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炒作“出口商品進不了中國”,俄專家:立在外交上挑釁中國,中國不能不回應!

  【環球時報記者 柳玉鵬】“中國的海關係統似乎移除了立陶宛這個國家”——立陶宛商業機構2日向媒體控訴,其出口商品已無法進入中國。該國總統瑙塞達3日對媒體證實了相關情況,稱“對中國當局的這一決定感到遺憾”,並要求立陶宛政府找到辦法補償企業損失。立陶宛外交部發言人3日告訴路透社,立陶宛下週將要求歐盟委員會“介入並捍衛立陶宛的利益”。歐盟委員會發言人當天表示,正在瞭解情況,拒絕置評。

  俄羅斯《觀點報》3日報道稱,立陶宛工業家聯盟主席亞努利亞維丘斯表示,“中國海關不再將立陶宛列入其原產國名單,因此無法提交來自立陶宛貨物的海關表格”。立陶宛一家木材出口商表示,目前他們有約300多個裝有產品的集裝箱發往中國港口,但由於立陶宛不在中國海關係統內,因此無法清關貨物,其中一些人被困在上海港口。立陶宛—中國貿易協會會長拉德維拉維丘斯表示,中國的官方訊息源沒有報告這一情況。中國海關阻止來自立陶宛的貨物似乎合乎邏輯,且不需要中國政府的官方指示。

  《觀點報》稱,立陶宛允許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後,中國決定將與該國的外交關係降至代辦級別。俄高等經濟大學專家卡申稱,立陶宛在外交上故意挑釁中國,中國不能不回應。這就是中國採取相關措施的原因。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研究所代理所長馬斯洛夫認為,立陶宛正在失去一個巨大的市場。 擺在其面前的主要問題是,除了中國這樣的大市場,其產品能賣到哪裡?三四年後,立陶宛的損失將非常大。

  路透社稱,立陶宛要求歐盟對此做出回應。官方統計數字顯示,立陶宛的主要貿易物件是歐盟國家,2020 年,該國向中國出口了價值 3 億歐元的商品,中國是其第 22 大出口目的地。

  立陶宛本屆政府公然踩踏臺灣問題紅線,導致中方在11月22日宣佈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立陶宛國內的民意調查顯示,多數民眾不支援政府的反華政策。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LRT)12月2日報道稱,立陶宛民意調查機構Norstat於11月3日至24日對該國1000人進行了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約34%的民眾支援政府的對華政策立場,約41%民眾不贊成,另外約26%沒有表達意見。對於民眾的態度,立陶宛政治分析專家亞斯特拉姆斯基斯稱,前任和現任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沒有連續性。而支援政府反華政策的,多數是目前執政黨的選民。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55 字。

轉載請註明: 立陶宛炒作“出口商品進不了中國”,俄專家:立在外交上挑釁中國,中國不能不回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