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豐收時節。各糧食主產區積極組織搶收快收,加快推進秋收進度,確保糧食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在黑龍江八五九農場,先進的大型機械在田野裡整裝前進。今年黑龍江全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8500萬畝。
在佳木斯,不僅綠色水稻佔總播種面積的六成,還首次運用複合微生物技術,為水稻噴施複合生物菌,實現了綠色水稻豐產豐收。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悅來鎮雙興村村民 韓廣喜:今年這個水稻長得穗還大,籽粒還飽滿,沒有癟稻子。
截至10月8日,黑龍江已收穫各類農作物7036萬畝,佔總播種面積的近三分之一。
今年,吉林受三次颱風影響,為適時對已成熟農作物進行機械化搶收,吉林省安排省級資金,對具有收穫倒伏農作物效能的玉米收穫機和水稻收割機實行定額補貼,極大調動了農民減災自救積極性。
在永吉縣萬昌鎮張全家庭農場,依靠4臺大型可升降水稻收割機,5400畝水稻一週就能收完。
吉林省永吉縣萬昌鎮張全家庭農場農機手 王洪興:以前我們開的是小型的收割機,碰見這泥窪地履帶就陷進去了,現在換這個,遇到泥窪地履帶可以升起來,另外它還有一個平衡裝置,像一個小坦克。
目前吉林省秋收已進入高峰期,預計10月末水稻收割將全部結束。
北方秋收全面展開,在南方,不少地方的水稻也喜獲豐收。在江西省豐城市,2萬多畝富硒水稻眼下迎來豐收。農戶們趁著晴好天氣,開鐮收割。近年來,當地透過“公司+農戶”的種植模式,讓富硒水稻成為興農富農的特色主導產業。
江西豐城:富硒水稻豐收 “公司+農戶”雙贏
在豐城市董家鎮富硒水稻種植基地,遍野金黃,忙碌的收割機穿梭在稻田裡。為確保富硒水稻的品質,當地運用“公司+農戶”合作種植的模式,讓種植戶按區域管理土地,公司統一技術、統一種植、統一管護、統一歸倉。農民有穩定的收入,同時也保證了富硒大米的品質。
水稻種植戶 喻耀華:我們這個基地兩個村大概1600多畝,全部種的富硒水稻,總產量比去年增加了100多斤一畝。
除了不斷擴大富硒水稻種植面積,當地還完善農業產業鏈條,實現水稻種植、收割、烘乾、精細加工等環節的良性連結,把富硒水稻變成農民增收的支撐點。
某生態科技公司總經理 陳武農:為了確保品質,這幾年我們都是以種植一季晚稻為主,收穫的過程我們是以曬乾、烘乾這種方式進行收穫,收穫後的稻穀加工成大米,富硒大米比普通大米價值要高到4到5倍。
湖南懷化:花瑤梯田開鐮收割 農民喜豐收
位於湖南懷化市漵浦縣山背村的花瑤梯田,是當地人傳統的耕種地,梯田分佈在雪峰山脈海拔400米至1400米的山坡上,因氣候獨特,高海拔稻穀比平原丘陵推遲近一個月才成熟。最近幾天,山背花瑤梯田迎來了豐收季,種植戶紛紛開鐮收割。
漵浦縣葛竹坪鎮山背村村民鄒陽今年種植了3畝多水稻,在一家人精心的管護下,水稻長勢非常好。這幾天是山區難得的好天氣,鄒陽和村民們選擇在10日這天開鐮收割。
漵浦縣葛竹坪鎮山背村村民 鄒陽:因為我們山背這裡海拔比較高,日照時間比較長。今年我們收割了以後,搞了四五千斤稻穀。
與平原地區的稻田使用農用機械不同,山背村的花瑤梯田因面積小,一層疊著一層,只能採取原始的人工收割方式。村民們五人一組分工明確,兩人割稻子;兩人往桶裡使勁摔打稻穀,讓稻穀和秸稈分離;一人將秸稈紮成小捆,方便回收。
以前,花瑤梯田產的稻穀都是農戶自行加工、自行定價進行零星散賣,銷路一直不好。今年當地政府聯合公司成立了合作社,由公司負責統一管理。
漵浦縣葛竹坪鎮黨委書記 羅志華:統一購種、統一育秧、統一管理、統一收割。為了確保群眾繼續豐收,價格又不下跌,今年我們糧食的收購價格要達到一百斤180元以上,比往年價格要上升40元以上。
農業農村部:我國玉米籽粒機收技術應用取得顯著效果
農業農村部昨天(10日)釋出,經過為期三年的聯合攻關,我國玉米籽粒機收技術應用取得了顯著效果,為農業轉型升級提供科技支撐。
玉米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總產量最多的糧食作物,長期以來,我國玉米機收以收果穗為主,收穫模式多為摘穗—晾曬—脫粒—入庫,不僅費工費時,還存在存放難、脫粒難、黴變機率增加等風險。
2018年起,農業農村部立項,將玉米籽粒機收技術作為重大引領性技術,進行聯合攻關和試驗示範。到今年,玉米籽粒機收技術的應用面積已經超過2100萬畝。多地試驗示範表明,玉米籽粒機收比果穗機收節約成本15%,降低糧損6%左右,提升品質等級1級以上,畝節本增效150元左右。
為實現藏糧於技,三年來,農業農村部每年開展十大引領性技術整合示範,涵蓋全部主糧品種,力促糧食生產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