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普陀20多年的“孤島”消失了……

由 廉擁軍 釋出於 綜合

最近,位於普陀區石泉路街道的不少 “小小區”“迷你小區”悄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它們轉身成為了周邊居民區的“家族成員”,踏上了有更多資源分享,有更規範管理的幸福之路。

石泉路180弄、嵐皋西路145弄……多年來,城市中一直有著這樣一群以路牌號命名的小區,它們房齡老、空間小、住戶少,也因此面臨著管理成本高,難招物業的窘境。

中山北路2185弄29號就是其中一個,這裡的老居民徐阿姨告訴記者,這個只有一幢樓的“小小區”20多年來就像個孤島,沒人清掃樓道,沒人修走廊燈泡,甚至電梯壞了都是六樓住戶自掏腰包找人修的:“以前我們這裡就一棟商品房,而且只有12家,人家一個管理公司過來講物業費太少了,肯定不會出一個物業公司,這樣就沒有人管理。”

而和這幢樓做了20多年鄰居的“老公房”太浜巷小區,雖然規模夠大,但是由於房齡更老、設施更舊,物業費又一直調不上去,多年來也面臨著各種管理困境。

太浜巷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周振文說,今年之前,小區連個大門都沒有:“小區裡面它是有總共有5個出入口,就也沒有保安,也沒有門崗,任何人想進就進,想出就出,環境就是髒亂差。”

一個是沒人管、一個是無力管,如何透過創新社會治理“破題”?疫情期間,普陀區石泉路街道從小區合併封閉管理中,找到了靈感。石泉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邱善樂回憶說,當時給兩個小區設定了統一門崗實現物理空間的臨時合併後,發現防控疫情效果很好,於是他們決定做一次更大膽的嘗試,讓兩個小區徹底的“合二為一”。

“一定是法理先行,首先業委會合並這個是基礎,透過物理的合併,跟今年的小區的整體的綜合修繕做個統籌,把一些為老為小的設施做一些疊加、做一些改造,最後是管理的跟進,去進行物業的集中的一個選評,治理的跟進,怎麼去回應新合併居民的共同的訴求。”

告別從前只有數字的冰冷名字,從此中山北路2185弄29號成為“太浜巷小區”的一員,與“大家庭”共享社群活動空間、垃圾廂房和物業。

而從前的太浜巷也在合併的契機下,也迎來了社群治理的全面升級。西部集團中山物業負責人姚嘯洪介紹:“外牆的汙面,平改坡,包括一些下水道,包括路燈線的一個落地,然後停車標識的劃線整體的規範,使得整個小區等於是商品房這個概念。我們改造完成之後,三位一體也完成調價的徵詢,由原來的非全方位管理的4毛4分錢的物業管理費提升到8毛錢的全方位的物業管理。”

實際上,在石泉路街道目前探索的19個“小小區”合併案例中,太浜巷並非最為複雜的,其中一個最難的合併涉及到4個小區、2個居委會、3個物業。對於這種高難度挑戰將面臨的阻力,邱善樂早有預期,不過在他看來,將“一盤散沙”變成“一盤棋”,這條社群治理創新路值得走下去:“小小區的合併的過程,本來就是協商來解決的,有了這個基礎以後,大家齊心協力,推一種新的協商方式的構建,我認為是自治共治最好的一次實踐的過程。”

資料:話匣子

編輯:朱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