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大美龍山”關注公眾號獲取最新資訊
來源:每日甘肅
白龍江引水工程示意圖(圖片來自甘肅省水利廳)
從甘肅省水利廳獲悉,受水利部委託,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日前在北京召開白龍江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會議,基本同意該可研設計方案。這標誌著白龍江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省水利廳將加快完善工程設計方案,力爭早日立項建設。
會議聽取了關於白龍江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成果的彙報,從水文、地質、規劃及經濟評價等12個方面,對報告進行了全面審查。會議認為,透過實施白龍江引水工程,可有效緩解甘肅省東部地區及陝西省延安北部地區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提高區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改善革命老區和六盤山區民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受水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也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建設白龍江引水工程是必要的,會議基本同意白龍江引水工程可研設計方案。
白龍江引水工程的通告:
涉及甘肅甘南、隴南、定西
天水、平涼、慶陽6市州
26個縣市區、113個鄉鎮
白龍江引水工程涉及甘肅省佔地範圍包括甘南、隴南、定西、天水、平涼、慶陽6市州、26個縣市區、113個鄉鎮及管委會。
甘南州涉及迭部縣旺藏鎮、洛大鎮、臘子口鎮等3個鎮
隴南市涉及宕昌縣哈達鋪鎮、八力鎮、龐家鄉等3個鄉鎮
定西市涉及岷縣蒲麻鎮,漳縣東泉鄉、新寺鎮,通渭縣常家河鎮等4個鄉鎮;
天水市涉及秦州區關子鎮、藉口鎮,甘谷縣禮辛鎮、磐安鎮、武家河鎮、大石鎮、安遠鎮、大莊鎮、白家灣鄉、大像山鎮,秦安縣王鋪鎮、魏店鎮、郭嘉鎮,清水縣新城鄉、黃門鎮、白沙鎮,武山縣馬力鎮、山丹鎮、城關鎮、鴛鴦鎮、咀頭鄉、洛門鎮,張家川縣龍山鎮、張家川鎮、胡川鎮、大陽鎮等26個鄉鎮
平涼市涉及崆峒區白水鎮、草峰鎮、大寨鄉、花所鎮、四十里鋪鎮、峽門鄉、香蓮鄉,靜寧縣仁大鎮、賈河鄉,莊浪縣萬泉鎮、朱店鎮、水洛鎮、大莊鎮、陽川鎮、韓店鎮、盤安鎮,崇信縣工業集中區管委會、黃花鄉、黃寨鎮、錦屏鎮、木林鄉,華亭市工業園區管委會、安口鎮、策底鎮、河西鎮、馬峽鎮、山寨鄉、硯峽鄉,涇川縣城關鎮、豐臺鎮、涇川縣城市社群管委會、王村鎮,靈臺縣朝那鎮、梁原鄉、上良鎮、什字鎮等36個鄉鎮及管委會
慶陽市涉及西峰區彭原鎮、什社鄉、溫泉鎮,鎮原縣城關鎮、郭原鄉、開邊鎮、孟壩鎮、廟渠鎮、平泉鎮、太平鎮、新城鎮、新集鎮,合水縣何家畔鎮、西華池鎮,華池縣柔遠鎮、上裡塬鄉、五蛟鎮、悅樂鎮、喬河鄉、紫坊畔鄉,環縣八珠鄉、木缽鎮、曲子鎮,寧縣春榮鎮、焦村鎮、良平鎮、米橋鎮、平子鎮、瓦斜鄉、新寧鎮,慶城縣赤城鎮、高樓鎮、馬嶺鎮、卅鋪鎮、太白梁鄉、桐川鎮、驛馬鎮、翟家河鄉,正寧縣山河鎮、西坡鎮、周家鎮等41個鄉鎮。
白龍江——隴南的母親河
蜿蜒千里的白龍江,發源於景色秀美的甘南草原碌曲縣與四川若爾蓋縣交界的郎木寺,流經甘南迭部、舟曲和隴南宕昌、武都、文縣等五縣區,是嘉陵江最大的支流。白龍江,原先不叫白龍江,古名“桓水”、“羌水”,俗稱“州河”、“後河”。之所以稱“羌水”,是因為古時候沿江兩岸居住著氐羌民眾而得名。
作為隴南的母親河,白龍江用清甜的乳汁培育著沿途兩岸的花草樹木,用氤氳的氣息滋潤著流雲飛瀑,用水滴石穿的毅力感召著大山深處的人們。千百年來,發源於高原的白龍江在隴上依山繞樑,順勢前行,不為高山所困,不為溝壑所擾,早已流淌成了一種物外的強大精神。
解決缺水問題——隴東的騰飛指日可待
甘肅整體比較缺水,可是由於地形複雜,多水的南部是長江,屬於黃河流域的隴東南用水嚴重不足,武威、白銀、平涼和慶陽一帶更是鄰近沙漠,降水偏少,水資源分佈極不平衡,慶陽的煉化專案擴能和平慶的煤化工專案也因為缺水問題,遲遲無法上馬,所以由隴南引水到隴東成為一個解決的方案。
慶陽缺水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北三縣,尤其是環縣。《環縣誌》就有“山童水劣,世罕漁樵,風高土燥,秋早春遲”的記載。
乾旱最嚴重的時候,溝河斷流,塘壩乾涸,井泉水位下降,造成人畜缺水、山上少草、田裡斷苗。水,成為環縣人最大的焦慮和渴盼。
白龍江引水工程建成之後,慶陽也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榆林”,解決缺水問題後,隴東的騰飛指日可待。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整體,甘肅全省也是一個整體,全國創造的財富是集中全國之力創造的,全省的財富也需要集中全省之力創造,目前西線的南水北調遲遲無法上馬,因此,在省內調配水資源,跨流域調水,成為了一個可行的方案。
調水之後,慶陽的煉化能力提升、平慶的煤化工專案上馬,創造的稅收也可以轉移一部分給隴南和甘南。當然很多人可能會說對環境的影響,對下游的影響,但是總體是可控的。
當然,對於白龍江引水工程這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民生事業而言,在民生貧困、生態敏感區,亟須破解區域發展保護難題,而在缺乏統籌、行政分割、機制不順、責權不清的現行體制下,水源區地方黨委、政府很難獨立完成這一歷史重任,甘肅也應提升甘南、隴南水源區戰略定位,建立健全區域協同發展機制,以優惠政策為引領、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平臺、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生態補償為扶助,大力推進水源區的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