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尼泊爾大使侯豔琪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沒有什麼能干擾中尼合作大方向
上月底,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尼泊爾,這是去年7月尼新政府成立後中國外長首次訪尼。訪問期間,中尼雙方一致同意要加快共建“一帶一路”,中方願助力尼發揮自身人力資源、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態三大優勢,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加快自身發展振興。
就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訪尼情況與中尼“一帶一路”合作等話題,中國駐尼泊爾大使侯豔琪在近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中尼在“一帶一路”合作方面所具備的優勢是沒有其他國家可以替代的,相信沒有什麼能干擾兩國合作大方向。侯豔琪大使同時強調,尼泊爾應當成為各國友好合作的“示範園”,而非地緣博弈的“角力場”。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侯豔琪。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供圖。
環球時報: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訪問期間對尼方表示,中方將支援尼泊爾更加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並願加快推進雙方重點合作專案。您如何看待當前國際局勢下王國委出訪的意義?
侯豔琪:尼泊爾是中國的好鄰居、好朋友。兩國始終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守望相助、命運與共,樹立了大小國家平等相待、合作共贏的典範。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世紀罕見之大疫情交織疊加,國際形勢和國際格局加速向縱深演變,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新的挑戰。中尼兩國都面臨抗擊疫情、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此時訪問尼泊爾,充分體現了中方對友好鄰邦尼泊爾的重視與支援。
王國委在與尼外長卡德加會談時,明確闡述了中方對尼泊爾的三個支援,即支援尼泊爾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支援尼泊爾奉行獨立自主的內外政策,支援尼泊爾更加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這“三個支援”向尼方釋放了非常積極的訊號,那就是中國的友好政策面向尼所有黨派、全體人民,中方將繼續支援尼方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與尼方加強戰略溝通,深化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透過此訪,雙方再次重申尊重彼此國家利益和核心關切,一致同意要加快共建“一帶一路”,逐步構建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路,使喜馬拉雅山成為兩國友好合作的紐帶,推動兩國在醫療衛生、經貿、人文、互聯互通等領域的合作,助力尼疫後經濟恢復,幫助尼實現從“陸鎖國”向“陸聯國”的轉變。中尼兩國還將共同抵制單邊主義,反對強權政治。
總之,此次訪問鞏固了中尼傳統友好,增進了相互理解,深化了戰略互信,明確了重點合作方向和重要領域,推動兩國關係和各領域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
環球時報:過去幾年來,兩國共建“一帶一路”取得可喜進展,有力支援尼泊爾國家建設。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兩國務實合作取得了哪些成績?
侯豔琪:尼泊爾是中國在南亞建設“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兩國自2017年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以來,在互聯互通、經貿投資、基礎設施、人文交流等各領域合作均取得了積極進展,為尼經濟與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2021年,中尼貿易額達到19.77億美元,同比增長67%,其中尼泊爾對華出口增長63%。
中方在對尼合作中注重結合尼泊爾國情特點,助力尼泊爾發揮自身優勢,分享中國機遇,加快本國發展振興。比如說,尼泊爾地處內陸,道路條件差,對外聯通困難,這已成為尼國家發展的瓶頸問題。“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中方先後幫助尼完成建設了阿尼哥公路三期保通專案,加德滿都內環路改造一期、塔託帕尼邊檢站等一系列道路基礎設施專案。在中尼雙方共同努力下,雙方克服新冠疫情困難,使吉隆-熱索瓦口岸單向過貨效率逐步提升,目前每天通行14個集裝箱。這些專案大大改善了尼道路通行和物流狀況,為尼恢復和發展經濟提供了助力。
再比如,尼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民生設施相對落後。近年來,中方援建的杜巴中學修復、公務員醫院、多拉卡學校專案相繼竣工或完成中期驗收,辛杜巴爾喬克醫院、辛杜巴爾喬克學校等一批民生改善專案即將開工建設。中國援尼醫療隊十三批工作人員先後在尼醫院工作,為許多尼當地民眾解除了病痛,還培訓了一線醫生。這些合作直接服務於尼百姓,為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推動尼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據不完全統計,尼泊爾的水能蘊藏量達83000兆瓦,約佔世界水能蘊藏量的2.3%,是第二大內陸水資源國。充分利用清潔能源滿足自身需求並實現出口創匯,將成為尼泊爾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在中方支援下,上馬相迪A水電站、上崔樹裡3A水電站等一批水電專案相繼上馬,一批利用清潔能源的工業專案投入生產,這些不僅緩解尼電力短缺的問題,也為尼創造了大量就業,培養了眾多技術人才,為推動尼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環球時報:訪尼期間,王國委還以影片連線方式出席了博克拉國際機場工程竣工儀式。能否請您介紹一下中尼兩國空中互聯互通的有關情況?
侯豔琪:對尼泊爾這樣的內陸國來說,空運是同外界交往和吸引外國遊客訪尼的重要通道。目前尼泊爾唯一的國際機場加德滿都特里布文機場已經無法滿足其國際聯通的需要。中方高度重視尼方航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與尼方加強空中互聯互通,將其作為中尼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內容。
中國政府幫助尼建設的博克拉國際機場預計於2022年7月竣工。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供圖。
中國政府幫助尼建設的博克拉國際機場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專案於2017年7月開工,中方就此專案向尼方提供了軟貸款,既創造了兩國發展合作的新模式,也有力保障了專案的順利實施。機場建築安裝工程竣工後,還將進行後續除錯工作,預計於2022年7月整體竣工。據統計,該專案在實施過程中解決尼泊爾就業、培養尼工程技術人才近千人。博克拉是國際知名的旅遊城市,該機場今後發揮的交通運輸效應將不可估量。
中國企業還先後承建了特里布文國際機場跑道及平滑道改建專案以及佛祖國際機場升級改造專案,前者於2019年底竣工,比計劃提前了128天,後者於2021年底移交尼方。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尼三個國際機場的建設和升級改造工程,充分體現出我國在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優勢,成為尼空中對外聯通的最大貢獻者。此外,中尼兩國於2014年合資成立了喜馬拉雅航空公司,目前該公司已開通十餘條航線,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期間,承運尼所需大量防疫物資,對助力尼方戰勝疫情至關重要。
今後,中方將幫助尼進一步完善空中交通網路,促進尼航空運輸、旅遊等相關行業發展,推動兩國經貿合作和人員往來,為中尼“一帶一路”倡議下務實合作再添成果。
環球時報:此前有外媒報道稱,中尼跨境鐵路專案陷入“停滯狀態”,這一情況是否屬實?中尼“一帶一路”合作的難點在哪裡?
侯豔琪:建設中尼跨境鐵路是兩國領導人達成的互聯互通領域重要共識,也是兩國人民的熱切期盼。兩國鐵路部門就此進行了多次協調溝通,完成了預可研等準備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王毅國務委員訪尼期間,雙方簽署了中尼跨境鐵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專案技術援助方案,為下一步推進專案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也應看到,該專案需要穿越喜馬拉雅山脈,在不足200公里的路段落差超過1000米,還需解決沿途地質條件複雜、自然災害頻發等諸多技術難題。據初步測算,整條鐵路橋隧比超過90%,每公里造價約2億元人民幣。
此外,該專案和其他許多在尼基礎設施專案一樣,還面臨新冠疫情、徵地、拆遷、生態環境保護等一系列挑戰。希望中尼兩國主管部門加強溝通與協調,本著科學的精神,克服困難、久久為功。也希望尼方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加強政策穩定性和支援力度,推動跨境鐵路這樣大型的基礎設施專案切實落地,早日實現兩國人民共同的夢想。
環球時報:尼泊爾議會近期透過“千年挑戰計劃”協議(MCC),有觀點認為這是美國“印太戰略”的一部分。有外媒報道稱,這一計劃會和“一帶一路”倡議形成競爭,您對此怎麼看?兩者有何不同?
侯豔琪:正如我在前面介紹的,中尼兩國在公路、機場、電力、水利等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這得益於中國這個“基建狂魔”在技術、經驗和資金等方面的優勢,也得益於中尼兩國山水相連、地理相鄰的便利,更是因為中國人民對尼泊爾人民真誠無私、不附加任何條件地支援尼發展的友好感情。可以說,中尼在“一帶一路”合作方面所具備的優勢是沒有其他國家可以替代的。雖然目前受疫情、尼政局變化等因素影響,兩國務實合作的步伐有所減慢,但中國有句俗話,“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相信沒有什麼能干擾兩國合作大方向,尼泊爾人民已經並將繼續從“一帶一路”中受益。我對此充滿信心。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方對尼泊爾的支援,著眼於推動尼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尼泊爾人民生活水平,充分尊重尼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從不干涉尼內政,不與任何其他國家競爭,也不在尼搞地緣政治博弈。中方理解和尊重尼泊爾作為最不發達國家,需要利用各種資源發展自身經濟,樂見尼泊爾同各國友好相處,希望國際社會能為尼泊爾的國家發展提供更多真誠的支援,幫助尼方早日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尼泊爾應當成為各國友好合作的“示範園”,而非地緣博弈的“角力場”。
(原標題:“沒有什麼能干擾中尼合作大方向”)
來源: 環球網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