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察組車牌洩露,這點“聰明”用到治汙不好嗎?

據媒體報道,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河南省下沉督察伊始,“暗訪車”就被洩露了車牌,督察人員彷彿被裝了GPS,行蹤都被當地相關部門負責人掌握。在濮陽,3名督察組人員到一家羽絨加工企業排水口不到五分鐘,幾位縣區相關負責人就上來“熱情”地打招呼:“機動組領導來了?”

中央環保督察組到各地下沉督察,儘管本身並非高度機密,但涉及到具體行程、督察線路、問題線索,以及車牌號等等,仍不可能被輕鬆獲得。這是督察組工作性質決定的,每一次下沉督察,都是對當地問題線索的詳細梳理與追蹤,“帶著問題下來”,“查個結果回去”,其代表的是國家意志,體現了中央堅定推進綠色發展的決心。

這一事件的嚴肅性毋庸置疑。各地理應積極配合,誠懇接受,認真整改,並以中央環保督察為契機,發現常態化環境治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予以避免。如果不明瞭這些,反而採取非常規手段,把摸排、跟蹤、眼線等動作用在督察組身上,肆意刺探行蹤,並跟蹤圍追堵截,顯然已經走到了督察組的對立面,涉嫌違法違規了。

個別地方試圖“保護”企業的想法,並非完全不能理解,但“保護”的前提是企業能夠嚴格遵守環保相關規定,做到守法經營、合規排放。明知道企業環保不達標,或者對環保要求陽奉陰違,並無整改之誠意,卻不乏應付之舉動,仍刻意迴護,甚至站到環保督察組對立面,幫助企業逃避處罰,無疑走錯了方向。

其實,對企業最好的“保護”,就是直面問題,嚴格整改落實,無任何捷徑可走。任何弄虛作假、敷衍搪塞,最終都無法逃脫環保的“硬約束”。儘管那些嚴格要求企業落實環保責任的地方,經濟一時會受些影響,但從長遠看,其實是受益的。與其左支右絀幫企業遮醜,還不如下決心推動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

中央環保督察的一項重要職能,是推動地方黨委政府落實保護生態環境的主體責任。這也意味著,督察組所調查的,除了企業的問題之外,也有地方治理不力、整改不積極等不作為問題,從此前多次反饋的情況看,已有不少地方受到處罰。

凡事總需採取老老實實的態度為宜。要看到,踐行生態文明,實現綠色發展,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相關地方不要把中央環保督察組的下沉,視為“找麻煩”“處理人”,而應認真配合督察,發現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並善於藉助中央督察,推動破解地方上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只有查實了,才能真正起到督察的作用。

近年來,多地已經發現糊弄督察的個案,如2018年安徽亳州市譙城區少數領導幹部與企業串通一氣,通風報信,指使、授意企業弄虛作假,後被通報處理;又如山西臨汾市時任環保局局長組織人員上百次人為干擾國控站點,導致大氣監測資料嚴重失真等。這些亂象暴露出一些地方不僅環境治理能力低下,環境認知也同樣不到位。

其實,若是把跟蹤、摸排、糊弄那點聰明勁兒,用到正經工作上,何愁做不好環保?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轄區企業的直接責任,又何愁落實不下去?與其操心受累瞎胡鬧,不如認認真真做事情。想想看,中央環保督察組都下來了,若是手裡沒點實實在在的線索和問題,能行嗎?!

(作者 龍之朱,摘自“紅星新聞”)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15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央環保督察組車牌洩露,這點“聰明”用到治汙不好嗎? - 楠木軒