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中國公民在越南隔離場所感染新冠病毒,病情基本穩定

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瞭解到,4月28日以來,在越南考察的中國公民曹某某、熊某某、劉某某、何某某、李某某經憑祥友誼關口岸回國,入關時陸續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廣西高度重視,全力組織開展救治,目前5名確診病例病情基本穩定。

5名中國公民在越南隔離場所感染新冠病毒,病情基本穩定

資料圖 新華社發 圖文無關

據瞭解,上述5名感染者均是憑祥海關在對入境人員開展新冠肺炎檢測過程中發現,經廣西壯族自治區疾控中心複核檢測予以確認。入境後全程閉環管理,未造成本地人員感染。流行病學調查顯示,5人4月9日從憑祥友誼關口岸出境前往越南安沛省,被安排在當地一家隔離酒店隔離,4月22日取樣核酸檢測陰性,4月23日解除隔離。5名感染者的發病時間符合在越南感染的潛伏期特徵。新冠病毒基因組測序和比對分析顯示,5名感染者的病毒進化分支為B.1.617.2,屬於印度流行的變異株。流調發現,5名感染者在越南隔離期間居住的酒店同期也入住有印度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延伸閱讀

鍾南山院士接受央視總檯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疫情遠遠沒有結束,很嚴重的病毒變異可能影響疫苗效果和藥物研發。鍾南山說只靠預防應對疫情已遠遠不夠:“下一步的關鍵就是透過廣泛接種疫苗,建立群體免疫。接種越早,建立群體免疫越早,病毒的變異就越少。這對我們中國來說是非常急迫的。”

各國如何攜手讓新冠成為最後一個大流行?鍾南山回應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大流行防範和應對獨立小組”釋出報告,對全球新冠疫情應對工作進行評估。

歷經8個月的合作,這份報告對終結新冠疫情、防範未來可能發生的大流行提出成立全球健康威脅理事會等多項建議。這份報告是如何形成的?各國應該如何攜手讓新冠成為最後一個大流行?新華社對該小組專家成員鍾南山院士進行了專訪。

從區域性暴發到全球危機 兩個關鍵預防環節要重視

問:回顧新冠疫情,報告做出了哪些重要評估?

答:2020年7月,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成立一個獨立小組,對該組織領導下的全球新冠疫情應對工作進行評估。

專家組在5月12日釋出了82頁的主報告。這份主報告透過整理證據,針對大流行防範與應對的每一個關鍵環節,都指出了存在的差距和可能的解決方案。

專家組的主報告重點提出,根據新冠疫情全球暴發的過程,要重視兩個關鍵的重要預防環節,一是從區域性暴發發展為全球流行,二是從全球流行發展到全球健康及社會經濟危機。

在第一個階段,從區域性流行發展為全球流行,儘管中國在早期已向世界衛生組織及時通報疫情、並在國內採用了強力封城及群防群控措施,而且WHO在1月30日發出PHEIC(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警告,但多數國家採取了“等等再看”的觀望政策,並未迅速採取有力行動,等到真正在本國暴發了才開始關注,為時已晚。

在第二個階段,從全球流行發展到全球健康及社會經濟危機,全球缺乏協調有力的應對體系,國際緊張的形勢阻礙了多國協作的統一行動,有的國家制定政策不是根據科學,沒有正視並解決國記憶體在的、由於疫情進一步加重的不公平狀態,這些都加重了對低收入國家、弱勢人群及貧困家庭的危害。

8個月密切合作 13位專家成員為未來提供指導

問:作為呼吸領域的知名專家,您如何看待這次世所罕見的新冠疫情大流行?報告由13位不同國家的專家成員完成,如何確保在實證性、獨立性方面達成一致?

答:新冠大流行本是一場可以預防的災難,這就是“大流行防範和應對獨立小組(Independent Panel for Pandemic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IPPPR)”亟須成立的原因。我作為參加該小組的獨立專家之一,和其他所有12位專家成員都意識到,我們的任務前所未有的重要,即透過實證的、獨立的和綜合的回顧為未來提供基於證據的指導。

作為一名呼吸科醫生,2003年SARS疫情尚未從記憶中消失,今天,我又懷著深深的悲痛目睹了數百萬生命因新冠大流行死亡。世界未能從過往中學習,也沒有為大流行做好準備,這令人深感受挫。新冠疫情的影響是毀滅性的。我們必須從這次危機中學習,同時立即採取行動。

專家組有一個清晰的目標,那就是吸取教訓並且為未來提出建議。透過8個月的密切合作,透過大量的視訊會議、訪談、系統綜述和研究,儘管在我們成員中有時存在分歧,但大家基於客觀事實,透過充分討論,在許多問題上達成了一致。

17000名醫護人員獻出生命 疫苗仍未得到公平分配

問:在應對新冠疫情中,如何看待各國所採取的遏制傳播的策略?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研發疫苗,在疫苗接種方面我們面臨怎樣的挑戰?

答:在主報告中也充分肯定了以下的事實:

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各國的醫護人員體現了忠於職守的敬業精神,至少17000人在抗疫中獻出了生命;

部分國家透過採取強有力的遏制傳播策略(aggressive containment strategy),成功應對了新冠疫情傳播。他們吸取歷史上疫情的教訓,尊重科學,重視及時分類和轉運病例,追蹤密切接觸者,確保隔離措施及裝置,資訊透明及持續,以及調動基層醫護工作者的作用,從社會及經濟上提供充分支援;

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研發疫苗,使群眾在預防新冠病毒傳播中受益。

透過廣泛的疫苗接種從而建立群體免疫是當前控制疫情的重要環節。但是,當前疫苗並沒有得到公平的分配,主報告要求疫苗應成為全球的公共產品,應該立即採取的行動是:高收入國家應當為COVAX(新冠疫苗實施計劃)和ACT-A(獲取COVID-19工具加速計劃)做出貢獻,幫助資源不足的國家;要求疫苗生產國提供疫苗的許可證及技術轉讓等,使得中低收入的國家都能獲得接種疫苗的機會;確保足量和公平的疫苗供應。

成立全球健康威脅理事會 防範未來的大流行需要各國合作

問:新冠疫情還在不少國家肆虐,對於防範未來可能發生的大流行,報告給出哪些新的建議?

答:除了立即行動外,為保證未來我們能成功應對下次大流行,專家組提出了應當實施的長期建議,包括:提高大流行防範與應對的政治領導力、提高疫情防範的全球籌資和投資、改進監測和預警系統、建立一個工具和供應的平臺。

我想特別強調成立全球健康威脅理事會(Global Health Threats Council)的建議,只有得到最高級別政治領導的關注,才能確保“大流行的準備和應對”能夠在未來得到落實及持續,而不會被遺忘或忽略。

這個主報告是客觀的、科學的。但要將主報告的建議轉化為實際的行動,需要全世界各國的統一行動。

當前新冠疫情還在世界上不少國家肆虐,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建立全球性的、高層次的抗疫領導機構,對疫情防控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援,建立全球性疫苗公平分配計劃,賦予WHO更高的行動權力,行動起來,爭取在相對短期內控制疫情的發展,達到“大流行防範和應對獨立小組”提出的目標:“讓新冠成為人類最後一個暴發的大流行”。

“一隅不安,舉世皆危”——除非所有人都安全,否則沒有人是安全的。

(原標題:5名中國公民在越南隔離場所感染新冠病毒)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新華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59 字。

轉載請註明: 5名中國公民在越南隔離場所感染新冠病毒,病情基本穩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