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相信很多孩子都問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我跟著爸爸姓呢?”那你們都是如何回答孩子們呢?在中國,大部分孩子都是隨父親姓,於是變成了一種傳統文化,孩子生下來自然而然就隨父親姓了。那從始至終就是這樣子的嗎?這其中有什麼人類文化的故事嗎?
這就要追溯到母系氏族時代了,也就是所謂的跟“母親姓”。不僅中國人,西方國家在早前都是這個樣子。但是跟母親姓需要一代一換姓氏,非常麻煩。並且隨著歷史的發展,男性逐漸在氏族裡擁有了地位,所以在新石器時代後期,男性越來越顯示出能力,於是就開始有了父親氏族,就逐漸開始隨“父親姓”。
慢慢地“隨父姓”變成了一種傳統觀念,這種意識已經讓人們變成一種習慣,也有一定的好處。“隨母姓”孩子出生便知道母親是誰,但卻不知道父親是誰。“隨父姓”標記了寶寶跟爸爸之間的血緣關係,也便於查詢根源,可以更快地找到家族歷史。隨著社會發展,人類的思想變得越來越先進,追求男女平等,開始出現隨母親姓的孩子。
現如今,我國第一批“隨母姓”的孩子已成年,面臨3個現實的問題
容易被人討論和誤解
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還是隨父親姓,所以如果自己的姓氏跟父親不一樣,很多人就會投來異樣的目光,認為不隨父姓要麼是家庭關係十分惡劣,要麼是父母離異是新組建家庭的孩子。
這些人可能是出於好奇,但會給孩子帶來困擾和煩惱。敏感的孩子會留下心理陰影,感覺自己是特殊的,容易出現自卑心理。年幼的孩子很有可能把說過的話放在心上,懷疑家庭是不是真的不和睦。
部分人會認為爸爸在家裡沒有地位
很多人都認為姓氏代表家庭地位,是權力的象徵,覺得跟誰姓誰就在家庭裡佔有主導地位,所以在很多地區“上門女婿”孩子會隨母親姓。因此,孩子跟隨媽媽的姓氏,一部分人會認為父親地位低,甚至會戴著有色眼鏡看這一問題。孩子感覺到爸爸被大家區別對待,會很失望,內心極度不平衡。
家庭關係容易發生矛盾
母親懷胎十月跟孩子可以說是融為一體的,能深地能感受到為人母的感覺,但爸爸就不一樣了,只有形式上的重視,才能讓他們更快進入父親的角色。孩子隨母親姓會讓思想傳統的老人產生偏愛心理,他們認為只有跟自己姓才是真正的“自家人”,可能會因為這個問題引起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但其實,在幫媽看來,孩子跟誰姓都是一樣的,夫妻可以根據家庭狀況與現實條件,深思熟慮,徵得雙方父母同意後再做決定,畢竟誰都不想因為錯誤的決定給孩子帶來影響,給以後帶來麻煩,所以在孩子隨誰姓這個問題上,大家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我是幫媽,一名高階育嬰師,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路,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