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燕雪峰 韓耀亭
2021年,黃河平穩度過了伏汛,秋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呼嘯而至,攜編號洪水,創歷史記錄,重新整理了黃河河口自1989年以來的最大流量記錄。10月5日中午12時,利津水文站流量達到5110立方米/秒,水位12.33米,距離警戒水位僅0.21米,而且水位仍有上漲的趨勢。
秋氣蕭森,驟雨徘徊,黃河咆哮。為了大河安瀾、人民無恙,黃河河口管理局全體職工放棄國慶休假,枕戈待旦、抗洪搶險,以主動“下沉”詮釋擔當本色,以鏗鏘“堅守”詮釋黃河精神,讓黨徽在浪尖上閃耀。
老驥伏櫪志在河安
“到了那兒,一定要注意安全!”10月2日晚上11時,從東營去往利津丁家控導的路上,黃河河口管理局三位“60”後老黨員、搶險專家在車裡討論解決方案間隙,黃河河口管理局總工李士國囑咐大家。
汛情發生以來,為了支援基層抗洪搶險,黃河河口管理局黨組決定選派以黨員為主體的機關幹部“下沉”一線,參與基層段所值班值守、巡堤查險。其中,李士國與黃河河口管理局供水局副局長劉金友、黃河河口管理局搶險隊隊長王維文三人的“下沉”地點是丁家控導工程。
2日凌晨20分左右,他們到達目的地,開始瞭解控導堤頂漫水的情況,進一步商討應急方案。伐柳改變溜勢還是拋石改變溜勢?是先砍樹還是先拋石?器械裝置怎麼配合?人員如何排程?三個老頭兒無形中組建了一個露天指揮部,指導縣局段所開展搶修行動,他們時刻關注著水位漲幅,在幾個需要重點防護的壩頭間來回巡查,跑到可能發生坍塌的工程檢視水情工情。“坐下歇歇吧!”“去車裡休息一會兒吧!”……此時此刻,他們好像對“休息”有天然的防禦屏障。
深夜裡,涼風聚起,氣溫下降到16℃,透著陣陣寒意。“金友局長不放心啊,他得守著砍那幾棵救命樹!”王維文說。三人都在現場堅守。時間一分一秒劃過蒼穹,一彎蛾眉紅月漸漸退隱身姿,遙遠的天邊泛起了魚肚白,三個老頭兒相互看了看對方,露出會心的微笑。
10月3日上午11時,堤頂漫水的風險正式解除,不知疲倦的“老馬”,終於鬆了一口氣。
“戰”罷高原再“戰”河口
水情就是命令。得知管理局選派機關幹部“下沉”一線的訊息後,剛結束援藏幫扶任務、正處於休假期間的劉建偉,主動請纓,奔赴一線,參與巡防值守。
一年前,青年黨員劉建偉主動申請援藏,到西藏自治區防汛機動搶險隊工作。援藏期間,他先後到山南、林芝、日喀則和拉薩市基層開展調研,撰寫關於河湖長工作及險情監測體系建立情況的調研報告,為搶險隊“十四五”規劃提出了具有指導性的思路和建議;發揮專業技術特長,主動承擔電腦網路運維工作,為工作隊安裝VPN客戶端和除錯OA辦公系統,提升了辦公資訊化水平;他還牽頭起草了《西藏自治區防汛抗旱物資分倉庫及其所儲備防汛抗旱物資管理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一年後,他圓滿完成援藏任務歸來。
在這次迎戰黃河秋汛洪水中,劉建偉又是一馬當先、深入艱苦一線,暫別家中妻兒,駐守麻灣險工。在完成管理段統一安排的巡堤查險和日常值守等工作任務後,為了保障遊客人身安全,他主動承擔管理段所轄河道景區勸導遊客的工作任務,3日內共勸離遊客90餘人。
“大鵬”一日同風起
為防汛搶險提供後勤保障的人員,也一直在崗位堅守。
汽車駕駛員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工作崗位,但是平凡的崗位需要不平凡的堅守。管理局駕駛員史寶鵬常說一句話:“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命令和生命,是他始終精心守護的沃土。
10月2日那晚馳援利津,值班司機史寶鵬載著專家開車一個多小時到達丁家控導,他和三位搶險專家一樣幾乎整夜未眠,守候在一線。而當天他已經在外跑了一天,回到單位完成整備車輛大約是晚上10點半……次日清晨,他又接到工作任務,從丁家控導驅車70公里回到單位繼續工作,等再次從現場回到單位時,已經是晚上8點鐘。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雖然退伍多年,但是軍人本色我不敢丟,也不能丟。”誠如其所言,史寶鵬自工作以來,沒有發生一起交通安全責任事故,安全行駛已達70餘萬公里,他以“大鵬”般的意志和堅守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
“一身戎裝駐河防,不聞妻子家中忙。寒夜玉柔藏金屋,豈是炎黃好兒郎!”在夜間查險結束後,墾利義和管理段青年職工王躍霖如此感言。這是他參加工作以來,第一次駐守在黃河岸邊,也是第一次經歷如此緊張的黃河秋汛,他說:“段上的黨員衝鋒在前,我也不能落伍。”
夜色茫茫,大河滔滔,他們在一線、在崗位,在奮戰、在堅守。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