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鄭功成教授:推進醫療保障制度建設 謀劃“十四五”時期新發展

“十三五”以來,我國醫療保障事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在機構改革、制度整合、財政投入、藥品集中招標採購、資訊化建設、醫保反欺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老百姓獲得感不斷增強。202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未來10年我國醫療改革重點。“十三五”取得的發展成果,對於“十四五”時期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發展有著怎樣的意義?“十四五”時期,我國醫療保障制度面臨哪些難題?需要採取什麼樣的發展思路破除難題?為實現發展目標應當完成哪些重點任務?人民網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教授鄭功成。

人民網記者:“十三五”取得的發展成果,對於“十四五”時期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發展有著怎樣的意義?

鄭功成:“十三五”期間為 “十四五”時期社會保障制度發展奠定的基礎。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出臺了全面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2020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釋出 《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這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綱領性檔案。二是醫療保障管理體制從部門分割走向了集中統一。2018年5月,國務院機構改革中組建國家醫保局統管全國的醫療保障事務及相關工作,實現了全國醫療保障事務集中統一監管的目標。三是相關改革和制度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主要表現在實現了城鄉居民社會醫療保險制度整合、明確取消居民醫保個人賬戶和推進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改革的取向、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走向深化等方面。四是醫保資訊化、標準化建設取得全面進展。

人民網記者:“十四五”時期,我國醫療保障制度面臨哪些難題?

鄭功成:首先,醫療保障的制度性缺陷日益顯性化。一是主體各方權責不清晰,導致基本醫療保險籌資責任日益失衡。二是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結構性缺陷仍未矯正,導致醫保制度統籌保障能力大幅削弱。三是缺乏統一的法定醫保待遇清單,導致各地差距過大且易引發矛盾。四是法制化程度極低,極大地制約著醫療保障的發展。

其次,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社會風險持續加大。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務是要調整日趨固化的、失衡的利益關係。如何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促使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群體之間在理性博弈的條件下,從利益失衡或醫保權益失衡狀態走向相對均衡、相對公平狀態,是現階段必須積極推進並需要妥善應對的重大挑戰。

第三,面臨的挑戰日益增大。影響醫療保障制度發展的外部因素很多:人口結構的深刻變化、疾病譜變化、就業形態發生深刻變化等。比如疾病譜變化,據統計,我國的慢性病患者已超過3億人,慢性病致死人數佔到全國因病死亡人數的80%,導致的疾病負擔佔到總疾病負擔的70%。特別是以糖尿病、高血壓為代表的慢性病呈現年輕化趨勢。因此,慢性病已成為醫療費用支出的主要構成部分,給醫療保障制度帶來了相應的挑戰,進而使構建有效的慢性病綜合防治體系成為必要且具有緊迫性。

人民網記者:為破除以上難題,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改革需要採取什麼樣的發展思路?

鄭功成:“十四五”時期,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改革與體系建設需要對現行制度所持理念做出最佳化。具體包括:其一,從覆蓋全民走向普惠公平。普惠體現在全體人民一個不少地被醫療保障制度所覆蓋,公平主要體現在籌資責任合理分擔和待遇標準的統一上。其二,從統賬分割走向互助共濟。透過取消醫保個人賬戶與相應的權益置換,提高醫保基金統籌層次,夯實以“大醫保、大健康”為導向的社會統籌基金。其三,從權責不清走向權責匹配。建立個人繳費標準與居民收入相掛鉤的動態調節機制,以此確保醫療保險基金能夠伴隨收入增長和責任均衡而持續增長。其四,從以收定支走向以支定收。以支定收的理念更加符合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和全民醫保制度的內在要求,這種理念指導下的醫療保障實踐還能夠倒逼籌資責任走向均衡和權責邊界走向清晰。

人民網記者:未來五年,您認為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應確立怎樣的發展規劃?

鄭功成:第一,實現全民參保。鞏固與擴大基本醫療保險人口覆蓋率,實現“一個不能少”的人口全覆蓋目標。第二,促使籌資相對均衡。健全醫保參保繳費政策,逐步均衡各方籌資責任,堅守互助共濟本質,穩步走向責任共擔、相對均衡、穩定可持續的籌資機制。第三,切實推進法定醫保待遇公平。第四,加強法治化建設。“十四五”期間應當推動制定《醫療保障法》,為整個醫療保障制度提供法律依據;啟動《社會保險法》實質性修改,出臺《基本醫療保險條例》《醫療救助條例》《商業健康保險條例》《慈善醫療條例》《醫療保障基金監管條例》等行政法規,構建起醫保法治化的基本法律框架。第五,堅持醫保基金預算平衡。“十四五”時期應當確定預算平衡、略有結餘的目標,增強參保人之間的互濟性和提高統籌層次。第六,積極推進體系結構多層次化。“十四五”時期應當明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結構與功能定位,並採取措施穩步推進,以充分調動市場主體與社會力量的積極性。

人民網記者:“十四五”時期,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改革與發展面臨的重點任務有哪些?

鄭功成:“十四五”期間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改革與發展的重點任務,應當是全面加快法定醫療保障制度的最佳化與定型,同時構建相對健全的醫療保障法律制度並促使其步入法治化軌道。

首先,最佳化現行制度安排,促使法定醫療保險制度走向成熟。第一,進一步明確法定醫療保險制度的主體地位與功能定位。第二,取消醫保個人賬戶,矯正法定醫療保險的制度性缺陷。第三,積極穩妥地推進籌資責任均衡化和醫保待遇清單統一。第四,提高法定醫保制度的統籌層次,全面實現省級統籌。第五,進一步推進法定醫療保險制度整合。

其次,建立護理保險制度,發展補充醫療保障。一是加快建立適合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二是重點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與慈善醫療。應當出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明確不同層次的功能定位;將商業健康保險作為關鍵著力點;將促進慈善醫療的發展列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必要內容並依照慈善法的規制加大扶持力度。

最後,加快法制建設,促使醫療保障制度步入法治化軌道。第一,制定專門的醫療保障法律。第二,全面加快醫療保障法規與規章建設。“十四五”期間,根據醫療保障制度的法治需要,應當制定有關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商業健康保險、慈善醫療以及醫保基金監管、醫保資訊化與標準化建設、醫療保險經辦等多種行政法規或部門規章,為整個醫療保障制度體系的正常執行與健康發展提供明確、具體的依據。第三,構建完整的行政、司法和社會監督體系。“十四五”期間,需要強化法治意識,並透過健全醫保行政監察機制、落實司法監督機制、推進社會監督機制建設實現醫療保障主體各方及醫療、醫藥等利益相關方循規守法。 (孝金波 宿琳)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32 字。

轉載請註明: 專訪鄭功成教授:推進醫療保障制度建設 謀劃“十四五”時期新發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