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工棚白手起家摁下7個紅手印,躋身一流再按120個金手印,手印見證“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由 聞人海瑤 釋出於 綜合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訊 在工棚摁下7個紅手印,行業領先後再按120個金手印……一家民營企業42年來從紅手印到金手印接續奮鬥。這是記者日前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採訪時瞭解到的一段佳話。

11月24日,在盛隆電氣集團新建的辦公樓大廳,一面展示牆引人駐足。牆上鑲著金色印泥製成的120個金手印,由出資建樓的120名創業合夥人於去年10月共同按下。

盛隆電氣集團新建的辦公樓大廳的金手印展示牆。記者高勇 攝

1979年5月,湖北棗陽一小鎮,29歲的謝元德和鄉親們用三根木杆、兩捆草搭起工棚。7名人民公社社員摁下紅手印,帶頭辦起“聯合經營體”,做起水泥預製、五金構件、米麵加工等小生意。

42年後,盛隆電氣員工規模達5000人,擁有35家子公司和工廠,研發出國內唯一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智慧配電櫃等“拳頭產品”,躋身行業一流。海外專案分佈在越南、蘇丹、斯里蘭卡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謝清倫1985年進入盛隆電氣後,開拓外地市場一個月鞋都穿壞了幾雙。現為集團副董事長的她,先後孵化出70多個創業團隊,培養出多名“金手印合夥人”。

“我們不走捷徑,不‘躺平’,依靠雙手,相信辛勤勞動,敢於創業。”“金手印合夥人”殷星說。不久前,她簽下世界500強企業巴斯夫的3億元訂單。

“80後”殷星是謝清倫團隊一員,從財務中心實習生做起,謝清倫為她提供資金、技術、人才等支援創業,幫助她從會計快速成長為深圳公司負責人。

陳文龍入職兩年,就牽頭簽下發電量堪比三峽大壩、單機容量世界第一的白鶴灘水電站配電專案。

“白天溝通廠家,晚上完善標書。投標前三天,睡了不到8個小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克服困難完成首批交付。”陳文龍說。

像殷星、陳文龍這樣的人,盛隆電氣有近500人,他們大多成為團隊致富帶頭人。

“120個金手印是企業白手起家、勤勞致富的最好見證。辦好自己的事,為社會創造財富,是企業的本分。”盛隆電氣創始人、董事長謝元德說。

這些年,想找盛隆電氣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都被婉拒。謝元德說,公司多年的積累專注為員工暢通向上流動通道,給更多員工創造致富機會。

現代化的辦公樓前,半畝麥田還原了當初摁紅手印創業的情景。“退休不願離開,青年夢寐急進”“為四化建設出力,為人民造福流汗”……七級臺階上刻著42年來的創業標語,濃縮了企業創業歷程。

“從紅手印到金手印,詮釋著‘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艱苦奮鬥永不過時,勤勞致富才是正道。”多次調研過盛隆電氣的武漢大學原黨委書記李健說,勤勞致富的理念永遠不會被邊緣化,要讓每個不甘“躺平”、艱苦奮鬥的人得到尊重、支援。

盛隆電氣集團智慧工廠,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生產和組裝。記者高勇 通訊員王璇 攝

業務遍佈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盛隆電氣向智慧用電全球領先邁進

今年7月,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發來一封感謝信,感謝盛隆電氣集團為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作出的重要貢獻。

在與10多家頂級企業的競爭中,盛隆電氣脫穎而出,承接了白鶴灘水電站共計1200餘臺開關裝置的製造供貨任務,專案難度堪稱世界級,其中超700臺裝置屬於“非標準型”,盛隆電氣依然用最高的工藝標準按時完成交付。

“僅僅賣產品成不了大企業,盛隆正在從裝置製造商向科技服務商轉變。”早在數年前,盛隆電氣董事長謝元德就下定決心,要堅持研發,在產品和技術創新上有所突破。

23日,長江日報記者在盛隆電氣武漢智慧工廠看到,只有幾位技術人員的智慧化生產線旁,一個個配電櫃有序擺放,等待裝車交付。

這是由盛隆電氣自主研發生產、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一款智慧配電櫃。2017年研發生產後,經過不斷最佳化升級,目前在行業內處在絕對領先水平。

生產線負責人介紹,這款智慧配電櫃可以實現全天候漏電監測、溫溼度監控、抗震等功能,更智慧且更加環保節能。

工廠內一塊巨大的顯示屏上,正顯示著一組組動態資料:環境溫度、負荷概況、電力監控、影片監控、用電檢測分析等運轉情況。這款智慧管理系統已經在國內多個園區、大樓投入使用。

據介紹,在智慧電網領域,盛隆電氣擁有200多項專利和軟體著作權。其產品和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於基礎設施、能源、工業、商業、樓宇等領域,業務遍佈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盛隆電氣成功拿到巴斯夫在廣東的專案。盛隆電氣拿出的供配電解決方案,打動了這家世界500強企業。

從草棚中的“聯合經營體”,到優秀的智慧用電系統服務商,盛隆電氣正向智慧用電行業全球領先企業邁進。(記者鄭良中 吳曈 馬振華 吳曈)

【編輯:張玲 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