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以立陶宛商品存在質量問題為由,拒絕購買立陶宛多家糧食廠的穀物產品

(觀察者網訊)立陶宛和臺灣地區在臺面上的“友好”這就被戳破了?據立陶宛媒體Delfi當地時間9日報道,臺灣地區以“質量問題”為由,斷然拒絕了該國農產品入臺。

臺灣以立陶宛商品存在質量問題為由,拒絕購買立陶宛多家糧食廠的穀物產品

“臺灣拒絕購買立陶宛穀物商品”

根據報道,有負責出口談判的公司向立陶宛農業部門反映,臺灣拒絕購買該國農產品。立陶宛農業部門證實了這一訊息,同時介紹,一些小麥出口商也收到了類似的回覆,臺灣方面給出的理由是存在“質量問題”。但雙方至今未明確這些產品具體存在什麼問題。

Delfi稱,在立陶宛農業部門公開該訊息後,臺灣方面又向立陶宛方保證,沒有限制立陶宛產品入臺,只是因為立陶宛對於臺灣來說,是一個新的穀物製品市場,農產品進口證的稽核需要時間。其還稱,知道兩地一些公司之間已經在進行談判,可能也不會很快收到回覆,但是,會繼續促進立陶宛和臺灣地區更多型別的食品貿易。

事實上,早在今年1月份,臺當局就以所謂的進口許口證為由來“阻擋”立陶宛的農產品。當時,臺灣剛剛接收了立陶宛一批“被大陸拒收”的啤酒,島內綠媒大肆報道、極盡渲染,稱這是“義氣相挺”“霸氣”之舉,立陶宛方面也一時上了頭,稱“臺灣更愛我們的產品”“這將大大激勵我們……”

就在當月,立陶宛農業部一名高階官員被爆料正施壓臺灣當局,要求加快對立陶宛農產品的進口許可,該官員稱,臺灣是立陶宛農產品和食品的潛在市場,但仍有很多公司正等待臺當局的進口許可證。因為若缺乏臺當局要求的進口許可、沒有企業下訂單,問題依然無法解決,“我們呼籲臺灣方面採取緊急行動,幫助這些企業獲批進口。”

如今,4個月過去了,農產品依舊沒入臺,還是卡在“進口許可”這一關。

因瘋狂炒作對華議題,還允許臺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去年年底,我外交部宣佈將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指出,立陶宛政府公然違背一箇中國原則,背棄立方在兩國建交公報中所作政治承諾,在中國建交國中首個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在國際上製造“一中一臺”,這一錯誤行徑嚴重侵犯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損害中國核心利益,中方有權做出正當合理反應。

今年1月,立陶宛總統瑙塞達接受當地電臺採訪時表示:“立陶宛犯了一個錯誤,允許臺當局以‘臺灣’之名在首都維爾紐斯開設代表處,從而引發了中方的強烈反應。”此外,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瑙塞達明確:是臺北,不是“臺灣”。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048 字。

轉載請註明: 臺灣以立陶宛商品存在質量問題為由,拒絕購買立陶宛多家糧食廠的穀物產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