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評論員 關末
這兩天,“山東輸給河南1.26億”話題持續引發關注。
兩個大省之間的億元兌現,還要從一則“對賭約定”說起。去年5月,為共同推動黃河干流跨省界斷面水質穩中向好,山東、河南政府簽訂協議——以黃河干流劉莊國控斷面水質監測結果為依據,“水質下降一級,河南給山東6000萬;反之,水質上升一級,山東給河南6000萬。”一年多過去,山東入海口水質指數比上年有了明顯改善,黃河入魯水質始終保持在二類以上,作為受益一方,山東“願賭服輸”。
這1.26億究竟值不值?正如有當地幹部表示,“如果沒有這個橫向補償機制,我們將承擔更多治理成本,付出更大代價。”可以說,這筆錢花得不虧。更何況,看收益不僅要算經濟賬,更得著眼長遠算總賬。正所謂“九曲黃河,山東入海”,母親河潤澤齊魯大地,更託舉著沿黃各市的經濟發展。而黃河作為一個有機生態系統,其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間有著緊密聯絡。保護改善水質,不可能“獨善其身”,沒有良好生態,高質量發展也就無從談起。如今上下游省份增進區域聯動,讓生態保護責任落在了實處,無疑是一場雙贏、多贏。
讓跨區域治理從“各自為政”’變為“同舟共濟”,把生態保護從“無價”轉向“有償”,正是生態補償機制的要義所在。生態利益具有正外部性,很多時候受益者無需付出相關代價就可獲得額外利益,如果缺少利益再分配,就會出現“我花錢植樹,他免費乘涼”的矛盾。仍以流域為例,若上游地區只顧發展速度無視排放問題,那麼下游的生態保護再怎麼使勁也於事無補。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透過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利的方式,在兩者之間端平一杆秤。上述兩省的“君子協議”,其實也是基於這種機制的創新,“你來我往”之間強化了雙方生態修復的積極性,提供了一種可操作樣本。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後勁。經過多年實踐和探索,我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推動生態系統保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不斷激發制度活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當前很多地方迫切希望建立補償機制,但上下游地區訴求不同、協調困難。這就需要因地制宜,科學測算生態服務增量,合理確定“補償多少”,加快促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讓更多生態優勢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發展優勢。更多地方行動起來,更多力量參與進來,多元共治、多方共贏才能成為常態。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拓寬思路,創新機制,攜手共進,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一定能讓錦繡河山造福人民,讓美麗中國建設再上新臺階。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