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平方公里內居民來自50個國家,“掌管”這裡的是位“80後”

由 敖學農 釋出於 綜合

今年截至目前,記者見到盛弘的次數比此前數年的總和還要多。

1月9日,古北市民議事廳舉行2020年“開年首議”,盛弘作為主持人引導在場近20位中外居民展開討論;

1月26日,大年初二下午,疫情發生之初最緊張的日子,身為長寧區虹橋街道榮華居民區黨總支第一書記,盛弘和區疾控中心人員挨個掃樓,為居家隔離的境外居民詳解防疫措施;

榮華居民區的多語種防疫告知書 舒抒 攝

2月2日,上海市民預約登記口罩首日,盛弘和同事們準備了中、英、日、韓4種語言的通知,“保證國際社群裡每一位居民都能看懂”;

3月15日,上海啟動境外回滬人員機場轉運第十天,榮華居民區創紀錄地接收了69位境外回滬人員,盛弘和同事們連軸轉了24小時……

每一次見到盛弘,她本來清脆的嗓音都比上一次啞上些許。幸好她的口袋裡總有潤喉片,吞一顆就幹勁十足。問她“累嗎”,這位出生於1980年的“小巷總理”毫不避諱地告訴記者,“累!”但你看她風風火火地穿梭在榮華的42個小區,操持這個有1.6萬境外人士,居民總數超過3.3萬人的大型國際社群,就是一個鮮活而又能幹的社群幹部形象。

今年2月,盛弘(右三)與街道社群醫院醫生“掃樓” 舒抒 攝

外企來的居委幹部

即便已經紮根居民區近8年,盛弘身上仍有10多年前在外企工作的氣質。並非她“不接地氣”,相反,操著一口流利英語的盛弘,跟每一個國家的居民都能打成一片。問題、困難、甚至牢騷,到了她這裡都有解決的門道。

“盛書記工作思路非常清晰。”這句評價出自榮華居委會副主任吳羅英。說起這位年輕“小阿妹”8年來的成長,吳阿姨激動得想落淚。“沒想到她能力強,還那麼能吃苦。”

榮華居民區又稱“古北國際社群”,是全國首家涉外居民區,也是目前上海轄區面積最大的居委會之一,有來自美、日、韓、英、法和港澳臺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境外人士超過50%。2013年剛來榮華,盛弘就發現,自己2010年從外企辭職到虹橋街道開始學習的傳統居民區工作法,在國際社群有些“匹配不上”。“門難敲、人難近、事難辦,壓力蠻大的。”

古北市民議事廳召開議事會,盛弘(左四)左側是來自菲律賓的王煊熔

她想到的解決辦法是,把境外居民請出家門,和本地居民坐在一起,“商量任何跟社群有關的事。”於是,盛弘來到榮華的第二年,古北市民議事廳誕生,成為上海首箇中外居民民主自治和協商共治的平臺,9名成員中有4位境外議事員。

每次議事會“營業”,盛弘都是主持會議、負責“把水端穩”的人。一次,來自菲律賓的議事員王煊熔提出,文明養寵的告示牌只有中文。盛弘馬上引導當天參會的虹橋路派出所民警與王煊熔互加微信,“我可以當翻譯”,王煊熔很爽快。

古北國際社群,黃金城道步行街 舒抒 攝

榮華居民區的華麗家族、古北強生花園等小區,還因早早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成為“網紅”小區。但垃圾分類取得成效前,“陣痛”期裡都是盛弘一樁一樁解決的矛盾。

“本來每個樓層都有垃圾桶,居民‘開門仍垃圾、關門進家門’早已成習慣。”古北強生花園業委會主任饒清說,強生花園是榮華居委會垃圾分類的首個試點,於是居民便不理解,為何先挑自己小區“下手”,甚至當著盛弘的面把垃圾扔在樓道口,以此表達對撤桶的“不滿”。

盛弘仔細梳理了矛盾較突出的樓道的居民構成,引導物業對居民家的保姆、鐘點工進行垃圾分類培訓,每家每戶上門溝通。看到盛弘和居委幹部們風塵僕僕的模樣,再聽聽他們話語中的道理,再也沒有人提出異議。有居民看到盛弘稍顯疲憊的神色,還主動說:“書記,你要補補身體了。”

風風火火的細心人

記者跟隨盛弘(左三)體驗了她的一天 舒抒 攝

今年3月6日,境外回滬人員機場轉運機制實行首日,記者曾跟著盛弘體驗了她的一天。

早上9時,盛弘已經到古北國際花園物業管理處,同物業經理朱麗花翻看一疊厚厚的A4紙。“這些都是近14天境外返滬居民的資訊,我們準備了4種語言的表格,但還是有居民資訊不全,需要電話確認。”盛弘說。

此時,當天新來的日語志願者詢問,何時能穿上志願者馬甲“開工”。“別急,先摸清居民情況,否則走再多遍都可能無功而返。”盛弘還向大家傳授了工作技巧。“打電話時先介紹自己來自物業,因為境外居民對‘小區物業’的概念比‘居委會’要清晰。”“電話要上午10點半以後打,居民半夜才回家,肯定要休息。”看似有些“囉嗦”的操作規範,都是盛弘多年來總結出的國際社群治理“哲學”。

看似風風火火,行事卻細緻入微,關鍵時刻又無比冷靜,盛弘身上“冰與火”的特質也映襯在了工作中。

朱麗花告訴記者,2月底開始,小區境外回滬居民數就接連攀升,盛弘一方面指導物業做好登記,另一方面牽頭各小區物業和居民區3個工作站,火速摸索出了一套“一測、二看、三問、四登記”的四部曲工作法,即進入小區後就要測量手腕體溫、查看出入證或“隨申碼”、問“從哪裡來、身體狀況如何”、開展回滬人員登記。

榮華居民區波斯語版本的防疫宣傳冊

盛弘(右)向義大利居民志願者安吉拉介紹防疫措施 舒抒 攝

善於總結工作方法的盛弘,疫情期間還帶領團隊針對境外輸入防控難,實踐形成了“線上+線下”全覆蓋排摸資訊、“人工+智慧”多語種宣傳告知、“守門+護人”全流程閉環管理、“老外+老外”柔性化服務等措施。

來自義大利的志願者安吉拉就是“老外+老外”的代表。今年春節後她從義大利返回上海,盛弘在告訴她居家隔離事項時,還邀請她為社群翻譯義大利語的防疫通知。3月初榮華居民區融情“防疫包”上線,盛弘將這個裝有一份口罩和消毒片、多語種防疫告知書的“百寶箱”交給安吉拉,感謝她為社群防疫作出的貢獻。

24小時不關機

跟著盛弘(左三)和醫務人員上門

今年春節後的一天,記者採訪盛弘,她剛剛結束一輪小區巡查回到居委會。身上的冬雨和寒氣還未褪去,她就馬不停蹄地接聽了4、5個電話。有社工上報當天情況,也有居民詢問回滬後居家隔離的事項。有些電話的答覆內容重複,但盛弘卻不厭其煩,直到嗓子啞了忍不住咳嗽,才對著電話那頭說“稍等,我喝口水”。

大學時入黨,在外企工作近10年,2010年辭職後從“兩新”組織黨支部書記轉身成為虹橋街道的統戰社工,而後又“掌管”起中國最知名的國際社群之一,盛弘說,來到社群的這7年多里,每一天都是從與居民互道“早安”中醒來,再從互道“晚安”中睡去。微信裡3000多位聯絡人是證明;24小時不關機的手機是佐證。

盛弘組織國際社群居民議事

雖然居民區小區數量多達42個,面積超過2平方公里,大過上海市中心很多街道,但在盛弘的影響下,疫情期間,榮華的居委幹部、社工很少有人開車穿梭在社群。“境外居民有1.6萬,住得比較分散,幾乎每個小區都有,如果要‘掃樓、掃街’,開車和騎車都沒有走路方便,雖然走路是要辛苦一些。”盛弘說。

收穫了諸多榮譽,盛弘依舊還是那個真實的她。工作累了,中午趕緊在辦公室的小沙發上閉目養神一會兒,因為隨時隨地都會有電話響起,“街道社群醫院的醫生半小時後到瑪瑙園小區,有2戶日本居民、1戶韓國居民要量體溫,都是今天回滬的。”

幾乎是條件反射,盛弘掛上電話就立即起身。但臨走前,她會仔細檢查手上印有多國語言的防疫通知是否帶齊,還一定會花幾秒鐘照一下鏡子。“在外國居民眼中,我們的言行舉止代了表國家、代表上海,尤其在特殊時期,更要保持好形象、有精氣神。”

欄目主編:周楠 文字編輯:舒抒 題圖來源:長寧區虹橋街道

本文圖片:舒抒攝;虹橋街道供圖。

來源:作者:舒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