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加分項變減分項,拜登中東行潦草收場

在登機回國時,不知拜登會不會感慨一句: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當地時間16日,美國總統拜登結束任內首次訪問中東之行。但原本期待中的外交加分項,恐怕都變成了減分項。

在巴以問題上,拜登前腳剛同巴勒斯坦總統會談,試圖修復兩國關係,後腳以色列就對巴勒斯坦發起空襲;在沙烏地阿拉伯,拜登想給東道主上人權課,卻被沙特徑直以美軍的虐囚醜聞反擊。

更重要的是,在拜登心心念唸的石油增產和圍堵俄羅斯問題上,阿拉伯國家敷衍了事,無一響應……在登機回國時,不知拜登會不會感慨一句: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求石油無果

拜登此行的核心使命是石油。但在這個問題上,美國可謂嘴皮磨破,好話說盡,奈何沙特就是油鹽不進,軟硬不吃。

17日,剛剛陪同拜登結束訪問的美國國務院高階能源安全顧問阿莫斯·霍克斯坦表示,美方認為歐佩克有能力擴大產量,期待該組織數週內採取額外措施。他同時聲稱,美國政府希望年底前美國本土的原油日產量可以增加100萬桶,而且國際油價已經呈現“大幅下滑的趨勢”。

“歐佩克”“100萬桶”“大幅下滑”……美國的惱火和焦慮,都藏在這些話裡。

100萬桶也是沙特在拜登面前承諾的最大增產額度。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此次承諾,將把原油日產量潛能從1200萬桶提升到1300萬桶,但明確表示沒有額外的能力將原油產量提高到更高水平。

換句話說,100萬桶,不能再多了。更何況,沙特說的是“潛能”,而非“產量”。但在美國看來,沙特的增產是遠遠不夠的,單靠美國本國就可以完成這100萬桶的增產。

外交加分項變減分項,拜登中東行潦草收場

拜登抵達沙特後,沙特僅派一位擔任地方官的王室成員前往機場迎接,而同一天抵達的巴林代表團和伊拉克代表團卻得到王儲本人的迎接。圖源:推特

從霍克斯坦的表態不難看出,美國並不認可沙特對其產能的表態,否則拜登也不會冒著被數落的風險親自登門拜訪。

至於“大幅下滑”,與其說是對沙特的警告,不如說是對美國民眾的安撫。畢竟,所謂的下滑,也不過是從每桶120美元跌至每桶100美元,油價依然處於高位。對於油價每漲一分就可能丟掉一部分選票的民主黨政府而言,壓力始終在自己這一邊。

沙特對於美國試圖激起產油國為擴大市場份額而競相增產,進而降低國際油價的意圖看得很清楚。沙特此前已經表態,增產計劃只能在“歐佩克+”的框架下達成,“歐佩克+”恰恰包括目前被拜登視為眼中釘的俄羅斯。

圍堵俄被拒

在中東打造針對俄羅斯的包圍網,是拜登此行的又一個重要使命。

但拜登又失算了。在16日舉行的“安全與發展”峰會上,六個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及埃及、約旦、伊拉克領導人對於拜登圍堵俄羅斯的訴求均沒有明確回應,且沒有同美國一道釋出譴責宣告。

一方面,沙特等產油國在維護油價上與俄羅斯有共同的利益,同時更不願以犧牲其與俄羅斯的長期關係為代價換取短期收益。

在過去的6年裡,沙特與俄羅斯的產油量佔全球總產量的20%以上,佔“歐佩克+”協議總產量的半壁江山,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讓彼此能夠對石油價格施加巨大的影響。今年以來,沙特無懼美國及西方制裁的風險,從俄羅斯大筆進口石油。據統計資料,沙特第二季度自俄羅斯的石油進口量翻了一番。得益於此,沙特一舉扭轉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頹勢,其石油收入在第一季度增加了58%,今年的經濟預期也將增長7%。

外交加分項變減分項,拜登中東行潦草收場

去年,在美軍撤出阿富汗幾天後,沙特與俄羅斯簽署了一項軍事合作協議。圖源:推特

另一方面,如果說美國曾在冷戰時期為沙特提供了相當的安全保護,那麼在如今的沙特看來,美國的保護與承諾早已不再可靠,必須在美國之外尋找另一重安全保障。

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曾被美國視為在中東地區的鐵桿盟友之一,但在十年前中東大亂後,美國隨即以價值觀為由馬上拋棄。英國廣播公司評論稱:“之後,沙特不再信任華盛頓。他們相信,如果美國能對一個忠誠的朋友這樣做,他們也能對任何人做出這種事。”

拜登政府一再以沙特記者卡舒吉遇害案為由對沙特政府,尤其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惡語相向,更加重了沙特對美沙關係的質疑和憂慮。誠然,沙特依然需要美國,也同拜登簽署了18份合作協議和備忘錄。但雙方都清楚,美沙關係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日前表示,世界目前面臨由新冠疫情和地緣政治引發的重大挑戰,需要國際社會更加協調一致努力。

顯然,美國還想把中東國家當成其地緣政治“大棋局”的棋子,但今日之中東早已非昨日之中東,美式霸權和冷戰思維的演繹必然四處碰壁。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深海龜

編輯 深海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98 字。

轉載請註明: 外交加分項變減分項,拜登中東行潦草收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