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鄂西南,滿目蒼翠。汽車在綿延的盤山公路上顛簸,放眼望去,除了群山還是群山。從恩施市人武部到天落水村,498道彎,對常人是一種煎熬,但對董高卻是揮之不去的鄉愁。
幾個月前,他遠赴1800多公里之外的大西北任職。離開家鄉時,董高把曾經走過無數次的山路重走一遍。13年扶貧路,13年家鄉情,董高的扶貧往事總是和“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董高向鄉親們講解培訓果樹種植技術
心路
命運之力有時變幻莫測。1993年,董高應徵入伍。那時的他,想法很簡單,就是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好好幹一番事業。他在部隊當兵、考學、提幹。從戰士到軍官,職務越來越高,回家願望也愈發濃烈。
2017年,命運顯示了它神秘的力量:在扶貧一線奮戰了整整10年的董高,主動要求把自己的對口扶貧村,從條件相對較好的新塘鄉換到當時條件更差、位置更偏、任務更重的紅土鄉。
董高的“自討苦吃”,很多人不理解,紛紛勸他考慮清楚再決定,可董高心裡清楚著。
他,父母老來得的“么兒”。從記事起,父母就沒日沒夜幹活,一家人還是難以飽腹。東家一碗苞米飯、西家一件布衣裳,擠出學費讓他讀書。參軍了,放鞭炮,戴紅花,鄉親們送了一程。
“小時候,鄉親們沒嫌棄我家窮,牙縫裡擠出錢來供我上學,現在我又咋個能嫌棄他們?!”
初到紅土鄉,董高想起了兒時院壩上的屋場會,他決定以這種面對面的方式把村民的狀況摸清楚。一位鄉幹部給他提了個醒:“面對面恐怕不行,過去村裡開會,有人當場把桌子掀了。”
“向貧窮宣戰,怕和躲不是個辦法。你得讓大家把心裡話說出來,才能把問題解決好。”董高與紅土鄉黨委書記張濤商量,將第一次屋場會地點選在幹群矛盾最突出的天落水村鐵廠壩組。“一不能罵人,二不能動手,三要有話敞開說。”會議開始前,董高“約法三章”,喧囂的會場頓時靜了下來。“靠著河邊沒水吃,趕場要翻三座山”“要我們種茶葉,種了又賣不出!” ……
一次次屋場交心、一次次圍爐夜話,一次次鄭重承諾,村民的心焐熱了!
但董高卻高興不起來,一筆筆窮賬,灼燒著他的心:全鄉有貧困人口5766人,靠田吃飯,靠天種田,人均年收入不到3500元。比貧窮更讓人揪心的,是村民觀念陳舊,脫貧信心不足。
董高為群眾發放樹苗
“幹部幹、群眾看”“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是當年一些村民的真實反映。“要讓村民擺脫眼前的大山,首先要走出心裡的大山。”董高決定,扶貧先扶志,抓住每次屋場會機會,講大山之外的脫貧勵志故事,告訴村民“黨的政策不養懶漢”的道理,改變從此開始發生。
誰也沒想到,曾經一蹶不振的張岸鋒還能東山再起。
那一年,自幼殘疾的張岸鋒生意失敗、妻子出走,生活陷入困境,對生活失去信心,一度破罐子破摔,靠政府救濟過日子。“你有一雙手,沒有過不去的坎。”董高聽說後主動找上門來,像大哥一樣關心他、開導他。一次,董高透過實地調研發現,張岸鋒家緊鄰優質水源,隨即主動幫他聯絡無息貸款10萬元,並請來專家指導他搞起石蛙養殖,經過幫扶,張岸鋒的養殖越做越大,年收入達20多萬元,逐漸重拾生活信心,還透過股權分紅為12個貧困家庭帶來收益。
修路
和很多扶貧幹部一樣,董高的扶貧之路也是從修路開始的。
在紅土鄉採訪,當地村民見到扶貧幹部,總會主動上前打個招呼,有的還拉到家裡喝茶。和之前想象的幹群矛盾突出不一樣的是,這裡的老百姓有種發自內心的信任感。改變從何而來?
董高略加思索答:“改變源自承諾。”脫貧攻堅,老百姓最怕的就是幹部打空頭支票,口號喊得震天響,雷聲大、雨點小,最後挫傷的不僅僅是與群眾的感情,更是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
怎麼讓百姓看到希望,建立信心,董高首先選擇了修路。
那一年,時任恩施軍分割槽扶貧工作隊隊長的董高前往燕兒坡村扶貧。5公里的出村路,走出去要3個多小時。幾近垂直的懸崖和茫茫大山,無情阻隔了人們與外界的聯絡。因為路,高山蔬菜、富硒茶葉也運不出去,村民賣豬,豬價還抵不上僱人抬豬下山的工錢。修通這條路,成了祖祖輩輩的夢想。山裡的鄉親們,也曾為打通這條路,在懸崖峭壁腰繫繩索,苦戰3年,但未成功。
董高解救被洪水圍困的群眾
打報告、找專案、籌資金。2008年,在董高的積極協調下,路修通了,村民進出方便了。
可是沒多久,突如其來的洪水沖毀了新修的路。村幹部怕給部隊添麻煩,沒把訊息告訴董高。誰料第二天,董高風塵僕僕主動找上門來。他說:“路一定要通,可以承受失敗,但我絕不放棄。”
董高勘察董家河大橋修建地址
很快,路再次修通,這一次不僅通到了老百姓的家門口,更通到了鄉親們的心坎裡。
9年後,董高回到自己的家鄉紅土鄉扶貧。修路再次成為叩開老百姓致富大門的頭等大事。
董家河,紅土鄉和新塘鄉的分界河,兩地村民往來靠一座簡易木橋。河裡一漲水,鄉親們只能涉水或繞道而行。多年來,累計有20多人在涉水過河時不幸溺亡……對修橋,群眾期望很高。
大夥的心願,董高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申報專案、檢視選址、協調土地,他馬不停蹄全力推進。幾天後,一個由恩施市人武部牽頭,運管局、公路局、食藥監局參與的“131”攻堅隊應運而生。2018年8月,大橋正式破土動工。
可沒多久,這項民心工程被迫停工。大橋引橋部分要佔用鄰鄉道路,對方阻止施工,反覆協商就是談不攏。董高走上前去擺事實、講道理、敘鄉情,半個小時下來,可對方還是“油鹽不進”。情急之下,他站到正在施工的挖掘機前,“事可以好好談,但鄉親們期盼的事絕不能耽誤!”
董高的硬氣,最終使對方和解。不到一年,一座新橋橫跨董家河兩岸。村民特意在橋頭豎起紀念碑,取名為“軍民連心橋”。人們記住了“131”,董高也因此被親切喚作“131”部長。
探路
1988年,年僅14歲的董高,記住了一個名叫“131”的代號。
30多年前,恩施軍分割槽發起了“一個專武幹部帶三個民兵幫助一個特困戶脫貧”的“131”扶貧工程,使深居巖洞的“山頂洞人”喜遷新居,3000多住茅草棚的貧困戶住上了磚瓦房,數萬貧困戶吃飯問題得到解決,被國家扶貧辦譽為“將黨的富民政策傳遞到千家萬戶的成功創舉”。
然而,時代在變,任何一件事物都要接受時代的拷問,“131”也不例外。
近些年,隨著形勢不斷髮展變化,如今強調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統籌下開展工作的大背景下,“131”扶貧模式的優勢在逐步弱化,昔日“光環”似乎也在慢慢褪去,“131”何去何從?
“不能讓‘131’旗幟在咱手裡倒了。”經考察論證,董高探索了“1個人武部牽頭3個地方單位組成扶貧隊定點幫扶1個貧困村”的新“131”扶貧模式,將幫扶物件由單個特困戶拓展為整個扶貧村、幫扶力量由人武部孤軍奮戰調整為軍地“聯合作戰”,“131”開始釋放新活力。
天落水村海拔高,過去,高山村民吃水只能靠“望天落水”,碰上旱季,還得下山挑水喝,來回一趟就得兩三個小時。靠天吃水,成了“天落水”村的由來。老人說,這是天落水村的命。
但董高不信命,他帶領工作隊深入山林,三探地處絕壁的鷹嘴崖,幾經周折,終於找到充沛安全的泉眼。沒有資金,他協調幾個地方單位籌措1100多萬資金建水廠、鋪管道。當一汪甘甜清冽的自來水通到村民家裡,祖祖輩輩挑水喝的他們開始相信,這個部長不忽悠,說話真算數。
董高到天落水村和村民一起打年貨
雲霧繚繞、山色如黛,吊腳樓依山傍水、古樸雅緻,與山水田園融為一體,彷彿人間仙境。
這不是網紅旅遊地,而是深度貧困的武陵山區——天落水村馬弓壩組。“不能守著金山喝稀飯,馬弓壩組可以搞旅遊開發,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董高帶著“131”開啟探尋之路。
要開發,先保護。他們爭取到鄉村振興資金300萬元,啟動實施馬弓壩古村落保護專案。“要吸引遊客,路要修、設施要改善、宣傳也要跟上……”專案剛啟動,董高又有了新的計劃。
在紅土鄉,村民們最盼的是致富產業。可長期以來,地偏路遠讓有實力的企業望而卻步。
紅土茶雖好,可也怕巷子深。一斤茶葉的收購價,在村裡和恩施市差價可達10倍以上,茶葉產業長期處於“有產業無產值”的狀況。
董高走訪慰問貧困戶
進茶園、訪茶農、問茶經,董高和工作隊員指導村民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鑽天打洞”四處打聽,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建茶廠,就地收購村民茶葉,大大拓寬了村民增收門路。
“131”像一縷春風,拂過之處皆是希望。一項項致富專案接連落地,一件件好事接連辦成,村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董高的新“131”扶貧模式也在全州推廣,幫助15個重點貧困村的4000餘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因扶貧成效突出,2019年董高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 (文/圖/影片 田國松 何武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