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離婁上》中有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幾千年來,生孩子一直是兩口子的頭等大事,其嚴重程度甚至與“不孝”掛鉤。因此,許多年輕夫妻為了照顧父母感受,不得不先把生孩子提上日程,只有等孩子順利出生之後,他們才算真正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不過,一個人的思想是在時時轉變的,尤其當西方“丁克家庭”的概念傳入中國之後,一些年輕夫妻當即決定對中國的傳統觀念發起衝擊。
丁克是英文“DINK”的音譯,也就是“Double Income No Kids”首字母的縮寫,意思是“雙收入,不要孩子”。據美國1993年的資料顯示,全美有51%的家庭屬於丁克家庭,這些年輕的夫妻從未把生孩子當成一項非完成不可的任務,他們把“結婚”、“生子”分得很清,結婚的目的絕不只是為了生孩子。
另外,歐洲許多發達國家的人口都出現了負增長,這便是“丁克”帶來的結果。有意思的是,當地政府為了鼓勵多生孩子,竟頒佈了種種優惠政策,比如高額生育獎金、學費全免、補貼撫養費等等,為了讓國民生孩子,他們可謂是“煞費苦心”。當然,我國的丁克家庭也在緩慢增長,尤其在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廣州,那裡的丁克家庭數量已經佔據了總數的10%。
不過,如果說最早一批的丁克是為了與傳統觀念相抗衡的話,那麼現在的丁克則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一些文化高、事業心強的人,已經形成了一套獨立的價值觀,對於人生的意義,他們也有了不同的看法。正所謂“人生苦短”,他們寧願在有限的時間內獻身於最感興趣的領域,也不願把時間分給下一代,因為對他們來說,只有實現自我價值才是最重要的。
還有,中國的人口增長率一直居高不下,建國71年來,曾經的4億人口早已突破了14億大關,社會競爭壓力與日俱增。在這個大背景下,結婚已經成為了“抱團取暖”的一種方式,夫妻二人一起生活、一起工作才最有利於生存發展。可是,一旦新生命打破了這個局面,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會化為烏有,剛剛實現經濟獨立的夫妻倆又得過上緊巴巴的日子了。
總的來說,丁克家庭有3點好處,第一,二人世界不被打擾,能盡情享受夫妻生活;第二,不用為養孩子操心,節省開支;第三,避免了很多麻煩,比如離婚時孩子的歸屬問題,不會對孩子的心理和今後生活產生影響。然而,中國第一批丁克家庭卻面臨著許多煩惱,首當其衝的便是養老問題。
年齡大了之後,腿腳也不是很方便了,幹起活來多少也有些力不從心,如果遇到生病、受傷等突發事件,則會生出一股深深的無力感,這時候就會想起生孩子的好處。另外,還有的丁克家庭“半途而廢”,夫妻二人會在是否要孩子的問題上產生分歧,最終因意見不和走向離婚。因此,丁克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有好處也有壞處,結婚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