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育女都希望自家的孩子不說成龍成鳳吧,起碼性格方面要好一點,男孩呢希望能“支稜”一點,女孩呢當然是希望落落大方一些。不管哪種期望,總歸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軟軟弱弱,像一個軟柿子一樣被人隨意揉捏。當家中出現軟弱的孩子時,父母們也是撓頭不已,不知道自己教育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以至於讓孩子就變成了今天這樣一個“小軟蛋”。
小珏在前些日子的同學聚會中,不經意間幫著老同學解決了一個大難題。老同學當天聚會的時候悶悶不樂,別人喝酒他吃菜,別人暢聊他獨飲。和老同學關係一直不錯的小珏發現了他的異樣,找了個機會坐到了老同學的旁邊問他怎麼了。
原來,老同學過來參加聚會前被老師叫去了學校,說最近老同學的孩子總被其他同學欺負,希望孩子能夠從家庭方面找尋點幫助和鼓勵。老同學一聽這事兒,第一反應不是鼓勵,而是鬱悶,鬱悶自己的孩子咋這麼軟,別人欺負了也不敢還手,別說還手了,就連還嘴都不敢。倆人這便開始了討論和研究,研究孩子形成今天這個軟弱性格的各種因素。酒過三巡,小珏也是一時上頭,腦熱喊出了老同學當年的外號,“我說,好脾氣你這孩子...”好脾氣,三個字正是當年老同學的外號。用現在的流行詞形容當年的老同學,用“佛系”二字特別貼切,老同學當年就是好脾氣,別人欺負他或者拿他東西了,他也從來不生氣,總是安慰自己忍忍或者自己再去買一個被同學搶走的東西。這個外號一出口,小珏便明白自己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孩子的如今這般都是拜老同學所賜!
孩子軟弱竟是因為這樣,你還要做佛系父母嗎
孩子的教育啟蒙是由父母來完成,這個啟蒙並非是父母手把手的教,口口的傳,而是早已透過自己的所言所行,印刻在了孩子的記憶深處。你的處事規則,被孩子當成了榜樣,很大程度上便決定了孩子今後的處事方式。要不怎麼說“老子英雄兒好漢”呢?
除了父母脾氣過好,使自己的孩子你有可能由“老好人”矯枉過正變成“軟蛋”外。如果父母的脾氣過於暴躁,經常打罵和貶低孩子,同樣也可能導致孩子變得軟弱。這是因為無端指責和打罵日久,孩子長期以來便會形成一種對自我的貶低感,有時即便明顯是別人的錯,也會下意識攬到自己身上而為別人開脫,當自己受到欺負時,不會去想著反抗,而是會出現自己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好,為什麼他不去欺負別人之類的奇怪想法,這本身也是種軟弱的表現。所以,為了孩子的性格養成,做父母的要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
這幾種父母,會導致孩子性格軟弱,喪失自我保護的意識
1、家長的性格很軟弱,受到欺負時一聲不吭
父母是孩子的依靠,父母的言行孩子從小就會效仿,父母性格懦弱遇到事情一味的遷就,
父母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是最有安全感的“保護神”,父母的行為會引起孩子們的學習甚至模仿,當孩子們看到自己心裡強大的父母受到欺負以後選擇哭泣、抱怨,然後息事寧人,他們從小在這樣的“佛系”態度下耳濡目染,自然也會成長為一個類似他父母的人。
上學以後,別的小朋友可能搶了他橡皮不還,孩子剛開始還會跟父母抱怨幾句,在父母“沒關係,再買一塊就行,別因為這種小事跟別人發生矛盾”的勸說下接受現實;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即便被人欺負也會忍氣吞聲,長久就形成軟弱的性格。
2、脾氣火爆、總是貶低孩子甚至打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