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公共服務發展有了新目標

由 緱風彩 釋出於 綜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年來,廣西柳州大力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補齊城鎮老舊小區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助力構建社群“15分鐘”生活圈,進一步改善群眾的居住和生活環境。圖為近日柳州市三中路一小區改造完成後,環境煥然一新。 黎寒池攝(人民視覺)

日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竹西街道開展主題敬老活動,社群志願者走進轄區內的養老院,指導老人學習使用智慧家電、血壓計等,讓老人充分享受“智慧養老”的便利。圖為志願者指導老人利用協調訓練器進行訓練。 孟德龍攝(人民視覺)

到2025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3歲,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升至95%,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超過95%,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3年……1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1部門對外發布《“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聚焦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優軍服務保障和文體服務保障等領域,提出了主要目標和任務。

相關人士指出,《規劃》是“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一段時期促進公共服務發展的綜合性、基礎性、指導性檔案,有助於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擴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豐富多層次多樣化生活服務供給,推動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邁上新臺階。

供給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公共服務關乎民生,連線民心。《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公共服務體系日益健全完善,基本民生底線不斷築牢兜實,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城鄉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資源持續向基層、農村、邊遠地區和困難群眾傾斜,城鄉區域人群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不斷縮小。基本公共服務逐步覆蓋全部城鎮常住人口,截至2020年,全國96.8%的縣級單位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85.8%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或者享受政府購買學位的服務。

公共服務供給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到“十三五”末,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1.2%,每千人口醫療衛生床位數達到6.5張,全國養老機構和設施總數達到31.9萬個,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託位數1.8個。

生活服務快速發展。高階醫療、文化、旅遊、體育、家政等服務逐漸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服務取得長足發展。2019年全國家政服務業營業收入達6900億元,家政從業人員達到3100萬人。

人民生活得到顯著改善。截至2020年,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8年,義務教育普及程度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3.6億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99億人。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當前,我國公共服務發展基礎更加堅實,但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兆安對本報記者說,從供給水平來看,基本公共服務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有所不足,優質資源總體短缺;從資源配置來看,區域間、城鄉間、人群間的基本公共服務仍有差距,均等化水平尚待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資源配置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

如何進一步推動公共服務發展?《規劃》提出,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包括鼓勵依託公共實訓基地,加大對新型農民創新創業支援力度;推動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社會保險,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加強公辦養老機構建設,落實新建城區、居住(小)區按照人均不少於0.1平方米的標準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穩步提高護理型床位佔比。

從服務供給的權責分類來看,公共服務包括基本公共服務、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兩大類。《規劃》提出,鼓勵支援社會力量重點加強養老、托育、教育、醫療等領域普惠性規範性服務供給,面向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價格可負擔、質量有保障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例如,積極推動改善住房條件。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要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以建築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

量力而行不弔高胃口

除了兩大類公共服務,生活服務也是《規劃》提及的重點。《規劃》明確,為滿足公民多樣化、個性化、高品質服務需求,一些完全由市場供給、居民付費享有的生活服務,可以作為公共服務體系的有益補充,政府主要負責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引導相關行業規範可持續發展,做好生活服務與公共服務銜接配合。

具體來看,《規劃》提出,鼓勵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培育滿足老年人需求的健康產品專業化生產研發基地,促進養老企業連鎖化、集團化發展;加快電影片道高畫質化改造,推進互動影片、沉浸式影片、虛擬現實影片、雲遊戲等高畫質影片和雲轉播應用;鼓勵企業制定高於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張兆安認為,推動公共服務發展,要強化各級政府對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兜底責任,同時要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最佳化資源配置,吸引社會參與,形成政府、社會、個人協同發力、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發展格局。“此外,要注意量力而行,充分考慮經濟發展狀況和財政負擔能力,既要關注回應群眾呼聲,穩妥有序提升公共服務保障水平,又不弔高胃口、不過度承諾。”張兆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