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中被爆出車輛的懸掛可能存在問題,多起相關的碰撞事件發生,之後是企業與車主之間反覆博弈,最終進行召回;
老車主買車之後,新款增配不變價推出,引發車主不滿,企業與車主反覆博弈;
車輛座椅中疑似存在水銀,引發業界關注,並在後續的相關媒體拆解車輛過程中發現生鏽現象;
新款車型上市之後,銷量與訂單量雙雙提升,但新車主卻發現,自己的車輛在中高速行駛時,會發生髮電機的"嘯叫"現象。
上述,是2020年到2021年的一些關鍵節點,理想汽車在這段經歷之中,完成了美股IPO、完成了銷量的不斷提升、完成了新老款車型的切換、完成了輔助駕駛方面的技術提升,以及眼前可見的新款推出後,不斷重新整理誕生以來的單月銷量紀錄。
網路上有一句話叫"越罵越火",可以用來形容如今的特斯拉、可以用來形容前幾年的大眾汽車、可以形容新勢力裡的理想汽車。"越罵越火"當然不可能是一種持續現象,但因為汽車行業的底層邏輯與規律,短時間內是無法驗證這個話題的,需要未來的中長期才能得到相對準確的結果。
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理想汽車,聊聊它的未來會是什麼,因為最新的一個關鍵節點即將到來-理想汽車即將完成港股上市。
所有人都在聊這個話題,理想缺不缺錢?已在美股IPO的企業迴歸港股上市,為了什麼,這樣的話題已經有過非常多的討論與結果。造車新勢力是否缺錢?當然是必然,只是缺錢的額度與程度不同。
在初創公司的發展前期,缺錢是永遠的話題,隨著中後期造血能力的提升,缺錢話題的頻率會變低。諸如,2018年時,特斯拉曾處在破產邊緣,股票跌破300美元,市值跌破500億美元,未償還債務為94億美元,12億美元將在2019年到期。
2019年的蔚來汽車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2019年四季度財報公佈後,李斌在財報電話會上坦承:公司的現金流已撐不過12個月。後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合肥最終給予了蔚來新能量,蔚來現在的勢頭一天比一天猛。
理想汽車是否缺錢這個話題,放在2018年賬面只有9個億的時候,當然是缺錢缺爆了,研發、工廠、使用者,近乎所有的事兒都要花出更多的錢,但現實是,上百家投資機構誰並沒有投資意向。再到如今港股上市之前的理想汽車,即便不聊市值,賬面+等值現金在290億元人民幣左右,還有8000臺+的月銷量,流水、現金儲備等都不是急切問題。
理想汽車之所以2021年回到港股,核心原因至少不是此前大多數新勢力的IPO理由-需要錢來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
所以,在尋求理想汽車為何要進入港股時候,至少從缺錢這個角度是不太妥當的。或者說,它所缺的並不是眼前的短錢,而是先佔據位置,讓自己有下一步拿到投資的機會。
疫情、滴滴,小鵬搶跑,都是理想港股的催化劑已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迴流港股/A股,這已經是2018年開始的一種新趨勢。2018年起,國際局勢中"全球化"原本的邏輯在經歷不斷的波動,美國越來越多的開始對其他國家的企業進行挾制。彼時,諸多股票開始尋求在美股之外尋找另一著陸點,增強抗風險能力。
2020年,疫情開始,美股發生熔斷,之後"不斷髮錢"刺激消費、刺激資本市場、刺激金融,經營環境不再像此前那麼友善、資本市場的經營邏輯愈發混亂之下,已然有一系列明星中概股(移動、電信、中芯國際等)退出美股。
另外,眼前的2021年滴滴突發IPO,趕在特殊的時間節點、此前已被多部門提醒,如今被七部委進駐審查之後。SEC對於美股中的中概股束縛在越來越大,對提交IPO申請的審查越來越嚴、敏感資料的提交越來越多,同時,因為國際關係之中的不確定性,投資者對於"為哪個國家掙錢"這件事越來越敏感。簡言之,中概股在美股的資本預期越來越多,能籌集的錢充滿不確定性、能否IPO成功充滿不確定性、對企業自身的影響也充滿不確定性。
眼前,根據公開資訊顯示,中概股在美股待上市的企業有43家。其中,哈囉出行、喜馬拉雅、Keep等企業,已傳出取消或暫停美股IPO的計劃。
從這個角度來看,理想汽車的新募資著陸點,更多需要依託於港股/A股,並且從現實來看,登陸港股的意義,大機率是尋求迴歸A股。
因為,港股對於製造業的態度,一向是"低估"。A股,是目前中國製造業更好的存在空間。但,A股的硬性要求,遠非一眾造車新勢力所能達到的,並且因為2020年的A股熱,如今A股的准入監管也在進一步加強,對於實力不足的企業,約束不斷增加。
所以,有一種車企已經開始了這一類的搶跑拓展,小鵬汽車。引用小鵬汽車港股上市儀式中副董事長、總裁顧宏釋放的那句訊號"回港上市的一個目標就是和A股打通,時機成熟會考慮迴歸A股。"
港股的名額中,不那麼缺錢的小鵬汽車已經拿到第一個汽車類的位置,8月12日的理想汽車預計會是第二個,至於第三個,應該是更穩的蔚來汽車。
但,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跟蔚來不同,在港股上市和即將完成上市的它們,頭上的帽子是雙重上市(美股/港股),而非美股之後的"二次上市"。港交所對二次上市的硬性要求是"需在合資格交易所擁有至少兩個完整會計年度合規記錄",蔚來可以在港股二次上市,但小鵬和理想只能雙重上市。
兩者的區別是,小鵬、理想的股票不可跨市場流通,於是,產生差價,蔚來如果完成港股上市,則可以流通。同時,二次上市相比雙重上市,能帶來更多的豁免和優待政策。
當然,對於蔚來、小鵬、理想而言,它們都尋求的,是登陸港股可以被納入港股通名單,可引入A股投資者,提升股票流動性,且也有利於日後回A股,甚至是實現資本層面的最優解"三地上市"。
於是,理想汽車已經有了強行匹配小鵬、蔚來的需求對於中國智慧汽車製造業務而言,A股,是它們的預期高點,但,因為門檻和監管等多方面原因,准入不易。伴隨著蔚來汽車(2021年3月)最先遞交上市申請,隨著小鵬完成上市,理想汽車從資本層面的客觀環境上,需要對港股上市進行匹配。
另外,從企業的發展經歷與佈局來看,理想汽車也有著必須匹配蔚來、小鵬的硬性要求。
發展經歷與企業佈局方面,儘管理想汽車目前在市場中剛剛重新整理了7月新車交付量紀錄,突破了8000臺,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它的銷量成績,是建立在與行業形成差異化搶跑而來,未來的預期不確定性較大。
核心原因在於,增程式混合動力(或理想曾經變更過定義的PHEV動力)正在逐漸從市場寵兒,轉向邊緣化。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車銷量中,PHEV的銷量份額正在不斷邊緣化,消費者層面不夠認可;另一方面,隨著路線2.0的確定,政策中對純電動車型/插電混動車型的比例制定,已經以純電動車型佔50%以上份額被牢牢確定,理想ONE的增程式混動單一紅利,沒有完成規模效應,對於資本市場而言,抗風險能力低。
這又要回到一個此前已經談及無數次的話題"理想的天花板很明顯,在沒有過多技術儲備/資金/架構時,它什麼時候選擇進軍純電動、怎麼造,都決定下一步的發展。"儘管在此前的公開報道中,已經有訊息顯示理想汽車開始了純電動車型的研發,並計劃繼續推出尺寸更大的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型等,但在產品尚未落地之前,誰都沒辦法給它一個相對準確的可預期結論。
同時,增程式技術和新電動車技術共同研發創新,意味著,理想汽車儘管一直以來以"省錢"著稱,但它需要的錢、新投資等,都要比蔚來、小鵬更大,這就是差異化搶跑必須要交的學費。
結合港股上市、未來潛力有限、企業發展規劃需要調整,這一切因素,再把目光回到理想汽車本身。它的解決方案該是什麼?
解決方案的確定,要結合理想汽車內部構成來看。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理想汽車目前的股權結構比同類車企來說很單一,並且隨著理想汽車登陸港股,背後的股權結構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港股上市之前,李想持股為19.7%,擁有71%投票權;王興名下持股21.6%,7.8%投票權(個人持股7.4%,有2.7%的投票權)。
而根據招股書,在香港發行後,李想個人將持有1.09億股一股一票的A類普通股、3.56億股一股十票的B類普通股,持股量佔已發行股份的22.63%、投票權比重為69.59%。美團繼續作為大股東,在美團和美團控股股東王興的共同持股下,香港發行後的持股份額將合計23.08%,全部為一股一票的A類普通股。
李想主導理想汽車,王興及身後的美團系即作為重要支援方也作為收益最大方。本質上,投資已成為其新利潤的主要貢獻點。
2020年的美團財報中,美團全年盈利43億元,同比增61.6%,收入端則首次破千億,在疫情之下表現出色。其主營業務-外賣層面,表現穩定,經營利潤8.82億元,收入215.38億元,疫情壓力之下,反而成為一定利好。但,在第三季度財報釋出時,美團的市值卻蒸發超1000億元,核心原因在於此前的估值較高,有一定水分,另一原因則在於,美團的利潤很大層面上來自於對外投資,比如投資理想。第三季度財報釋出時,美團的經營溢利由2019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幣14億元增加至人民幣67億元,其中包括投資於上市實體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人民幣58億元。
主營業務的利潤,遠低於對外投資的相應收益。眼前,伴隨著《關於落實網路餐飲平臺責任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落地,增加社保等勞動關係的變化,將直接提升美團的整體成本。
按照估算來看,在2019年剛剛實現盈利的美團,其業務利潤無法覆蓋目前的新政落地支出。簡言之,相比理想汽車來說,美團更缺錢。
寫在最後:理想汽車缺視窗期、理想汽車相對比較缺錢,理想汽車的股東美團則更缺錢,這是眼前的核心現狀。上述幾點,都能比較好的展示理想汽車目前的局面,它的港股上市,和蔚來、小鵬的局面不同,它面臨的壓力更大。
不僅是美股未來資本預期與潛力的壓力,更是因為產品結構單一、股權結構單一,必須要進行的擴容。
很顯然的一點是,理想汽車的未來發展相比蔚來/小鵬等,有著更多需要完成的挑戰和壓力。並且,因為其單一性和抗風險能力,在港股之中的預期,無法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