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天,本是種瓜點豆,欣欣向榮之際,也是汽車行業產量、銷量的旺季,誰知疫情突然來個回馬槍,各行各業同時也被按下了暫停鍵,汽車行業更是被黑暗籠罩,沒有足夠能力的車企更是雪上加霜,腳步只能停留在這個四月。
又一眾泰系品牌倒下
4月19日,有知情人士透露,漢騰汽車內部通知,公司要在本月25日之前完成破產重組,而漢騰汽車一期工廠也將低價出售給長城汽車。
對於這個訊息,長城汽車並沒有確定,只是內部人士回應稱,目前他們還沒有收到相關資訊。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長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專案正式落戶江西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同時漢騰汽車二期工廠也被長城汽車接盤。雙方有了這層“曖昧”關係,即便長城汽車官方沒有回應,坊間也會如此預設,畢竟長城汽車有這個實力。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漢騰汽車是眾泰汽車母公司鐵牛集團旗下的汽車品牌,與漢龍汽車、大乘汽車是一家人,其中漢龍汽車由於產品力、市場競爭力以及銷量表現不樂觀,在2020年正式宣佈停工停產,進入了破產重組,而如今漢騰汽車也走上了兄弟的老路。
據資料顯示,漢騰汽車有限公司(即漢騰汽車)成立於2013年11月,由藍途汽車有限公司、上饒市漢騰新能源產業中心(有限合夥)和上饒市騰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於2016年正式對外發布。
作為上饒市經濟開發區引入的6大整車生產企業之一,漢騰汽車在當地總投資了137億元建立了兩大基地,總產能為35萬輛一年,其中一期總投資37億元,產能15萬輛,二期總投資100億元,產能20萬輛。
沒實力就是曇花一現
漢騰汽車首款車型漢騰X7於2016年9月正式上市,當年的銷量為16117輛,第一年的銷量一般般;到了2017年和2018年,漢騰汽車就迎來了銷量巔峰,其銷量分別為62020輛和64357輛;但是到了2019年,漢騰汽車就開始走下坡路,當年的銷量為10475輛;在2020年和2021年,漢騰汽車的銷量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其銷量分別為10475輛和748輛。
從正式對外發布,到破產重組,漢騰汽車只用了六年多時間,比它的兄弟漢龍汽車多走了一年多的路,但是它們的結局是一樣的,都是走向破產重組。
那麼問題來了,漢騰汽車開局的時候銷量挺好,為何後面會走向破產重整呢?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解答,其一是市場趨勢,漢騰汽車正式對外發布的時候剛好是國內SUV市場的紅利時期,市場份額尚未飽和,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單一,產品力過得去,價格實惠就能吸引消費者,這也是漢騰汽車在2017年和2018年銷量好的原因。
但是隨著國內SUV市場紅利退潮,消費者的購車需求變得多樣化,市場也步入了調整期,大型車企已經在蠶食大部分市場份額,留給漢騰汽車這種小型車企的市場份額就隨著變少,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
其二是漢騰汽車的產品問題,經過一段高光時刻之後,漢騰汽車依舊沒有建立屬於自己的市場基礎,說明漢騰汽車的產品力出現了問題,還有產品的研發沒有跟上市場的步伐,導致消費者群體流失。
其三是技術問題,由於眾泰汽車靠著模仿其他汽車品牌的車型出道,大部分精力用在模仿外觀和內飾設計,沒有專研汽車三大件,沒有沉澱技術基礎,而漢騰汽車屬於眾泰系,並沒有從中學到真正的技術,最終走到今天這個地步。這也就意味著眾泰系汽車品牌已經全軍覆沒。
接手閒置產能的好處
對於長城汽車來講,與其投入大量資金自建工廠擴產,還不如盤活閒置產能的工廠,實現降本增效、解決產能焦慮的效果,接手漢騰汽車工廠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車企的這種接盤方式,僅是接手閒置產能,並不涉及產能所屬車企的相關事務,成本也相對可控,這也是閒置產能在市場上成為“香餑餑”的原因。此前,長城汽車僅是出資接手漢騰汽車二期工廠和裝置,並不參與漢騰汽車的重組,本次接手一期工廠也是如此。
另外,漢騰汽車本就是做SUV車型而建立的工廠生產線,長城汽車接手之後經過輕微改造就能直接產生旗下的SUV車型,例如長城H6、拿鐵、摩卡之類的車型。同時,長城汽車不僅是為了擴產,還是為了之後生產新款新能源汽車做準備,避免了生產過久和產能不足等問題,有利於擴張市場優勢,可以說是為轉型電動化未雨綢繆。
百姓評車
沒有技術沉澱,沒有跟上市場的步伐,產品力不足,這就是漢騰汽車走向破產重整的原因,不過漢騰汽車能被長城汽車接手,也算是有個好歸屬,而長城汽車也能從中提升自己的實力。汽車行業就是如此殘酷,沒有足夠的實力很難存活下去,類似長城汽車接手漢騰汽車工廠的事例一直在發生,就像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大浪淘沙,汽車行業每時每刻都在洗牌,最後不斷壯大,且屹立不倒的品牌才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