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選走向白熱化,對華政策成各政黨大談特談的辯論話題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張繼丹】編者的話: “毫無趣味”,往屆的德國聯邦議院選舉經常被外國記者這樣吐槽。此前,默克爾與其他總理候選人之間的“電視對決”常被形容為“對話會”,很有“大局觀”,卻鮮有爭論。今年不太一樣了。執政16年的默克爾確定不再謀求連任總理,給德國帶來不確定性的同時,也讓其他政黨看到了“機會”,各方早早開始摩拳擦掌。有媒體甚至用“美國化”來形容此次競選過程——氣氛火熱,但政客的言辭“越來越粗暴”。競選辯論的話題也出現顯著變化。在以往大選中基本沒有存在感的對華政策成為各政黨大談特談的話題。中國對德國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儘管不少德國政客看待中國的眼光仍帶有偏見,也受到美國的影響。

  主要政黨的競選綱領都專門談中國

  “以前,對華政策在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中幾乎不被討論,但這次情況非常不同,中國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德國已居住40多年的華人鄭禾深有感觸地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據觀察,這次德國主要政黨在競選綱領中幾乎都將中國政策作為重點內容闡述,這是以前沒有出現過的現象。

  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將在今年9月舉行。民調機構Insa 25日公佈的最新調查資料顯示,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的支援率是27%,排在第一位,位列其後的是綠黨(18%)和社民黨(17%)。

  6月21日,德國聯盟黨釋出了競選綱領,共140頁,包含10個政策領域,開篇第一章就是關於國際關係。在第6節“重新關注亞太地區”中,聯盟黨首先強調與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印度、韓國等地區“民主國家”和“價值觀夥伴”合作的重要性,接著以“平視中國”為題專門談論中國。這部分的第一句話是:如今最大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挑戰來自中國,它是競爭者、合作伙伴,也是系統性對手。檔案稱,中國想要“根據自己的設想,透過各種方式影響和改變國際秩序”,它“利用科技和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對其他國家施加影響力,令它們產生地緣政治依賴”。

  聯盟黨建議對中國採取“雙重策略”:“必要時”,採取與跨大西洋夥伴和其他盟友更加協調一致的立場,在保護智慧財產權、資料、技術等方面與中國抗衡;“可能時”,推動與中國的合作,但需要建立在“平等競爭”和“互惠”的基礎上。

  德國綠黨的競選綱領正文則長達近260頁,共分為6章,在最後一章“國際合作”第3節“我們致力於在多極世界中發展良好關係”下,中國被單列出來,位於歐洲鄰國、美國之後,在印太、俄羅斯、土耳其等部分之前。與聯盟黨一樣,綠黨也將中國視為“競爭者、夥伴和系統性對手”;不同的是,它對新疆、西藏、香港等中國內政問題指手畫腳,聲稱中國“侵犯人權”。綠黨還干涉臺灣問題,稱其雖然恪守一箇中國原則,但“不允許以違背臺灣人民意願的方式統一臺灣”。

  綠黨在競選綱領中主張就經濟、氣候變化等議題同中國開展建設性對話和合作。但《環球時報》記者發現,所謂的合作說法許多是“教師爺式”的說教,比如“敦促中國給予外來投資公平的市場準入、法治安全以及平等的競爭條件”。該檔案還威脅,鑑於新疆問題,綠黨“不會同意歐中投資協定現行版本”。

  支援率排名第三的社民黨曾被普遍視為對華最友好的德國主要政黨,前總理施羅德便屬於該黨。然而近年來,社民黨也對所謂的中國人權問題說三道四。與其他主要政黨相比,社民黨的競選綱領篇幅最短,共66頁,涉及中國的內容主要出現在第4章“立足世界的自主歐洲”的第4節“維護歐洲鄰國關係”內。社民黨首先肯定“中國在世界上的重要性日益增強”,強調“如果沒有北京,很難想象我們能在當今時代應對經濟、生態、社會和政治挑戰”。接著,這份檔案提出與中國的“利益和價值觀衝突”正在增多。對於新疆、香港、臺灣問題,社民黨使用了“譴責”“嚴重關切”等字眼。

  其他主要政黨還包括自民黨、德國選擇黨和左翼黨,它們目前的支援率依次為13% 、11%和7%。從競選綱領看,自民黨“反華”色彩更突出,大談香港、臺灣等問題。左翼黨態度相對溫和,它寫道:“美國與歐盟試圖透過反對俄羅斯和中國維持自身權力地位,這有可能帶來‘新冷戰’。在北約和歐盟的戰略檔案中,俄羅斯和中國被塑造為‘假想敵’,對此我們不予認同。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帝國主義。”德國選擇黨則一邊肯定中國作為德國貿易伙伴的重要性,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世紀專案”,一邊表達對歐洲技術“被賣光”的警惕、對孔子學院海外影響力的擔憂。

  候選人提中國次數不亞於美國

  今年,各政黨總理候選人接受媒體採訪談論外交政策時,提及中國的次數不亞於美國。“儘管很多時候他們的話有些刺耳,但這也反映了他們對中國的重視。”就職於德國一家軟體公司的工程師汪思理對《環球時報》說。

  綠黨候選人貝爾伯克的涉華表態最為極端。她時常帶著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將“西方”“民主”“價值觀聯盟”等掛在嘴邊。比如貝爾伯克4月下旬對《法蘭克福匯報》稱,德國及歐洲和中國的關係是“自由民主”和“威權力量”之間的“制度競爭”關係,她還將“一帶一路”倡議與“強硬的權力政治”掛鉤。貝爾伯克暗示要將華為排除在德國5G網路以外。

  相比較而言,綠黨籍前外長菲舍爾的觀點更為理性。他近日在“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刊文,表示“孤立中國”的想法是荒謬的。

  對於被認為是“默克爾繼承人”的拉舍特的對華路線,外界看法比較複雜。有分析認為,聯盟黨的競選綱領反映出,他將脫離默克爾的對華政策道路;但也有不少媒體稱,他會延續默克爾的“中間道路”,並致力於吸引中國投資。拉舍特目前任州長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是華為、小米、中興等公司的歐洲或德國總部所在地。該州的杜伊斯堡是中歐班列的重要樞紐。

  拉舍特6月下旬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警告說,各國不應在地緣政治衝突中陷入冷戰思維,與中國打交道時,“我會盡一切可能促進關係,但同時,我也會明確我們的期望:中國應接受互惠和多邊主義原則,並尊重人權”。在參加德國工業聯合會舉辦的另一場活動時,拉舍特稱:“如果有人想開始一場新冷戰,那將是錯誤的答案。”

  “對於拉舍特而言,最大的問題是默克爾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對華政策令他左右為難。”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道,從其表態來看,拉舍特確有追隨默克爾的意思,但如果基民盟能在大選中以明顯優勢勝出、組成新政府,那麼對他來說,是否真的要繼承默克爾的外交遺產就不是一個主要問題;如果拉舍特的黨內支援率不夠高,且基民盟在新政府中不夠強勢,那麼默克爾的遺產可以成為他的一張“擋箭牌”。至於綠黨的總理候選人,其涉華立場一直比較極端,預計短時間內不會有變化,但綠黨能否參與組建政府、與誰聯合,將對其對華政策產生很大影響。

  崔洪建表示,目前德國各政黨處於大選期間的“亮牌”階段,也就是說,各方的表態迎合某種輿論觀點的意味更強烈,所以會比較極端。德國目前在對華關係中承受比較大的壓力,歐洲現在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觀點:德國是從中國“獲利”最多的歐洲國家。中德經貿關係似乎成了一種“罪證”。所以,德國各黨派現在有意跟中國拉開一點距離。“德國今後的對華政策走向還要看新政府最終以什麼方式組成,”崔洪建說,“但無論是怎樣的德國新政府,中德的經濟合作基礎是無法輕易被抹殺掉的。”

  德國學者德萊赫爾則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德國政府對華政策是具有一定延續性的,最近的三位總理科爾、施羅德和默克爾都對中國採取比較理性和務實的態度。

  熱議中國,“這在歐洲是普遍現象”

  在“超級選舉年”,“中國熱”也蔓延到德國各類社會活動中。由於疫情原因,德國許多研究所、基金會等取消了現場活動,但網上活動非常豐富。《環球時報》記者幾乎每週都能收到兩到三個與中國相關的線上研討活動的邀請,中德未來關係是熱門主題。

  4月底,德國一家研究機構邀請聯邦議院各大黨團的外交事務負責人舉行了一場網路研討會,主題圍繞德國及歐洲應該對中國採取怎樣的態度。

  聯盟黨籍德國聯邦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勒特根認為,如今德國在中國問題上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一個實力強大、信念堅定的中國正試圖“改寫國際秩序”,這是德國必須接受的現實。社民黨聯邦議院外交政策發言人施密德聲稱,中國已經向德國和歐洲“發起了全方位的挑戰”。自民黨聯邦議院外交政策發言人薩雷則稱,歐洲迫切需要統一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只有加強經濟和科技實力,歐洲才能和中國“平起平坐”地對話。綠黨聯邦議院外交政策發言人諾理普爾認為,“思考和中國的未來夥伴關係時,‘脫鉤’是無稽之談”,但他同時也談及所謂的中國人權問題。

  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今年有關中國的書籍也在被積極推介或熱賣中。比如,德國電視二臺前駐華記者托馬斯·萊夏特的新書《龍之火》講述了他對中國的觀察和思考。萊夏特認為,中國人不僅勤奮,更富有創新能力,不過,他的敘述也帶有偏見。德國經濟學家沃爾夫拉姆·埃爾斯納的新書《中國世紀》向讀者展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中國形象,倡導歐洲與中國對話。整體而言,如今德國市場上關於中國的書籍更加多元化,其中不乏正面刻畫中國形象的。

  而在德國電視臺,有關中國的節目也很多,尤其是德國電視一臺的新聞播報節目,幾乎每天都有中國的新聞。

  對於德國今年這麼關注中國的原因,崔洪建首先表示,是因為中國自身的“能見度”升高了,“這在歐洲是普遍現象,包括在歐盟的各項議程中,中國被提及頻率之高、議題所涉範圍之廣是前所未有的,他們已將中國崛起視為一個大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德國各界關於中國的討論不乏負面聲音。頗具影響力的德國工業聯合會此前罕見表示,德國需要誠實地討論如何與中國等貿易伙伴打交道,如果有國家越過了人權的紅線,不能迴避對抗。而根據科爾伯基金會的一項調查,76%的德國人願意支援歐盟對中國的制裁。

  研究中國問題的德國學者德萊赫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幾乎每週都會“策劃”一個攻擊中國的話題,德國主流媒體也會“跟風”,許多報道甚至沒有經過驗證就廣泛傳播。這些訊息給讀者帶來負面的“中國形象”。

  崔洪建則認為,德國更多談論中國也是對“德美關係壓力”的一種釋放,因為現在美國對德外交的一個重點就是迫使其在對華政策上表態,甚至“選邊站”,“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中德關係的未來決定著德美關係的未來”。另一方面,德國熱議中國反映中德關係的複雜性。兩國是緊密的貿易伙伴,但同時,德國也越來越多地討論“依賴中國”的問題。整體而言,德國熱議中國說明其內部尚未形成統一的對華政策論調。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267 字。

轉載請註明: 德國大選走向白熱化,對華政策成各政黨大談特談的辯論話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