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故事其三:幾千元能買到小破車,但買不到2007年的夏天
經過第一期的人生思考,第二期的整備故事,我終於可以在第三期寫一個類似「老車新試」的故事了,也就是所謂的試駕評測。你去網上看,幾乎所有車評人都會告訴你,這是個很好玩的東西,操控靈活,車身小巧,動態特性充滿了法蘭西風情。
嗯?
好像哪裡沒對……
就是,你們要知道,雖然我手上這個小破車是2007年生產的,但標緻最早生產206的時候是1998年,對,你沒看錯,這車的設計和定型都來自上世紀末。起初是為了替換生產了十餘年的205。不久前我還跟一位法系粉絲討論,如果當年廣州標緻生產的不是老舊的505,而是最新的206,那當年中國汽車市場的走向會不會被完全改寫。
說回正題,一個1998年的B-Segment汽車入門級動力,是必然不能滿足20年後的動力需求的——這也是我告誡想買206來玩的各位,能上1.6L就買1.6L,除非你像我一樣每個紅綠燈路口起步都有3500轉換擋的覺悟。
齒比設定也是這個76馬力自吸發動機的“阻礙”,我隱隱感覺這也是為了滿足歐洲的山路小鎮的起步需求(就像大眾7DSG的1擋),起步的時候車子沒有跑多遠,轉速已經超過了2000轉,如果要升2擋,那會帶來兩個問題,一個是動力/低扭不夠,此時抖動、頓挫、異響會迎接你。行吧,我3000轉換擋,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1擋和2擋齒比差距很大,轉速回落也很慢,立刻抬離合的話,整個加速就不平順了,並且還會伴隨撞擊的一聲“duang”。
值得一提的是,我這種開法很費油,還是那句話,一個1998年的動力總成,必然滿足不了當代汽車消費者的低油耗需求,在正常行駛的狀態下,這臺206的1.4L+5MT能跑出將近8升的百公里油耗——前年長測的雅閣260Turbo也差不多這個數。
如果你把以上的描述當成1.6L版本的安利,那我們就繼續說下去。
底盤:買回來記得換襯套!?
我先下個結論:這類小破車一旦上了年紀,是沒有濾震能力的。由於車身很小很輕,所以底盤和車身對路面的細分顛簸非常敏感,在不太良好的鋪裝路面行駛時,就會很顛,遇到小坑大坑的時候一定會減速,減速多少的問題而已。此時,旁邊的漢蘭達嗖的一聲過去了,車主一定在嘲笑我,一定的,我能感覺到!
不過我沒上當,換完襯套如果還不滿意,估計得換避震了。換完感覺還是哪裡不對,哦我忘了輪胎,還有慘淡的NVH是不是要跟進?那得做個全車隔音,這麼多錢都懟進去了,把輪圈換了嘛,這個離地間隙和歐規也不一樣,順便調低點。
說實話這會要了我的老命。
我下一步的計劃就是拿著這輛廢鐵去4S店看看能從廠家的置換補貼裡薅出多少羊毛。一頓改裝猛如虎,市場一賣三千五,這不是本末倒置?
不知道1998年有沒有120km/h巡航這個概念,但我連續兩個小時這麼開,水溫一直穩定在80℃,說明發動機在高速巡航狀態是沒問題的,這也是個驚喜,因為我實測過,6000元的摩托車沒法這麼跑。當然,這是冬天裡的表現,夏天我得再試一次
結語:
如果你覺得我太挑剔,很矯情——才6000元的小汽車你在BB什麼?那恭喜你,你很有可能與206合得來,應該會是真愛。
不,不是的,如果用一種日常用車的心態去接觸206,必然會發現一些問題,能夠包容這些問題才是真愛,這也是這個故事的主題。當然,206作為青年的第一輛車也依然非常合適,畢竟,普通人20出頭能買什麼車呢?這個小破車可以擋下刺骨寒風,可以讓自己意識到以前騎電瓶車的時候有多危險,點麥當勞必走得來速,知道了附近所有加油站的位置……
下雨天你望著前擋玻璃的水珠發呆,我也試過。你看,206多好啊。
文|坂道
拍攝|駕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