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想趁中國之“危”,卻搞砸了

外媒日前披露,長城汽車的印度投資遲遲未獲批准,它在印度的10億美元投資中的一部分被重新分配到巴西。

從2020年至今,印度政府大力推動經濟“去中國化”,試圖在經濟上與中國脫鉤。

據稱,長城汽車正是受到這一決定的影響。

現在回頭審視印度政府的“去中國化”政策,可以發現這是一種全政府、全社會的系統化行為,雖然成效不佳,但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希望從資本、商品、技術和標準三個方面限制、打擊、禁絕中國企業,與中國經濟脫鉤。

如阻止中國企業參與印度政府專案招投標,對中國投資進行政府審查,封禁近300款有中國背景的APP等,都是要限制和打擊中國資本;

對多種中國輸印商品徵收反傾銷稅,加大對進口太陽能電池及元件的保障稅,將進口彩電列入限制類、將空調列入禁止類等措施是要限制和禁絕中國商品;

而印度國有電信公司拒絕採用華為裝置進行網路升級,印度政府拒絕中資公司參與5G試驗等則是要拒絕中國的技術和標準。

脫鉤

對於要限制的中國產品,印方經過了精心選擇。

印度發展中國家研究與資訊系統研究中心曾釋出一份報告稱,在來自中國的約4000種進口產品中,手機、電信裝置、相機、太陽能電池板、空調和青黴素等327種產品可以找到替代來源國或可以在印度生產,而這些“敏感進口產品”的價值佔到從中國進口產品總額的3/4。

印度政府推動經濟“去中國化”的時機也是經過認真考慮的。

中印貿易爭端已經存在多年,但印方要求中國減少貿易赤字的訴求明顯加碼,是在特朗普政府發起對華貿易戰之後。印方認為,中美貿易戰必然導致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轉移,因此積極遊說一些跨國公司將其在中國的生產基地轉移到印度。

而在去年疫情暴發之初更有不少印度人認為,發展“印度製造”“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

印度想趁中國之“危”,卻搞砸了

然而諷刺的是,印度政府的經濟“去中國化”政策並未取得明顯成效,過去一年多印度對華經濟依賴不降反升。

2020年中國重新超過美國成為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今年前6個月,中印兩國貿易額同比增長62.7%。

這說明印度政府的經濟“去中國化”政策是失敗的,印度經濟很難與中國脫鉤。

但很多印度人並不這麼認為。

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總幹事兼執行長薩海稱,“去年大多數經濟體都處於封鎖狀態……只有中國的工廠還在運營,因此從中國的進口仍保持彈性。但這是一個短期現象。”

謀劃

印度政府推動經濟“去中國化”的執著態度反映了印度決策者的經濟發展思路,也深刻揭示了印度統治集團到底代表誰的利益。

首先,強力推行“去中國化”,表明印度政府主要奉行的是進口替代戰略,他們要發展“印度製造”以代替中國製造,最終目標是實現所謂“自力更生”。

雖然印度宣稱自己是世界上最開放的市場,希望西方國家加大對印投資,但印度並不會取消一貫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也不希望西方企業在印度市場佔據主要份額。一旦時機成熟,印度也會將西方企業趕出去。

印度市場只能是印度人的,這是印度教民族主義在經濟領域的天然邏輯。

印度想趁中國之“危”,卻搞砸了

其次,印度政府希望利用中美矛盾,依靠美西方發展經濟,而非融入目前亞洲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價值鏈和產業鏈。它想在美西方幫助下將全球價值鏈和產業鏈向印度轉移,取代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這既是一個重大的經濟抉擇,也是一個重大的地緣政治抉擇。

這一抉擇至遲在2019年印度拒絕加入RCEP時就已做出,這一方面是由於當前莫迪政府代表的印度財閥與西方聯絡更加密切,另一方面是印度希望透過加入美西方陣營來遏制中國,實現其全球大國夢。

最後,印度政府發展經濟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維護和鞏固以莫迪和沙阿為代表的巴尼亞種姓壟斷財團的利益。

莫迪以發展經濟為口號贏得大選,但之後他採取的產業發展政策、國企私有化政策,以及“廢鈔”政策等都有利於巴尼亞壟斷財團,而非中小工商業的發展。

中印經貿往來為印度造就一大批中小工商業者和中產階級,他們的成長很可能會威脅巴尼亞壟斷財團的利益。

印度想趁中國之“危”,卻搞砸了

推行經濟“去中國化”既可以保護巴尼亞壟斷財團的產業免於競爭,還可以運用政治手段為他們攫取中國企業在印度創造的以前沒有的市場份額,這突出表現在印度政府封殺中國APP方面。

莫迪政府推行經濟“去中國化”政策並不是純粹出於迎合國內民族主義情緒,而是有著更為深刻的國內和國際政治經濟邏輯。

因此,雖然印度經濟目前面臨困難,但它的經濟“去中國化”政策恐很難徹底改變。

來源:環時深度/作者是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南亞合作研究中心秘書長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66 字。

轉載請註明: 印度想趁中國之“危”,卻搞砸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