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脫貧攻堅用地 拓寬土地增值收益
人民網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 史雅喬)14日上午,由自然資源部主辦的2020年扶貧用地政策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分為主旨講話、政策解讀、經驗交流三個階段。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洪天雲,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程利偉出席並講話。
論壇上,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洪天雲指出,自然資源部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切實落實行業部門責任,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強力推進。特別是在政策供給上,扶貧用地政策為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發揮了巨大作用。扶貧用地政策為脫貧攻堅提供了重要的空間載體保障,充分啟用和釋放了貧困地區土地資源要素價值,是我國脫貧攻堅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程利偉指出,自然資源部出臺一系列重大扶貧用地政策,全力支援脫貧攻堅,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最佳化土地要素配置,加強脫貧攻堅用地保障。在規劃空間保障方面,充分考慮社會民生、脫貧攻堅、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用地需求;編制實用性村莊規劃,指導貧困地區統籌安排各類空間資源,挖掘土地利用潛力。在計劃指標保障方面,每年對全國832個貧困縣每縣專項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在產業用地保障方面,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出臺支援光伏發電、鄉村旅遊等扶貧產業用地政策;創新用地機制,支援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在用地審批方面,對深度貧困地區建設用地專案,涉及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的,在做好補償安置的前提下,支援加快專案落地。
二是用足用活土地政策,拓寬脫貧攻堅資金來源。在增減掛鉤政策方面。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和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開展易地扶貧搬遷的貧困老區,允許將增減掛鉤節餘指標在省域範圍流轉使用,自2016年2月以來,累計流轉收益超過2600億元;對“三區三州”及其他深度貧困縣,實施增減掛鉤節餘指標國家統籌跨省域調劑使用,2018年至2020年,深度貧困地區獲得跨省域調劑資金超過1800億元。在跨省域補充耕地方面,構建了補充耕地國家統籌機制,實現經濟發達地區和資源豐富地區在資金、資源方面的優勢互補,為貧困地區提供更多土地增值收益。此外,有些地方探索“以地入股”,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增加了貧困群眾資產性收入;有些地方結合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為貧困群眾發展扶貧產業提供了資金來源。
三是實施土地整治和生態修復,著力改善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在土地整治方面,支援貧困地區部署實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的選擇適度向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和邊疆地區傾斜。在生態保護修復方面,安排“三區三州”所在省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6個,支援貧困地區開展礦山生態修復。在生態退耕方面,對不能實現水土保持的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的坡耕地等,綜合考慮糧食生產實際種植情況,經國務院同意,結合生態退耕有序退出永久基本農田。
四是推進安置房不動產登記,切實維護搬遷群眾權益。自然資源部要求地方特事特辦,設定綠色通道,對審批手續完備的安置住房,2020年底前完成登記發證。
自然資源部注重發揮地質調查技術優勢,做足貧困地區“地質”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在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累計投入125億元,部署實施了地下水調查、農業地質調查、地災隱患排查、地質環境調查等專案。成功找水打井1600餘眼,有效解決了部分缺水地區貧困群眾飲水難題;圈定富硒土地資源2300多萬畝,指導建立300餘處特色農業示範基地;查出一批地災隱患點,保障了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論壇上,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司、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和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支援脫貧攻堅的政策舉措。陝西省自然資源廳、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有關負責同志和海南省瓊中縣番響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交流了脫貧攻堅經驗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