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廣袤而又神秘,危險的代名詞。
作為世界上沙漠面積較大、分佈較廣、沙漠化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沙漠化面積已經達到262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27%。這裡不適合人類居住,而且在高溫與缺水的條件下,生命難以存活,資源難以拓展。
最重要的是,近些年和沙漠接壤的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出現了荒漠化的趨勢。沙漠,儼然成為和地球其他生物搶奪地球資源的強大對手。
這或許是大自然的懲罰。
隨著世界人口的逐年攀升,地球資源匱乏,發開土地和獲得更多的資源成為各國的當務之急。於是人們將目光放在了廣闊無垠的沙漠。
如何才能夠將沙漠變廢為寶?這是無數科學家都在研究的課題,然而我國卻率先完成了歷史性的建設,將沙漠變成良田的有效辦法!
之前新聞報道過,我國曾消滅了最年輕的沙漠---毛素沙漠。它是中國有名的八大沙漠之一,面積約4.22萬平方公里。從1959年以來大力新建防風林帶,引水拉沙,引洪淤地,開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
到了21世紀初,已經有600多萬畝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綠。80%的毛烏素沙漠得到治理,水土也不再流失,黃河的年輸沙量足足減少了四億噸。
這是人力和堅持的結果,而此次的研究成果卻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經過我國科學家7年多刻苦研究和反覆試驗,終於研究出來一種可以讓沙漠變成土壤的粘合劑,點沙成土不再是夢想!
易志堅教授
我們都知道沙漠和土壤有著本質性的區別。
科學的角度來說,這是“力學差異”。土壤微粒之間都有作用力,能夠構成一個整體,而沙子之間是鬆散的,沒有這種力。易志堅教授他們要做的,就是用一種粘合劑,賦予沙子顆粒這種力,這樣就可以把沙漠變土壤。
只要新增這種植物性纖維黏合劑,再加入水,沙子就能獲得與自然土壤一樣的力學屬性。這種土壤顆粒之間的特定約束,被稱為“萬向結合約束”,它可以讓土壤具備自修復和自調節能力。
只要兩分鐘,金黃色的沙子就變成了深褐色的土壤。用手抓起來也不會散掉,把水倒入圍起來的凹坑裡,水也沒有流失。
目前,中國科研團隊將"沙漠土壤化"生態恢復技術用於內蒙古阿拉善盟烏蘭布和沙漠25畝試驗地中,並取得了巨大成功!
施工改造後的沙體當即固定,當即表現出永續性的抗風蝕能力。試驗地種植了70多種植物,長勢旺盛。
而且這項技術具有成本低、易施工等特點,大規模改造成本約為每畝1500元至2700元。一次改造可持續耕種,並且後續終止對土質具有提升作用,點沙成土,更是可以點沙成金。
訊息一出,全世界都被震撼了。以美國為首的32個國家都坐不住了,紛紛訪華向中國來求此技術。我國也沒有敝掃自珍,將此跨時代專案引向全世界,造福全人類,埃及就是受益最大的國家之一。
埃及是傳統的農業國家,但可耕地面積只佔國土總面積的約3.7%,其他土地全被沙漠覆蓋。埃及人一直以來都想方設法的保住僅有的耕種土地,從未曾想過有一天竟然可以在沙漠上開荒種地、打造綠洲!
而在這之前,我國卻飽受西方國家嘲諷,說中國招搖撞騙、弄虛作假。甚至還說出:“中國人怎麼可能創造西方都無法解決的奇蹟?”
行動就是最好的證明,這叫奇蹟,也叫中國力量!
先有袁隆平老先生的雜交水稻填飽了全世界無數人飢餓的肚子,更是成功研究出了沙漠水稻、海水稻這樣的奇蹟。這在古代,是要被封神的。
再有荒漠變良土的壯舉,也勢必對全球環境治理和整個人類文明演進做出卓越貢獻。
創造出這一切的,都是中國人。
西方國家的理念和本性是自私和掠奪,但在這顛倒的時代裡,卻有人認為這是力量的表現。那這些崇拜西方國家的人可曾看到掠奪背後那無窮的災難?饑荒、瘟疫、殺戮......
說真的,我以生在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不以為榮的那些人,終究有一天會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
【來源:聊城助殘企業家】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