯加對話的重要性,凸顯了強硬立場,但就美方提出的對話議題看,無不是涉及兩國關係根基的戰略性問題。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對話是美方發起舉行的。在11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證實,應美方邀請,中美將於近期舉行高層戰略對話。17日,趙立堅再次指出,中方應邀赴約,“體現了中方對重啟中美對話交往、改善和發展中美關係的善意和誠意。”
對話地與北京和華盛頓的距離基本對等
中美高層戰略對話選擇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舉行。
美方在論及此事時,多次強調了美方的“主場優勢”。雖然對話確實是在美國境內舉行,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
安克雷奇距北京和華盛頓的距離基本對等。事實上,安克雷奇國際機場只有3條跑道,但具有靠近北極圈的天然優勢,從安科雷奇國際機場出發的直航飛機,基本上在同一時間段就可以到達北半球大多數重要城市。
國際媒體對美國選擇在安克雷奇舉行中美對話也有各種分析。日本《產經新聞》認為,阿拉斯加是冷戰時期美國本土對抗蘇聯的最前沿。美國選擇這一地點體現了強硬立場。
但不少國際媒體認為,選擇遠離美國政治中心的地方舉行對話,反映了美國在涉華問題上存在巨大壓力。美國越是包裝其“主場優勢”,越說明美國的自信心在下降。
議程設定權並非由美方一家掌控
像中美高層戰略對話這麼重要的接觸,議程設定十分關鍵。
從美方的表態看,似乎他們掌握著議程設定權。但從美方想尋求的結果看,其實與中方並無大的區別。
根據布林肯的說法,美方想透過多個議題的對話,評估在哪些領域可以與中國合作,在哪些領域則將表達美國的“關切”。
這實際上就是想列出一份清單,明確哪些是中美競爭的領域,哪些是中美可合作的領域。
類似的提議中國去年就提出來了。去年7月,中國外長王毅曾在中美智庫媒體影片論壇上建議,中美雙方可以一起捋出“合作”“對話”與“管控”三份清單,分別明確“兩國在雙邊和全球事務中需要且能夠合作、不應受其他問題干擾的事項”“存在分歧但有望尋求對話解決的問題”和“因難以達成一致,故擱置而管控的難題”。
其實,“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是中方反覆強調過的,中方對中美關係的議程設定從未改變,倒是美方始終在搖擺。搖擺的一方,怎麼可能全面掌控議程設定主導權?
對話時間略晚於奧巴馬和特朗普政府
有觀察家注意到,這次中美高層對話舉行的時間,略晚於美國前兩任政府。
奧巴馬和特朗普分別是在上任同年的2月和3月中旬進行中美高層會談。這表明拜登政府在對華關係上仍存不定。
不過,與對話時間早晚相比,是否具有建設性的態度更重要。
相對於中方應邀赴約所體現的善意,美方在對話前一直強調自己的“優勢地位”、強硬立場,顯然有點小家子氣。至於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稱美國首先與盟友和夥伴國家接觸,是“我們優勢的核心來源”,不僅小家子氣,而且顯得有點心虛了。
事實上,鑑於中美關係的複雜性,也不能指望一次對話就解決所有問題。國際媒體普遍認為,中美此次阿拉斯加對話將“艱難而坦率”。
部分國際觀察家認為,中美阿拉斯加對話有望在一些事務性議題上達成諒解或共識,還有觀察家認為,這是拜登政府評估中美關係的重要時刻。
其實,中美之間畫出紅線,並保持對話暢通,對於管控中美關係就有很大助益。至於評估,拜登政府在評估,中方又何曾不在評估?這個中美對話的重要時刻,不僅對中方重要,對美方同樣如此。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丁慧 實習生:祁倩倩 校對: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