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編者的話:“在美國你經常會聽到人們說,‘我愛中國人民,但我討厭中國政府’,但仔細想想,這是一個非常不符合邏輯的說法。”美國著名中國事務觀察家、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榮休董事彼得·沃克近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結合自己80多次到訪中國的經歷和感受,批駁了美國國內很多對華偏見。疫情發生前的15年裡,沃克差不多每一個半月就要到訪一次中國,這讓他對中國的發展和治理有了細微觀察與深刻認識。為促進中美兩個大國相互理解、共求發展,他還專門著有《大國競合》一書。談到對華偏見和誤解的原因,沃克說,在兩極分化非常嚴重的美國,最大的聲音往往是最極端的聲音,甚至曾說過“中國雖然不是美國的盟友,但卻可以成為美國的朋友”的美國總統拜登也必須堅持對華強硬的路線,否則在政治上就很容易受到攻擊。
“在美國,最大的聲音往往最極端”
環球時報:為了呼籲中美兩國消除誤解,彌合分歧,您2019年出版《大國競合》一書,英文書名中有“強大”“與眾不同”“平等”3個關鍵詞。這本書出版時正值特朗普政府發起對華貿易戰,中美關係陷入低谷的時期。如今近3年時間過去了,您怎麼看現在美國國內的對華氛圍?
沃克:首先需要回顧一下歷史,才能理解美中關係到底是怎樣一步步走到今天這個局面的。我認為,在特朗普任期前,美中關係其實還不錯。雖然雙方也有過緊張的時候,但總的來說,兩國的“調子”都還是相當積極的,貿易交往也非常活躍。成千上萬的中國留學生來美國讀書,沒有什麼種族暴力事件發生,也沒有一方對另一方太過激烈的指責。然而,這一切都變了。為什麼會這樣?還記得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特朗普一直企圖把中國妖魔化為新冠病毒的來源國,儘管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該病毒是從哪裡來的。特朗普還給這一病毒命名,比如在一次演講中叫它“功夫病毒”。可以說,他刻意製造出這種緊張局勢,以轉移人們對他糟糕的抗疫表現的注意力。
為達到目的,特朗普還用各種各樣的措辭來指責中國,比如“中國不是一個民主國家”“中國人民不高興”“中國竊取了我們的智慧財產權”等等。於是,在網際網路的加持作用下,美國已經成了一個“見人就咬”的國家,很少再進行對話,很少再擺事實、講道理。在這樣一個環境下,人們只想簡單粗暴地聽一個“短平快”的答案,比如“中國是共產主義國家,這糟透了”之類的,而沒有人願意耐心聽一聽別人解釋為什麼說真實的中國並非如此。
我認為,現在事情正在變得更糟。中國和俄羅斯是公開的合作伙伴。如果你在美國,你每天晚上都會在電視上看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俄羅斯暴行”的新聞。很多人把中國和俄羅斯繫結在一起,於是中國也成了一個“壞的(國家)”,儘管沒有做任何支援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的事情,中國和俄羅斯的貿易往來也和過去一樣。
環球時報:為什麼美國的對華態度沒有像一些分析人士預測的那樣在拜登任期內有所好轉?
沃克:瞭解完上述背景,我們才能更加清楚美中兩國關係為何一直沒有好轉。很多人都希望情況能變得更好,但拜登總統上臺後,他很擔心自己任何對中國不夠強硬的言行都會被媒體解讀為“對華軟弱”。大約在10到15年前,拜登曾說過,“中國雖然不是美國的盟友,但卻可以成為美國的朋友”。我覺得那才是他真正相信的,但現在,他必須堅持(對華強硬的)路線,否則在政治上很容易受到攻擊。
環球時報:按理說,美國的精英、知識分子、政治家應該幫助公眾培養對華正確認知,但我們現在看到的卻是,他們中一些人到處宣揚炒作“中國威脅”。這樣的局面是怎麼出現的?
沃克: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美國已經成為一個兩極分化非常嚴重的國家。在一個兩極分化的社會,而非一個平衡、溫和的社會,最大的聲音往往是最極端的聲音。
在美國,媒體的目標是賣它們的報紙,或者是在電視螢幕上博人眼球,所以,它們只出版人們想要看到的東西,而非真實的內容。在這種背景下,如果美國大部分人相信“中國是威脅”,那麼媒體就會一直報道“中國是威脅”,哪怕事實基礎並不存在。美國的媒體不是去教化民眾的,而只是人們想聽什麼,它們就說什麼,政治家也是如此。
至於那些攻擊中國的政客,他們對中國幾乎一無所知!如果你去問大多數美國議員有關中國歷史的問題,或者問他們:“你能告訴我儒家價值觀的本質是什麼嗎?在過去2500年中,這種價值觀為什麼對中國來說至關重要?”他們根本一點概念都沒有,或者會回答說:“啊,那是孔子學院,是間諜!”這樣的答案真的是非常可笑,但它對媒體賣報紙、對政客當選就是有幫助。現實就是如此,美國公眾生活在這樣一個鬧哄哄的時代,但在這個時代裡,他們不想花時間去了解中國真實的歷史,以及中國人眼中最重要的事情。
“中國讓世界受苦”是無稽之談
環球時報:您曾到訪中國80多次。結合這些親身經歷,您覺得中國在過去十年有哪些變化?
沃克:我大約在20年前開始和中國有業務往來。任何像我一樣經常到訪中國的人,都會對這裡基礎設施建設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及辦事效率的提高印象深刻。我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源於這樣一個事實:中國和美國不同,美國是一個對立的政治體系,我們有兩個相互敵對的政黨,當佔據白宮、政府和權力的人發生變化時,我們在戰略方向上也會發生非常突然的變化。而中國則從中國共產黨的長期執政中受益匪淺。
在我看來,中國政府擁有無可否認的、非常強大的人才儲備。在儒家價值觀下,最優秀、最聰明的人總希望為政府服務,而不是經商。而在美國,最優秀、最聰明的人最想要的卻是經商和賺錢,而不是為政府服務。在中國,中國共產黨尤其是黨的最高層是由受過非常良好教育的、經驗豐富的人士組成的,正是這些人在投資方面作出長期決策。因此,在能源產業以及晶片、可再生能源等尖端技術領域,中國有十年、二十年的長期規劃。而在一個有不同黨派並不斷改變政策方向的治理體系下,這一點是很難做到的。
中國人也很有執行力。在寫《大國競合》這本書時,我曾和很多參與制定“五年規劃”的中國人士聊過。可以說,每項規劃的執行都很徹底,既有自上而下的過程,也有自下而上的過程,各個行業和省份也都彼此協調,各方面都遵循共同的方向、目標和關鍵績效考核指標。所以,當我們看到中國人實現強勁的經濟增長和取得科技進步時,是因為他們早就啟動了相關工作、投入資源,並最終實現目標。我認為中國在過去十年中取得了驚人的進步,而且這種勢頭還將繼續下去。當然,挑戰也是存在的,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新的問題,供應鏈也在發生變化。但我相信最終中國也能像過去一樣,以相當高效和實用的方式應對這些問題。
環球時報:美國對中國最大的誤解是什麼?
沃克:我認為最大的誤解之一是“中國人不快樂”“中國人受到壓迫”。這不是真的。西方人很願意相信這一點,因為“共產主義”總是被同“蘇聯”和“不自由”聯絡在一起。但中國的共產主義和蘇聯的共產主義有很大不同。在中國,一大批受過高等教育、經驗豐富的人來權衡決策並作出決定,隨著時間的推移,(事實證明)這些決策都提高了中國民眾的生活質量。
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寫《大國競合》的原因:我厭倦了閱讀西方媒體上關於“中國人不幸福”“中國人沒有自由”的敘事。無論我走到哪裡,我總會遇到快樂的人,他們很自豪,他們的生活水平正穩步提高。中國正在從大宗商品的生產出口轉向更加成熟的先進技術,人們每天都能看到這些變化。美國有一句話:“笨蛋,問題是經濟!”1992年,克林頓與老布什競選總統時,其助選團隊曾用這句話來暗指老布什領導下的美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這表明經濟才是民眾最為關注的問題。在中國何嘗不是如此?
另一個重大誤解是,在美國你經常會聽到人們說,“我愛中國人民,但我討厭中國政府”。但仔細想想,這是一個非常不符合邏輯的說法,因為根據國際民調,中國民眾比世界上幾乎任何其他國家的民眾都更支援和信任自己的政府。認為“中國政府沒有為中國民眾服務”是一種誤解,很明顯,中國政府一直服務於本國民眾,否則,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不會像現在這樣提高如此之快。我認為,中國人民很幸福。他們為什麼是幸福的?從來沒人問這樣的問題。相反,美國人口口相傳的是“中國製造了新冠病毒”“中國讓世界受苦”的話。這樣的現實讓我非常沮喪,因為所有我得到的第一手資訊都告訴我——這不是事實。
美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
環球時報:西方輿論對中國的發展道路也有不同的評價。您的觀點呢?
沃克:中國過去40多年改革開放的歷程其實很像大型企業取得成功的方式。假如你是一家大型企業,你想要什麼呢?你可能希望有一個能從很高層面提供監督和指引的董事會,對吧?在中國,這個角色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當你想要提拔人才時,中國的選賢任能制度也可以發揮作用——看看中組部的歷史吧,他們是怎樣考評政府人員工作、怎樣確保相關人員在不同領域積攢足夠經驗後才能獲得提升的。在中國,政府管理者能否晉升取決於他們取得怎樣的政績。
在戰略關注層面,作為一家企業,要從長期看“我們需要做什麼”。中國的長期規劃包括正在投資新技術、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等。如果將這些與短期運營規劃結合起來,就有了一個幾乎能永遠有效完成任務的體系。
美國的體系和中國很不一樣。美國的執行方式基於這樣一個理念:國家不應該由政府定義,而應該由商業來定義。所以,美國誕生了許多全球最成功的企業。這種方式很好地發揮了美國人的才智、努力和創造力。美國和中國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但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它們都非常成功地提高了兩國民眾的生活水平。與其批評另一種體系的錯誤,為什麼不能接受事實,承認彼此的不同呢?
環球時報:您對中國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嗎?
沃克:我對中國繼續成功發展非常有信心。中國現在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左右,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將毫無疑問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而只要繼續走現在的道路,中國就會有一個統一而非分裂的政府,就會提拔那些受教育程度最高、經驗最豐富、執政成績最好的人,就會進行戰略性的思考。
我認為,對中國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繼續保持經濟增長。中國人民已經習慣這一點。沒有什麼比中國不被意識形態束縛、保持良好的經濟表現更重要的了。我有時候還認為,讓私營企業繼續在中國蓬勃發展非常重要。
(來源:環球時報 記者 白雲怡於金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