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全球經濟寒冬、美國薅羊毛速度加快、中東難民危機捲土重來、英國正式脫歐等諸多問題,民粹主義、種族主義開始在德國本土快速肆虐,在內憂外患不斷的情況下,右翼勢力、親美勢力在德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據俄新社報道,德國防長卡倫鮑爾在3月1日表示,為結束敘利亞戰爭,歐盟應與美國攜手施壓普京和巴沙爾。卡倫鮑爾認為,唯有將俄軍趕出敘利亞,戰爭才能真正得以結束,德國和歐盟便可擺脫難民危機。
然而,德外長馬斯與卡倫鮑爾的觀點卻截然相反。馬斯表示,德國應該與法國一塊促成俄土談判,敘利亞戰爭必須立刻停止。和法國總統馬克龍一樣,馬斯想要的,是在談判桌而非戰場上解決俄土衝突。
1月份,美國不宣而戰“斬首”伊朗少將之後,馬斯就曾對美國的軍事行動表示支援,但默克爾隨後就選擇了打臉馬斯——默克爾撤走了德國在伊拉克本土的部分駐軍,並呼籲美國和伊朗坐下來談。
2019年6月份,也就是英法德正與俄羅斯、伊朗攜手挑戰美元霸權那會兒,德國外長馬斯就曾公然表示,歐盟應當採取緊急行動並恢復對伊朗的制裁。在馬斯看來,默克爾拒絕出兵中東、反對向美國交過多保護費、試圖與俄羅斯抱團施壓美國的種種舉動,其實是在給德國挖坑,如果白宮真的惱羞成怒,本就不容樂觀的德國經濟必然遭重。
怎麼看?
第一,對於分歧不斷的德國政壇,以及隨時都可能重新到來的難民危機,默克爾確實倍感頭疼。在美國施壓下,這位執掌了德國十幾年的鐵娘子,已經在很多事情上感到力不從心。一直以來,默克爾非常厭惡戰爭、強烈渴望德法能聯手重塑歐盟,但在世界格局面臨重新洗牌的關鍵時刻,沒有軍事主動權的德國卻不得不受美國掣肘。
第二,德國正面臨多事之秋。就目前來看,德國極右翼勢力在德國本土可謂是越來越活躍。如果中東戰事再起,難民又源源不斷湧入歐盟的話,德國政壇很可能會發生大地震。等到那時,急於擺脫美國束縛的德國或許會再次兵行險招,而為此買單的很可能是全世界。
第三,和德國右翼勢力針鋒相對的,是默克爾也難以應對的親美勢力(德外長馬斯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親美勢力掌控德國話語權,那麼德國必將在經濟、軍事領域唯白宮之令馬首是瞻,歐盟也會面臨被美國分化瓦解的危機。
作為歐盟領頭羊,德國在歐洲、中東和全球的影響力都不可小覷,對世界而言,如果德國能與俄羅斯化干戈為玉帛,這自然再好不過。然而,若德國右翼勢力再次鋌而走險,又或者親美勢力棋高一著的話,歐盟都會面臨難以承受之損失。
在後默克爾時代,德國到底會何去何從,暫時還難以知曉,但肯定可以的是,無論德國做出何種選擇,這都將是改變歐洲和世界局勢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