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快評 | 果然,這是場“虛偽+煽動”會談……

參考訊息網3月17日報道(文/凡凡) 美日外長和防長“2+2”會談昨日(16日)已經結束,果然如一些外媒先前預測,美日在會談,“主角”卻是中國。一系列涉華表態,留下的恐怕是久久不能消散的“臭味”。

本次會談有三大特點:

一是時間微妙。本次會談以及17日舉行的美韓“2+2”會談,都在18日至19日將在阿拉斯加舉行中美“2+2”高層戰略對話之前、3月12日舉行的美日印澳影片峰會之後。時間如此靠近,有外媒和專家認為,美方顯然是想先拉盟友,敦促後者亦步亦趨,從而增加對華戰略要價的籌碼。

二是“價值觀”外交回歸。重視聯盟、重啟“價值觀”外交被廣泛認為是拜登政府上臺後美國外交的轉變方向和應對中國的方式。昨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致開幕辭時就強調美國與盟國“面臨中國挑戰”,因而要致力於與盟國和地區國家合作,支援他們在所謂“人權、民主、法治等方面的共同價值觀”。

三是對華強硬升級。“中國行為與現有國際秩序不符,帶來了政治、經濟、軍事和技術方面的挑戰。”“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體系。”美日“2+2”會談並非首次,往往也都會發表明裡暗裡針對中國的表態,但主要火力點還是集中在釣魚島、東海等日本更為關注的議題上,而本次會談全面攻擊中國,會談聯合宣告幾乎一半內容都針對中國,還扯上香港、新疆、臺灣等議題,顯然是美國拉著日本在對華強硬上又往前走了一步。

“美日搞交流合作應有助於增進地區國家間的相互理解與信任,有利於地區國家間團結合作以及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不應針對第三方或損害第三方利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表態,本著大局出發,顧及的是東亞地區涉及各國人民福祉的和平穩定利益。但顯然,美日會談與這種善意存在太多“溫差”。

這種“溫差”背後,是虛偽在作祟。比如,美政客口口聲聲捍衛人權,卻對國內在疫情中飽受區別對待的少數族裔權利視而不見,對在得克薩斯州寒潮中凍死餓死的居民充耳不聞。他們動輒拿新疆議題說事,攻擊中國去極端化和反恐措施,根本就不在意新疆人民抵制恐怖主義威脅、擁抱正常生活的呼聲和期待,甚至還揮舞制裁大棒,傷害包括棉農在內的一大批新疆人民的切身利益。這是在維護人權?

另一方面,虛偽更顯而易見。美方本次在會談中又拿南海說事,否定中國權利主張。而事實是,美方不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卻以“公約衛士”自居,一方面自詡中立客觀,另一方面公然在南海議題上站隊,鼓動相關國家對抗中國。美方還一邊公開支援“南海非軍事化”,一邊屢屢派遣艦機到南海甚至中國島嶼附近“秀肌肉”。這不是虛偽?

此外,美日宣告指責中國新海警法更是毫無道理。中國近期實施的新海警法,規定海警兼具行政執法力量和武裝力量的雙重屬性,這一做法明明被許多國家,比如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相關法律廣為採用。比如美國海岸警衛隊可以交由海軍指揮,甚至還可以派遣船隻參與美海軍的南海行動。中國剛開始頒佈類似法規就引發美日“跳腳”,被指責“引發地區緊張局勢升級”。果真是“我可以,你不可以”。

“虛偽”是為“煽動”。眾所周知,由於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國優先”和單邊主義路線,與盟友裂痕逐漸加深加大,也客觀上削弱了美國的國際影響力。而拜登政府上臺後,同樣將中國視為最大競爭對手,又自感中美實力差距縮小,因此更加賣力地拉攏盟友,借力對抗中國。對美方政客而言,渲染“中國威脅”,挑起亞太盟友反華情緒,使之向美靠攏,當然是條“捷徑”。因此,美日這場會談,占主導地位的是美國最關心的議程。順帶著,美國還在南海問題上攻擊中國,也是要呼應南海周邊某些國家的權利主張和野心,煽動後者進行更多挑戰國際法、損害中國合法權益的冒險行動。

這場“虛偽+煽動”會談,是美方政客在亞太破壞理解、信任與合作的又一次嘗試,圖謀讓各國的發展和繁榮利益服從於美國利益,但凡頭腦清醒的人都能看到這一點。這種圖謀,顯然無視了疫情下各國尋求合作、重振經濟的最大利益,低估了亞太各國與中國擁有巨大共同發展和安全利益的分量,更高估了美國一呼百應的能力。中國的繁榮被很多亞太國家視為重振經濟的希望,美國政客再造勢也抹不掉這一點,當然也嚇不退中國。

來源:參考訊息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90 字。

轉載請註明: 參考快評 | 果然,這是場“虛偽+煽動”會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