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解讀“中國式現代化”,強調不輸出中國模式

新京報訊(記者姜慧梓)10月24日,中共中央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針對報告中“中國式現代化”這一表述,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孫業禮進行解讀,他同時表示,中國不輸入別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不會要求別國複製中國的做法。


大會報告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什麼是“中國式現代化”?孫業禮表示,各國的現代化道路不盡相同,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標準。中國的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我們稱為“中國式現代化”。


針對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外界有疑問,中國是不是有意向把自己的發展模式出口到國外?


對此,孫業禮表示,我們不輸入別國模式,堅決反對其他國家將自己的模式強加給中國,我們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不會要求別國複製中國的做法。每個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努力,都應該受到尊重。


“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這是一種對人類多樣性的主張,是不同文明、不同國家交流互鑑的態度。孫業禮表示,如果國際社會願意瞭解借鑑中國的經驗和做法,我們會敞開心扉,客觀介紹,同時我們也誠心誠意地瞭解、研究、借鑑別國的經驗。


對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徵,即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孫業禮逐一進行解讀。


他在其中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我們不能接受兩極分化的格局,不能把哪個群體甩出去不管,要讓全體人民過上好日子。當然,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義,更不是劫富濟貧,這裡面有一個先富後富、先富帶後富的問題。共同富裕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同時,中國也不會走一些國家透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中國的旗幟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這是中國的制度決定的,也是中國的文化決定的。走和平發展道路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將繼續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也希望其他國家都走和平發展道路。


孫業禮表示,中國十四億多人口規模,資源環境條件約束很大,這樣的突出國情決定了中國的現代化不能照搬外國模式,發展途徑與推進方式必然有自己的特點。這麼大規模人口的現代化,其艱鉅性和複雜性是前所未有的,同時其意義和影響也是前所未有的,推進這樣規模的現代化是對人類社會的巨大貢獻。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軍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089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共中央解讀“中國式現代化”,強調不輸出中國模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