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孩子的入園適應難在哪裡,以及家長怎麼做

上個週末,朋友打電話和我傾訴,""為什麼我家孩子知道要去住宿,他倒好開開心心的,我和他爸卻是整宿的睡不著,有點害怕還有點擔心。又不好意思和孩子講,只能不停的叮囑,結果他還說我們煩!""

原來是朋友家的孩子準備去上寄宿小學,以後就要一週再回來一次。孩子本來就是父母一塊心頭肉,從出生起孩子就沒有離開過父母在外面住。媽媽擔心到睡不著,害怕孩子不習慣出現問題,反觀孩子卻沒有""分離焦慮""。

但原本依戀、信賴父母的孩子們突然走向了成長和獨立,特別是第一次要準備去住宿,父母會感覺到非常的不捨得,還會產生一種落差感——我家孩子不再黏著我了。

可不要覺得父母作為成年人沒有分離焦慮,其實家長的""分離焦慮""更加需要重視!

一、可不僅僅只是孩子有""分離焦慮""!

一直在父母的呵護和陪伴下長大的孩子,一旦離開了父母的溫暖懷抱就會產生分離焦慮,當然了這也是有些孩子的表現。有些獨立能力很高的孩子就會很好的處理自己的情緒,但是大部分的父母卻會有""分離焦慮""。

所謂分離焦慮即是一個個體和某個個體產生了親密感情聯絡後又要面臨分離時,變得悲傷難過,來表現自己不願意分離的感情。

父母為什麼比孩子的分離焦慮還要嚴重呢:

1、過度伸長手的操心父母

孩子準備住宿,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自理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有些父母溺愛孩子,包辦了孩子的生活,衣食住行樣樣安排的妥妥當當。只希望孩子能夠專心學習或者是做個快樂的小孩子就可以了。

我們的出發點當然是好的,但是父母在這個""照顧安排""的過程中,孩子不僅喪失了探索世界的能力,獨立自主能力也得不到提升;最重要的是父母對於孩子的控制慾非常強。

解析孩子的入園適應難在哪裡,以及家長怎麼做

孩子去到住宿學校,離開了父母的庇佑無法很好的適應,父母也很難願意去放手,一方面是害怕孩子脫離掌控,一方面則是擔憂。

2、不想也不願意放手

本來是自己一步一步呵護大的小寶貝突然要離開自己的羽翼,展現出自己別離和長大,父母會很不習慣,不願意輕易地放手。難受,不捨又彆扭的情緒充滿大腦。

這類父母通常非常在意親子關係,過度重視,覺得孩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沒有將自己看作是孩子生命的參與者,將和孩子的關係超越了所有,所以就格外的敏感和不情願。

我們已經在孩子剛剛出生的前幾年很好的度過了溫馨有愛的時光,我們的不捨得放手會禁錮了孩子,他們是屬於自己的,遲早要和我們分離,哪怕再不想也要勇敢放手。

3、不放心別人照顧自己的寶貝

父母就像兇悍護崽的動物,記得孩子不喜歡吃什麼,不能吃什麼,知道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小情緒細節。很多時候我們是不會真正的放心將孩子交給別人去照顧,總覺得沒有自己的周全細緻。

的確是這樣,父母永遠是最懂孩子的。孩子第一準備住宿肯定會面臨很多問題,需要自己獨立自主的解決,我們的擔心和心痛孩子是正常的。可是我們要相信孩子啊,他們始終要自己翱翔探索這廣袤的天空。

二、孩子準備住宿,家長擔心到睡不著?重視家長的""分離焦慮""!

解析孩子的入園適應難在哪裡,以及家長怎麼做

這就是親子間的默契和愛念,在我們疲勞時孩子的歡聲笑語讓我們放鬆,在不斷的爭吵磨合中互相遷就,這就是羈絆。一旦和最愛的孩子要進行分離,他們不再親密的愛著你,離開家去到學校生活,難免就會感到焦慮和失落。

不需要過分的擔憂,但是也不能置之不理,因為作為正常的情緒需要合理的發洩,不但影響自己的心情和心理健康,還容易給孩子造成負擔,讓孩子帶著你的情緒難以適應新的環境。

三、父母該如何脫離""分離焦慮"",教你三招!

1、提前學會放手,給自己做好心理準備

有分離焦慮的悲觀情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想得太多又閒的。在孩子一出生我們就得樹立這樣的思想:我們只是孩子人生的參與者和擺渡人,而不是掌控者。給予了孩子溫暖的關懷和無微不至的照顧,也要注意讓孩子訓練自己的獨立性。

解析孩子的入園適應難在哪裡,以及家長怎麼做

三歲後就得讓孩子學會自己一個人睡覺,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讓孩子從我們的""依賴品""中慢慢的過渡出去。在這樣的過渡期間,也能給我們一個提前放手的心理建設。

可以和孩子練習提前的分離,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樓下社群的小賣部買東西,讓孩子去參加好友的生日會,和同學一起去野餐或者是爬山、圖書館等。

一次次的分離就會讓我們慢慢的習慣孩子也有自己的社交生活,也讓孩子適應沒有父母的短暫離別。最重要的要讓孩子從小就培養好獨立自主能力,自己鋪床、穿衣服、收拾書包、倒垃圾等。在教導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就感,也能減少父母的分離焦慮。畢竟自家的孩子越來越懂事,越來越聽話,這不也是很值得驕傲的事嗎?

2、和孩子約定一個簡短的告別儀式

我們可不能為了不讓孩子哭泣大鬧就偷偷的溜走作為離別,這不僅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也是讓我們的分離焦慮加倍——我家孩子還在哭嗎?他該不會一直哭下去吧?也不知道他待會會不會發脾氣不吃飯了?

解析孩子的入園適應難在哪裡,以及家長怎麼做

這不是為難自己嗎?我們可以和孩子來一個簡短的告別儀式,比如去學校前和孩子擁抱告別,有事將孩子放在鄰居家也要和孩子解釋清楚。給自己做心理鋪墊的同時,也不要讓分離變得那麼難。""我只是離開一段時間,待會就會回來。""讓孩子知道離別的過程是必須的,但是相聚也是必然的。

要注意的是離開時不要拖泥帶水,簡短告別:""走了,待會就來接你。""然後給孩子一個擁抱就足夠了。

3、和孩子多溝通,瞭解他們

父母要做到理解孩子,也要注意疏通自己的分離焦慮情緒。可以多和孩子溝通,父母就是害怕孩子在外面沒有在家裡好,那你就多問問:在學校怎麼樣?睡得習慣嗎?和舍友相處的還行嗎?學校的環境是不是挺好的等。

解析孩子的入園適應難在哪裡,以及家長怎麼做

觀察孩子的話語和神情,多講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得到答案的我們也就會更加的安心。孩子放假回家後,也要買多點他們喜歡吃的菜和小零食,感受家庭的溫暖。我們在準備中也會更加的幸福。

孩子作為雛鳥,遲早一天會離開我們的巢穴,獨自闖蕩。但是父母的家永遠都會是他們的牽掛,親子關係也是他們的羈絆,父母要做的就是正視""分離焦慮"",合理的排解,過好自己的人生也擺渡好孩子的人生。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369 字。

轉載請註明: 解析孩子的入園適應難在哪裡,以及家長怎麼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