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媒體:“中國不需要透過侵略他國來獲得政治地位”

  西班牙《起義報》網站1月1日發表題為《為什麼西方拒絕接受中國超級大國的地位?》的文章,作者為奧法利全球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學者拉姆齊·巴魯德。全文摘編如下:

  儘管我只在幾年前訪問過北京一次,但我們都可以證明,強大的集體經濟引擎不僅推動了中國,而且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儘管中國官員沒有公開表示他們的最終目標是讓中國成為超級大國,但中國領導人完全理解超級大國所代表的挑戰。

  事實上,我們越早認識到中國是一個根據明確而果斷的政治戰略運作的有影響力的政治實體,我們對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地緣政治轉變的理解就越深刻。

  許多分析人士錯誤地認為,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大國和製造商,其經濟權重賦予其重要的國際影響力,但北京的經濟實力並不總是具有政治決定性。

  這種想法有侷限性,因為它所基於的假設是,成為“政治大國”必須遵循美國及其西方夥伴所使用的相同模式。然而,中國對政治的看法一直很不一樣。在北京看來,中國不需要透過侵略他國來獲得政治地位。相反,中國只是按照自己的一貫做法,利用經濟影響力來尋求變得強大。例如,“一帶一路”倡議是對古老絲綢之路的現代詮釋,足以告訴我們中國模式的特性。

  直到上一個十年,北京一直將經濟合作視為推動其作為大國登上世界舞臺的最有效方式。然而,可以說,直到奧巴馬提出“亞太再平衡”、特朗普發起貿易戰以及拜登在臺灣問題上不斷威脅中國,北京才開始加速其戰略在政治層面的建設。所謂中國“越來越強硬”的外交是為了向華盛頓及其盟友反覆發出明確的資訊,即中國不會屈服或被嚇倒。

  按照西方的共識,中國或任何其他敢於在西方規定議程之外行動的國家都是威脅或潛在威脅。然而,過去即使中國的經濟財富在改革開放後不斷上升,中國本身並沒有被視為“威脅”,因為北京的經濟崛起推動了亞洲,進而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甚至緩解了2008年因為歐美市場崩潰而導致的大衰退。

  因此,中國不僅是一個政治參與者,而且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參與者。

  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放棄中國只對商業而不對其他任何事物感興趣的想法。這種對中國的刻板看法助長了美國利用其世界主導地位實現其他“崇高目標”如“恢復民主”和“捍衛人權”的觀念。貶低中國、誇讚美國不僅是本質上的種族主義,而且完全是錯誤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46 字。

轉載請註明: 西班牙媒體:“中國不需要透過侵略他國來獲得政治地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