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整個北半球為何這麼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王鴻良

今年夏天,“熱”無疑是最受關注的關鍵詞。6月以來,全國多地持續高溫。放眼全球,北半球各地以高溫為代表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也層出不窮。

在我國,6月,高溫在北方“先聲奪人”,多地釋出高溫紅色預警。進入7月後,南方高溫“後來居上”,開啟了漫長的“燒烤”模式。截至目前,南方暑熱仍然沒有退場,甚至還有愈演愈烈的態勢。而北京今夏的高溫雖然似乎並不極端,但截至目前高溫日數(日最高氣溫≥35℃)已多達15天,也明顯多於常年同期的9.7天。我們邀請《中國氣象報》專業作者劉釗、王亮、李悅介紹有關這個夏天高溫天氣的情況。

今夏整個北半球為何這麼熱?

40℃已進不了全國高溫排行榜。

今夏整個北半球為何這麼熱?

8月5日,遊客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冒酷暑參觀。

今夏整個北半球為何這麼熱?

8月12日,南京市小朋友在街頭噴泉處戲水納涼。

今夏整個北半球為何這麼熱?

7月26日,廣州花城廣場地面溫度高達53.6℃攝氏度。

  • 1961年以來最強區域性高溫出現

今年夏天到底有多熱?6月以來(6月1日至8月14日),全國平均高溫日數11.8天,較常年同期多4.9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介紹,我國自6月13日以來的這次區域性高溫天氣,具有持續時間長、範圍廣、強度大、極端性強等特點。

從6月13日至8月14日,我國區域性高溫過程已持續63天,其中湖北竹山(44.6℃)、重慶北碚(44.5℃)、河北靈壽(44.2℃)、藁城(44.1℃)、正定(44.0℃)和雲南鹽津(44.0℃)日最高氣溫達44℃及以上,覆蓋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超過9億人。

今年的高溫事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極端罕見的,與本世紀以來的幾次高溫事件相比,開始的時間明顯提前,極端性明顯增強。結合國家氣候中心區域高溫過程監測指標,再綜合高溫事件強度、影響範圍和持續時間,今年高溫事件綜合強度為1961年以來最強。

高溫之下,蘇豫皖浙川5省高溫日數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鄂湘黔陝寧滬新7省(自治區、直轄市)為第二多,甘肅為第三多。全國共716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極端高溫事件標準,河北、陝西、四川、浙江、福建、廣東等地133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日最高氣溫持平或突破歷史極值。上海徐家彙站7月13日14時30分氣溫達到40.9℃,追平當地有氣象記錄(1873年)以來最高氣溫紀錄。

持續高溫給多地生產活動和人民身體健康等帶來不利影響。6月13日以來,河北、山東、浙江、河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省(自治區)電網以及西北電網和南方電網用電負荷均創歷史新高,上海7月上旬居民用電量同比去年增長33.56%;浙江、江蘇、四川等地多人確診熱射病,7月1日至14日,深圳120共接到73宗中暑急救報警;浙江東部、河南西部、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四川北部等地因高溫少雨土壤墒情偏差,部分地區氣象乾旱持續或發展。

截至目前,南方暑熱仍然沒有退場,甚至還有愈演愈烈的態勢。

中央氣象臺8月16日6時繼續釋出高溫紅色預警,這已經是中央氣象臺連續27天釋出高溫預警。預報顯示,未來10天,四川盆地、江漢、江淮、江南等地仍有持續性高溫天氣,累計高溫日數可達7至10天;上述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5℃至38℃,局地可超過40℃。

  • 北京今夏高溫不極端但天數多

“北京今年好像沒那麼熱呀。”對於北京市民而言,今年的高溫天氣似乎比較平凡。

資料證明,今年夏天北京的確“沒那麼熱”,沒有出現特別極端的高溫。今年入汛以來(6月1日至8月15日),北京全市平均氣溫25.5℃,比常年同期(25.0℃)略偏高;全市平均降水量332.7毫米,接近常年同期(335.1毫米)。但需要注意的是,北京的高溫日數多達15天,明顯多於常年同期的9.7天。

今年北京的高溫來得並不晚。5月28日,代表“北京溫度”的南郊觀象臺白天最高氣溫升至35.3℃,今夏首個高溫日誕生,比常年提前了13天。高溫來得早,後續發展卻不算極端,北京市氣候中心副主任施洪波介紹,今年入汛以來的極端高溫為39.2℃,出現在6月25日。而在歷史上,有13年夏季極端最高氣溫都超過了39.2℃,1999年甚至達到41.9℃。和這些年份相比,今年的最高氣溫尚屬平常。

北京高溫之所以並不極端,高壓的動向仍是主因。“在今年前期北京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期間,大陸高壓脊偏西,處於新疆與內蒙古交界地區,而東北地區上空有一個槽,北京正好處於高壓脊與低槽交界、高壓範圍的邊緣地帶,所以受高壓的影響相對較小。”施洪波說。

進入8月之後,北京迎來了一段時間的“桑拿天”,氣溫高、溼度大,公眾感到悶熱難耐。施洪波介紹,北京“七下八上”(即7月下旬到8月上旬)主汛期階段,正好是全年水汽比較充足的時段。近期隨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北抬,北京地區溼度加大,氣流下沉導致增溫作用明顯,引發了高溫高溼的悶熱天氣。這種天氣的實際氣溫一般不會特別高,但當它跟溼度結合起來後,便會加重悶熱感,讓人們汗流不止。在沒有降水的情況下,天氣會穩定維持這樣的狀態。這也是北京氣候的常態,屬於正常現象。

施洪波也提醒公眾,夏季尚未結束,對高溫還不能放鬆警惕。從盛夏階段(7月至8月)看,截至8月15日,北京已出現10個高溫日,而現在8月還沒結束,高溫日仍有可能出現。“往年7月至8月的高溫日數平均為6.1天。從歷史資料看,2000年是15天,2010年是14天,1999年是13天,1997年是12天,從近幾年資料看,2017年有11天,2018年有10天。”施洪波說,後期再出現高於39.2℃氣溫的可能性非常小,但高溫日數可能還會增多。

  • 持續高溫事件肆虐整個北半球

環球同此涼熱,高溫並不僅僅在國內肆虐,而是在整個北半球形成了一種“熱烈的氛圍”。

一向清涼的英國,在7月15日釋出有史以來第一個異常高溫紅色預警。4天后,當地時間7月19日,英國最高氣溫史上首次突破40℃。當天倫敦發生多起火災,消防部門宣佈發生“重大事件”。此前,英國有官方記載以來的最高氣溫為38.7℃,是2019年7月25日在劍橋大學植物園測到的。

在歐洲南部,高溫熱浪引發肆虐的野火,法國及西班牙政府7月17日出動超過千名消防人員,努力控制火勢蔓延。希臘消防部門也指出,當地24小時內發生了71起野火。法國總統馬克龍說,今年以來被燒燬的林地面積是2020年的3倍,“我們正經歷一個異常艱難的夏季”。

日本高溫影響同樣嚴重。據日本氣象廳訊息,當地時間8月11日14時30分,日本群馬縣伊勢崎市觀測到40.5℃高溫,為今年以來日本全國最高。此外,東京都八王子市也觀測到39.3℃高溫。僅8月1日至10日,東京都內就有5名70歲至80歲的老人因中暑死亡。

就連寒冷的北極圈,也逃不開高溫影響。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勒內·瑪什近日穿著短袖出現在有關格陵蘭島的新聞中。她在影片中表示,格陵蘭島氣溫接近60華氏度(約15.5℃),像這樣溫暖的天氣足以穿短袖。勒內·瑪什稱,受溫度上升影響,格陵蘭島的冰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融化。

今年6月,全球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約0.4℃,為1979年以來最高。北半球西歐、南歐、西亞、中亞、東亞、美國、非洲等地相繼出現持續高溫事件,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英國等地出現超40℃高溫;到了7月,北極圈的溫度一度飆升至32.5℃。

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在7月19日指出,極端高溫天氣除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外,還將對農業活動產生進一步負面影響,加劇當前因俄烏衝突引起的嚴重農作物減產。

今夏整個北半球為何這麼熱?

8月11日,希臘薩索斯一處山火爆發。

  • 三大原因導致天氣“高燒”不退

熱浪頻發,“高燒”不退,原因何在?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認為,北半球的極端高溫成因有三個層次:大氣環流異常造就了高溫的基礎條件;“拉尼娜”事件推波助瀾,讓高溫“更上一層樓”;全球氣候變暖則進一步放大了高溫影響。

所謂大氣環流異常,就是大氣在不同季節程序、地域空間執行的環流形勢與常年氣候平均態的偏離程度。如果這個偏離程度超過閾值(如1倍或2倍標準差),就可以認為出現大氣環流異常。舉例來說,原本平直的東西向環流,轉變為波折的南北向環流,就可認為大氣環流出現了異常。

今年夏天,北半球大氣環流系統就出現了異常,呈現出一致性的暖性高壓環流系統控制狀態。暖性高壓是高溫的重要源頭,在高壓系統影響下,熱空氣滯留在近地面,吹不走、散不出,導致當地持續升溫。而今夏的北半球,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大西洋副熱帶高壓和伊朗高壓均階段性增強,形成大範圍的整體環球暖高壓帶。

與此同時,跨越3年的“拉尼娜”氣候事件對大氣環流異常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拉尼娜”即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這會導致熱帶緯圈環流加強,引發緯圈次級環流的齒輪效應。今春以來,“拉尼娜”事件非但沒有減弱,反而持續加強,其間,印度洋的海溫也比較異常,兩者一同推動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持續增強。

更不能忽視的,是全球氣候變暖無所不在的影響。在這場遍及北半球的高溫過程中,它起到了增暖放大與調製的作用。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全球氣候系統不穩定性加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廣發、強發和併發,過去50年一遇的高溫熱浪會變為10年一遇,更為頻繁、更加強烈。

  • 全球變暖影響從幕後走到臺前

極端高溫事件是最容易與全球變暖聯絡在一起的天氣現象,但卻遠不是全球變暖唯一的影響。如今,全球變暖已從“幕後”走向“臺前”。人們充分認識到,碳排放是全球變暖的一大主因,創紀錄的溫室氣體濃度正在推動溫度上升,使天氣變得更加極端。

除了高溫熱浪,全球變暖還會帶來更多的強降雨、洪水。資料顯示,全球氣溫每上升1℃,大氣水汽會增加約7%,使得極端降水機率增加。氣溫上升還會導致冰川融化、陸地乾旱、荒漠化,加快水分蒸發與水土流失,最終形成更多的極端天氣。

當前,全球變暖的影響正越來越多地呈現在人們面前:北極海冰不斷減少、格陵蘭冰蓋融化速度加快、北美洲北方針葉林開始出現大量的火災和蟲災、北半球俄羅斯永久凍土開始解封、大西洋經向翻轉海流速度開始變緩、亞馬遜熱帶雨林降水減少頻繁性乾旱、澳大利亞暖水珊瑚開始大面積死亡、西南極冰蓋融化速度加快、東南極威爾克斯地冰蓋加速融化……面對這些現象,人們不能漠視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強調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出的“全人類的紅色警報”,和世界氣象組織警示的人類需要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

面對更加嚴峻的氣候挑戰,人們需要充分意識到潛在危機,採取切實行動。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尋找突破,是應對挑戰的必由之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247 字。

轉載請註明: 今夏整個北半球為何這麼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